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记稻花香里说丰年
农女记稻花香里说丰年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农女记稻花香里说丰年 > 第195章 灿烂的新生

第195章 灿烂的新生

加入书架
书名:
农女记稻花香里说丰年
作者:
嘻嘻相遇
本章字数:
3356
更新时间:
2025-06-26

雪后的稻香坞宛如一幅泼墨留白的宣纸,朝阳刺破云层的刹那,千万道金光倾泻而下,将覆满薄雪的青瓦、木梁染成流动的琥珀色。

沈明远工坊的木门"吱呀"洞开,带着桐油香气的暖风裹挟着铁器锻造的叮当声扑面而来,八盏崭新的红灯笼沿着屋檐一字排开,绸布上"农技先锋"的金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来了!来了!"春桃踩着积雪狂奔,蓝头巾在风中猎猎作响,发梢凝结的冰晶随着动作簌簌坠落。

她怀里紧紧抱着卷着明黄封皮的诏书,手指被冻得通红却丝毫不觉,"乡亲们快看!农技成科举科目了!以后全天下的学子都要学咱们稻香坞的本事!"

晒谷场上瞬间炸开了锅。扛着锄头的老农们丢下农具围拢过来,布满老茧的手小心翼翼地触碰诏书边缘;女学生们举着算筹和农具图纸又笑又跳,绣着稻穗纹样的裙摆扫落树枝上的积雪;几个孩童踩着自制的雪橇从斜坡冲下,一路扬起晶莹的雪雾。

陆青山站在工坊门口,手中的猎刀正没入熊熊炉火,赤红的铁水在模具中翻涌,他将断裂的兽牙护身符狠狠掷入其中:"从今日起,这把刀只护春耕秋收!"

远处传来清脆的铜铃声,二十余匹骏马踏着碎雪疾驰而来。为首之人身着簇新的藏青官袍,腰间玉佩随着马匹颠簸轻撞,正是官复原职的林文远。

他怀中抱着的匾额裹着朱红绸缎,西角系着的铜铃随着动作叮咚作响。

当绸缎掀开的瞬间,"农技先锋"西个鎏金大字在阳光下夺目非常,就连匾额边缘雕刻的麦穗纹路,都仿佛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穗娘!"林文远翻身下马,官靴踩进半尺深的积雪,"陛下亲自题写的匾额,还有口谕——"他展开明黄圣旨,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特准稻香坞扩建农技学堂,所需银钱由国库调拨!"

欢呼声首冲云霄,震得屋檐的积雪扑簌簌落下。穗娘伸手抚摸匾额上的金字,冰凉的触感却难掩掌心的滚烫。

她想起三年前在破旧工坊里,父亲握着她的手改良农具时的温度;想起与沈明远在蒸汽弥漫的深夜反复调试机器;想起春桃在女子夜校第一次教妇人们识字时,那些粗糙的手握着毛笔颤抖却坚定的模样。此刻,这些画面如走马灯般在眼前闪过。

"穗娘姐姐!"稚嫩的呼喊声从人群中传来。扎着红头绳的小囡举着沾满面粉的手奋力挤到前排,怀里还抱着个歪歪扭扭的陶制水车模型,"我照着《农书》做的!先生说我明日就能去新学堂念书了!"

"可不是嘛!"老石匠拄着拐杖走上前,浑浊的眼中闪着泪花,"我那孙女如今算的账比我还清楚,说以后要当女先生,教更多人学农技!"他的话音未落,周围响起此起彼伏的应和声,女人们举起手中新绣的耕织图帕子,汉子们擂响自制的牛皮鼓,节奏欢快得如同新春的爆竹。

突然,天空中响起清亮的鸽哨声。二十只白鸽扑棱棱飞起,每只脚上都系着写满农谚的红绸——那是京城女子学堂的学生们送来的贺礼。

穗娘望着白鸽掠过扩建中的学堂工地,工人们正忙着搭建三层木楼,夯土声与欢呼声交织成歌。寒风掠过她的发梢,却吹不散眼底涌动的光。

暮色渐浓时,工坊的蒸汽脱粒机再次轰鸣运转。暖黄的灯光透过窗棂洒在雪地上,将忙碌的人影拉得很长。

穗娘站在新竖起的告示牌前,看着上面用朱砂写的"农技科举招生细则",忽然听见身后传来熟悉的脚步声。

"在想什么?"沈明远咳嗽着递来一杯姜茶,护目镜上还沾着机油,"第一批从京城来的学子,后日就到了。"

穗娘接过茶杯,热气氤氲中,她仿佛看见无数年轻的面孔在田间地头穿梭,手中捧着《农书》讨论着最新的改良方案。

春桃蹦跳着跑来,蓝头巾上别着朵新摘的腊梅:"我和陆大哥商量好了,明日就去隔壁村子办宣讲会,让更多人知道农技的好处!"

远处,陆青山正带着猎户们调试新制的播种机,金属碰撞声混着他爽朗的笑声:"等开春,咱们要用这机器种出千亩试验田!"周砚清倚着门框擦拭匕首,鎏金刀柄折射的光点落在他含笑的眼角:"漕帮余孽最近消停了不少,倒是南边来了几个想偷师的商人..."

穗娘望着漫天星斗下热闹的村庄,忽然想起父亲临终前的话:"若想让种子发芽,就要先打破冻土。"此刻,稻香坞的灯火次第亮起,如同撒落在人间的星河,照亮了万千学子探索新知的路。这场始于污蔑的斗争,终于在这片土地上,绽放出最灿烂的新生。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