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州的风开始带劲了,刮得窗户“哐哐”响。林辰早上被冻醒,发现自己昨晚忘了关窗,窗帘被吹得鼓鼓的,像只张着翅膀的鸟。
他趿着拖鞋去关窗,脚刚落地,就听到客厅传来“咔哒”一声——苏晚比他起得更早,正站在窗边,伸手去推那扇总爱漏风的老窗户。玻璃上结了层薄霜,她的指尖按上去,留下几个浅浅的白印。
“我来。”林辰走过去,抓住窗框用力一推,窗户“吱呀”一声合上了,锁扣却卡不住,风还是能从缝隙里钻进来,呜呜地像哭。
“这窗户早该换了。”苏晚缩回手,指尖冻得发红,“陈叔说过好几次,一首没来得及。”
“我今天下班买点胶带,先粘住。”林辰搓了搓手,哈出一团白气,“能挡点风。”
苏晚点点头,转身往厨房走:“粥煮好了,南瓜粥。”
林辰看着她的背影,突然发现她今天穿了件米白色的毛衣,是新的,袖口还没拆标签。他想起上周在超市看到过同款,当时觉得颜色太素,没适合的人穿,现在才发现,素色原来也能这么显眼——像雪地里的一点光。
吃粥时,林辰的目光总忍不住往她袖口瞟。苏晚大概察觉到了,低头抿粥时,悄悄把标签往袖子里塞了塞。
“毛衣挺好看的。”林辰没话找话,舀了一勺粥,烫得龇牙。
“嗯,打折买的。”苏晚的声音很轻,“便宜。”
林辰没再接话。他知道苏晚过得仔细,出版社工资不高,她又要攒钱还家里的债,一件新毛衣大概要犹豫很久才舍得买。
到了画室,孟晓冉正对着一堆画纸发愁。上周让孩子们画“我的家”,收上来的作品里,有一半画的是高楼大厦,只有那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画了一间歪歪扭扭的小平房,门口歪着一棵桂花树,树下画了个小人,手里举着一块方方正正的东西。
“这画的啥?”孟晓冉指着那个方块,“砖头?”
“是桂花糕。”林辰蹲下来,认出那是小女孩的笔迹,“她妈妈在工厂上班,平时住宿舍,她说‘家就是能一起吃桂花糕的地方’。”
孟晓冉愣了愣,没再说什么,把画纸轻轻放在最上面。
中午吃饭时,林辰接到赵磊的电话,背景里乱糟糟的,夹杂着汽车鸣笛和晓雯的咳嗽声。
“辰子,晓雯有点感冒,医生说可能是着凉了,让多喝热水。”赵磊的声音很慌,“我这忙着看车,走不开,你能不能帮我买点感冒药送过去?”
“地址发我,我现在就去。”林辰放下没吃完的盒饭,抓起外套就往外跑。
晓雯住的筒子楼比“幸福里”还破,楼道里堆着杂物,光线昏暗。林辰爬到三楼,找到赵磊说的房间,敲了敲门。
开门的是晓雯,脸色有点白,裹着厚厚的外套,看到林辰,勉强笑了笑:“林辰哥,麻烦你了。”
“赵磊给我打电话了,药买了,医生说按时吃就行。”林辰把药递给她,又从包里掏出一袋苹果,“多吃点水果,补充维生素。”
“谢谢你。”晓雯接过药,眼圈有点红,“赵磊就是瞎忙,我说不用买药,他非不放心。”
“他是关心你。”林辰看着屋里的陈设——一张上下铺,下铺铺着碎花床单,上铺堆着赵磊的衣服,墙角的小桌上放着个电饭煲,锅里还剩小半锅粥,“中午没吃饭?”
“不太饿。”晓雯搓了搓手,“赵磊说下午谈成生意,就带我去吃排骨。”
林辰的心揪了一下。他知道赵磊所谓的“谈生意”,其实是蹲在二手车市场等客户,运气好能赚点差价,运气不好就要饿肚子。
“我请你出去吃点吧,清淡的。”林辰说。
“不用不用,”晓雯连忙摆手,“太麻烦你了。”
林辰没再坚持,帮她把苹果洗干净放在桌上:“有事给我打电话,别硬扛着。”
离开时,他在楼下的面馆打包了一份蔬菜粥,放在晓雯门口,敲了敲门就走了。他不想让她觉得欠人情,就像他每次收到苏晚留的粥,心里既暖又有点沉。
下午回到画室,周老师拿着一张展览邀请函进来,说是市里要办一个青少年美术展,让选几幅孩子们的画送展。
“就选这幅‘家’吧。”林辰指着小女孩的那幅小平房,“真实。”
周老师看了看,点点头:“行,你去裱个框,下周送过去。”
林辰拿着画纸,心里突然有点感慨。孩子们的画里,从没有“学区房”“江景房”,只有“能吃桂花糕的地方”“妈妈在的地方”,简单得像他们眼里的世界。
下班时,林辰去五金店买了卷胶带,又绕到小区门口的桂花树旁,捡了把落在地上的桂花,用纸巾包好。
回到“幸福里”,苏晚还没回来。他先去厨房熬了点姜汤,又搬了张凳子,站上去用胶带贴窗户。胶带粘在玻璃上,发出“嘶啦”的声首,像在撕开什么东西。
苏晚回来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场景:林辰站在凳子上,半个身子探出窗外,手里抓着胶带,头发被风吹得乱翘,地上散落着几截胶带头。
“小心点。”她放下包,走过去扶着凳子,“别摔了。”
“马上好。”林辰把最后一道胶带粘好,拍了拍玻璃,“这样就不漏风了。”
他从凳子上跳下来,正好撞进苏晚怀里。她的手还扶着凳子,被他一撞,踉跄了一下,手里的红笔“啪嗒”掉在地上。
林辰的心跳瞬间炸了,像被胶带粘住了似的,动也动不了。苏晚的毛衣很软,带着淡淡的洗衣粉味,混着他身上的汗味,有点乱,却让人不想推开。
“对、对不起。”林辰猛地后退一步,脸颊烫得能煎鸡蛋。
苏晚也红了脸,弯腰去捡笔,手指碰到笔帽,又像被烫到似的缩了缩。
“我去热姜汤。”林辰转身往厨房跑,后背的衣服都被汗浸湿了。
姜汤煮好时,客厅里的灯亮着,苏晚坐在餐桌旁,手里拿着那幅“我的家”的画纸,正用红笔轻轻勾勒着什么。
“在忙?”林辰端着姜汤走过去,把碗放在她面前。
“嗯,帮周老师改改细节,送展用。”苏晚放下笔,指着画里的桂花树,“我加了几片叶子,这样更像真的。”
林辰凑过去看,果然多了几片绿色的叶子,被风吹得往一边歪,像他早上看到的那棵。
“你怎么知道它歪着长?”林辰问。
“猜的。”苏晚端起姜汤,吹了吹,“风大的地方,树都这样。”
林辰没说话,看着她小口喝姜汤,嘴唇被烫得红红的。窗外的风还在吹,却被胶带挡在了外面,屋里安安静静的,只有姜汤的热气在两人之间慢慢飘。
“赵磊说,晓雯想吃桂花糕了。”林辰突然说,“周末我做点,你……要不要尝尝?”
苏晚抬起头,眼睛很亮,像盛了姜汤的热气:“好啊。”
周六早上,林辰起得很早。去超市买糯米粉时,看到晓雯和赵磊也在,赵磊正推着购物车,晓雯跟在旁边,指着货架上的婴儿奶粉,小声说“这个太贵了,买便宜的就行”。
“辰子!”赵磊看到他,嗓门一下子亮了,“正好,帮我看看哪个奶粉好。”
林辰走过去,拿起晓雯指的那款:“这个就行,口碑不错,性价比高。”
晓雯笑了笑:“我就说这个好。”
赵磊挠挠头:“行,听你们的。”
买完东西,赵磊非要请林辰喝豆浆。坐在早餐摊前,赵磊拍着林辰的肩膀:“辰子,我那车谈成了!下周就能开回来,到时候拉你兜风!”
“恭喜啊。”林辰笑着说。
“等我再赚点钱,就跟晓雯领证,”赵磊的眼睛发亮,“到时候你来当伴郎,必须来!”
“一定来。”林辰看着他,突然觉得,幸福其实很简单,就是能大声说出“我要娶她”,就是能为了一罐奶粉认真比价,就是能在早餐摊前,笑着规划以后的日子。
回到出租屋,苏晚正在阳台晾衣服。她今天穿了条浅蓝色的牛仔裤,配着那件米白色毛衣,阳光落在她身上,像幅没干透的画。
“回来了?”她转过身,手里拿着林辰的白衬衫,“你的衬衫掉了颗扣子,我帮你缝上了。”
林辰接过衬衫,看到领口处果然多了颗黑色的扣子,线脚很密,像她改稿时的批注。
“谢谢。”他的声音有点哑。
“不客气。”苏晚笑了笑,“我去审稿,你忙吧。”
林辰看着她的背影,突然觉得,有些没说出口的话,其实不用急着说。就像这颗缝好的扣子,就像那碗温着的姜汤,就像她悄悄加在画里的那几片叶子,都在慢慢告诉你:有人在认真地,把你的日子往好里缝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