大明风云录之兵锋残剑
历史小说
首页 > 历史小说 > 大明风云录之兵锋残剑
作者:
丰郎
作者:
丰郎
更新至:
第四十三章 火势熊熊
0次阅读 0累计人气值 279.17万字
故事发生在元朝末年,那个动荡的年代。 张大奎绰号傻蛋,本是朴实的农家孩子。 因缘巧合下结识了一位英雄从而立志成为这样的英雄,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得尝所愿。 从此走进了烽烟弥漫的战场,卷进了江湖恩怨仇杀。 是际遇?是孽缘?无尽的尔虞我诈,无穷的浴血拼杀。 只因民族大义,只为百姓苍生!
0次阅读 0累计人气值 279.17万字
简介
明朝 朝堂 朝堂江湖 谋略 权谋
故事发生在元朝末年,那个动荡的年代。 张大奎绰号傻蛋,本是朴实的农家孩子。 因缘巧合下结识了一位英雄从而立志成为这样的英雄,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得尝所愿。 从此走进了烽烟弥漫的战场,卷进了江湖恩怨仇杀。 是际遇?是孽缘?无尽的尔虞我诈,无穷的浴血拼杀。 只因民族大义,只为百姓苍生! ...

第一章 劫法场

大明风云录之兵锋残剑

丰郎

本书由中文在线(新媒体)(得间)授权掌阅科技电子版制作与发行

版权所有

·

侵权必究

第一章: 劫法场

元朝末年朝廷腐败,皇亲高官大肆圈地,百般盘剥百姓。放眼大好河山,众生颠沛流离。

中书省,济州府。

此刻正是天高云淡日,秋风送爽时。济州城内长街两侧商铺比肩,街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其中不泛华服贵富,间或贩夫走卒,更多的却是迫于生计的布衣百姓。概而言之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长街远处由东走来一位少年,肩上挑着柴担,担上挂着柴刀。可以说整条街上数他最惹眼!为何如此说?只见这少年发如乱草挽在头上拧成个发髻,发髻横里别了半根竹筷子,上身穿件斜襟灰白布褂,下穿灰黑布裤赤脚打着草鞋。再看他那裤子,右腿由裤脚咧到右膝盖露出整条小腿,走起路来呼呼啦啦,看样子也是穷困之极。

这少年姓张名大奎,家住济州府城东五里屯,父亲早年被官府拉去修河堤一去就没回来,如今家中只有一个老娘,母子二人相依为命。大奎今年刚满十六岁,在家是个孝子。平日里靠打柴为生,稍有闲暇便帮着母亲下地劳作。

此时大奎挑着柴担低着头向菜市口边走边合计:‘要是今天遇上好买主痛快的买下我的柴禾,那后晌就可以进山再打一担柴’ 大奎边走边傻笑。

“小兄弟,菜市口怎么走?”身边传来一声问询。

大奎只管走,丝毫没注意身边的声音。还没走出一丈远,一股大力将他生生拽住。大奎一惊,眼前一个黑脸大汉比自己高出足足两头。生的怒眉环眼满下巴络腮胡子,身穿一身粗布麻衣。看相貌形如画上的猛张飞一般。

此时这黑汉瞪着一双铜铃似的眼睛怒喝:“我家老爷叫你,你聋了?”

“这…你…”大奎心中惊惧已是语无伦次,生怕这汉子火大一拳把他抡死。

“不得无礼”一个青衫秀士手持纸扇来到近前,双手一拱“小兄弟,敢问菜市口怎么走?”

这位秀士一身天蓝对襟长袍,剑眉星目相貌周正,看上去倒是一脸和气。

“你买柴禾?”大奎不禁怯怯的问。秀士一瘪。

那黑汉怒道:“我家老爷问路,买什么柴禾?”

摄于壮汉气势,大奎用手向前方一指道:“直走到王家绸缎庄右走便是”。

秀士一笑道:“多谢小兄弟”。说着从袖中掏出几枚铜钱,放于大奎手中。转身与壮汉离去。

大奎傻了:‘问路都给钱,这比卖柴划算啊……’发了会儿呆,大奎心道:‘卖了柴还要买点吃食给老娘捎回去,可不敢耽搁’。当下世道不好,能勉强度日已是不易,可不敢招惹是非。大奎低着头只管一路向菜市口走去。

临近晌午,离菜市口不远的一家小茶馆里座无虚席。临街一副座头上坐着一位青衫秀士,其身旁坐着一名黑脸壮汉。

秀士悠悠然品着茶,黑脸壮汉嘴里却是不断地唠叨:“大哥,老黄他们怎么还没来啊”

青衫秀士放下茶盏微微一笑道:“稍安勿躁,再等等吧。”话音刚落,茶馆门前停住一辆马车,车上却是装的一车麦草。

赶车老汉在茶馆门前拴好牲口,弯腰拍打了一下身上尘土便只身走进茶馆,四下一望径直走到秀士跟前作个揖道:“先生,老汉走了一路,在这歇脚喝口水。能不能匀个座?”

秀士笑道:“与人方便自己方便,老先生请坐”。

壮汉闷着头直乐,嘴里嘀咕:“老黄你可真逗,来就来呗,还啰嗦个鸟啊!”可抬头一看秀士脸色不善,忙拿起茶碗喝了一口,佯装掩饰。

这叫老黄的老汉也不介意,四下望了一眼,见没人注意,便压低声音道:“我已安排好了,一共十六位好汉,全部埋伏妥当。你我的兵器在车上,只等将军号令一起动手。人一抢到手,分四伙分散撤离,今夜三更在城西土地庙会合”。

秀士低声道:“鼎臣初来济州,此事全仗黄老哥安排!”

老黄摆手道:“红巾义士为国为民,若不是老夫年迈,自也当效命疆场。只不知将军为何亲身犯险?”

秀士叹道:“实不相瞒,此次搭救的人中有我义军将领。此人与我义结金兰情同手足”“哦…”老黄还待再问,只听长街远处传来鸣锣声,离得老远就见街上百姓乱成一团。

两队元兵,大约百人,前面鸣锣开道锦旗招展。尚有挡路的百姓,这些元兵上去一顿拳脚。街边有些做小生意的摊位离得近了忙不迭的收摊,哪成想元兵过来一脚踹个底朝天。

两队元兵后是一顶八抬大轿,轿身两侧各有十数骑兵护卫。再后是百余元兵押解着七辆囚车。队伍一路向菜市口行来。被驱散的百姓慢慢聚拢,相互交头接耳。

“怎么回事?要杀人啦”

“听说官府抓了几个红巾军,这应该就是吧”

“走走走,去看看”

菜市口刑场已被官兵戒严,百姓被元兵挡在外围远远的看着行刑台上一排七个囚徒五花大绑跪在那里,晓是受刑过重身上囚衣已是血迹斑斑。距刑台正北约四五丈距离是监斩官所处监斩台,两侧军卒持枪而立戒备森严。

监斩官是个脑满肠肥的家伙,一身官服穿在身上,远看就像老母猪成了精,煞是雍肿。

此时的监斩官悠闲地在文案后太师椅上端坐,品着香茗。时不时抬眼看看前方待死之囚,痴肥的脸上带着一股阴森的冷笑。

监斩台右侧放着一座圭表,时间正一点点流逝。一个师爷模样的人走到监斩官身侧,躬身道:“大人,时辰快到了。是不是宣读告示?”

监斩官眯着眼,哼了一声。师爷意会,转身来到台前,从袖中取出一卷布帛展开。首先清了清嗓子,向围观的百姓宣读道:“蒙圣上恩泽,百姓安泰。然今有红巾为患,窥我社稷…此七人皆为红巾乱党,今日午时三刻明正典刑,以儆效尤…”

说话间,刑台下走上七名红衣刽子手。个个膀大腰圆,抱着鬼头大刀,来到死囚身后站定,只等号令。

师爷憋了一眼圭表,回身走到监斩官身侧躬身道:“大人时辰到了”。

监斩官闻言懒洋洋的伸手在文案牌楼上取出一只令牌向文案前方一扔,口中蹦出一个字“斩”。师爷再次走到台前,对着下方喊道:“时辰到…”话音未落只听“嗖”的一声,不知何方射来一支冷箭,将师爷剩下的话噎回了肚子。师爷仰面摔在监斩台上,喉头插着一支羽箭。

“有刺客,保护大人”监斩台上护卫兵卒顿时乱作一团。

最新章节
作品目录
错乱章节催更
没有了
1-100章
继续阅读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