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旧金山裹着层薄雾,寒气像细小的银针,顺着勇士队训练馆敞开的门缝往里钻。顾晗抱着护膝走进更衣室,金属储物柜上凝结的水珠不时滴落,在地面晕开深色的痕迹。他刚把装备塞进柜子,就发现所有人都围在战术板前 —— 科尔教练正用红笔在轮换名单上勾画,笔尖划过纸面的 “沙沙” 声,在寂静的空间里格外清晰,仿佛每一笔都在切割着凝滞的空气。
“从下一场对阵掘金开始,” 科尔顿了顿,战术板被他敲出清脆的声响,“顾进入常规轮换,顶替贝尔的位置。” 话音落下的瞬间,更衣室里先是一片死寂,紧接着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气声。顾晗感觉心跳漏了一拍,喉结不受控制地上下滚动。贝尔靠在储物柜上冷笑,金属柜门被他撞得哐当作响:“就凭几场季前赛和运气球?教练,你这是在开玩笑吧?” 但格林立刻跨前一步,手掌重重拍在战术板上,震得上面的战术贴纸纷纷飘落:“教练这决定早该做了!那小子的传球能盘活整个进攻,上回逆转快船,要不是他......”
“够了!” 科尔抬手打断争论,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顾晗苍白的脸上,“篮球是用实力说话的。顾,准备好证明自己。” 库里笑着撞了撞顾晗的肩膀,球衣摩擦声在安静的更衣室里格外明显:“恭喜,欢迎加入‘常规部队’。” 可顾晗盯着名单上自己名字旁新增的 “15 分钟 / 场” 标注,手心沁出的冷汗浸湿了护腕。他想起系统昨夜发布的新任务:“作为轮换球员,单场助攻数达到 8 次,解锁《黑子的篮球》绿间真太郎的‘全场三分’技能。”
消息传开后,整个篮球圈都炸开了锅。ESPN 的早间节目里,评论员史蒂芬?A?史密斯推了推金丝眼镜,语气充满质疑:“一个华裔落选秀,突然进入金州勇士的轮换?我敢打赌,不出五场比赛,他就会被打回原形!” 另一边,《体育画报》却刊登了深度报道,配图是顾晗绝杀湖人时滞空的画面,标题赫然写着《新时代的战术颠覆者?》。球迷论坛里,争论的帖子每分钟都在刷新:“他的打法太依赖奇招,常规赛强度下能行吗?”“别忘了他逆转快船时的表现,这是真正的战术变革者!”
训练场上,顾晗成了焦点。助理教练特意把他叫到一边,展开写满密密麻麻笔记的战术本:“你的传球是把利刃,但掘金队的穆雷和小波特都是顶尖防守者,必须......” 话没说完,突然传来篮球撞击地面的闷响。贝尔故意把球砸向顾晗脚边,橡胶与地板摩擦出刺耳的声响:“别以为进了轮换就能站稳脚跟,这里可不是给你耍杂技的舞台。” 顾晗弯腰捡球时,听见格林的怒吼从远处传来:“贝尔!有本事球场上见真章!”
比赛前夜,顾晗的公寓陷入一片黑暗,只有电脑屏幕泛着幽蓝的光。他反复观看掘金队近十场比赛的防守录像,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滑动,突然定格在约基奇指挥防线轮转的画面。手机突然震动,是国内母校发来的消息。点开视频,学弟们挤在狭小的训练室里,身后的白板写满为他加油的标语。画面里,队长举着 “顾晗轮换首秀必胜” 的横幅,带着众人齐声呐喊,声音因为过度用力而变得嘶哑。顾晗的眼眶突然发热,他握紧拳头,手腕上的系统面板亮起微弱红光,仿佛在呼应他沸腾的血液。
比赛日当天,甲骨文球馆的氛围与往日截然不同。球迷们举着写有 “顾晗加油” 的灯牌,入口处甚至有小贩兜售印着他头像的 T 恤。当球员通道的灯光亮起,顾晗跟着首发五虎身后跑出。大屏幕播放他的个人集锦时,欢呼声浪一层高过一层,夹杂着 “MVP” 的呐喊。他望向替补席上科尔教练手中的战术板,那里 “顾晗” 两个字被圈了又圈,还标注着特殊的战术符号 —— 这不再是垃圾时间的临时上场,而是真正的认可与期待。
裁判的哨声响起的刹那,顾晗感觉全身的血液都在燃烧。他盯着对面严阵以待的掘金队,暗暗发誓:“这次,要让所有人记住这个名字。” 而观众席的某个角落,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华侨摘下眼镜,擦拭着眼角 —— 上一次,他为中国球员如此激动,还是姚明登陆 NBA 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