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七大战的硝烟尚未散尽,甲骨文球馆的新闻发布厅早己挤满密密麻麻的长枪短炮。摄影记者们架着专业设备严阵以待,文字记者紧握录音笔和笔记本,就连后方连线的主播都反复调试着设备,整个空间弥漫着焦灼又兴奋的气息。当格雷格?波波维奇拄着战术板,步伐沉稳却带着一丝疲惫走进来,全场瞬间安静得能听见相机快门的轻响。这位白发苍苍的传奇教头摘下眼镜,用衣角擦拭镜片的动作,让空气里的紧张感愈发浓重,所有人都屏息等待着这位战术大师的发言。
“首先,恭喜勇士队。他们打出了一场配得上胜利的比赛。” 波波维奇的声音沙哑却有力,带着岁月沉淀的威严,“但更让我在意的,是那个 15 号。” 他突然抬起头,目光如炬地扫过记者席,“顾晗,这个年轻人重新定义了我对‘大心脏’的认知。” 现场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惊呼声和议论声,记者们纷纷奋笔疾书,捕捉这一重磅言论。
波波维奇翻开战术板 —— 上面密密麻麻贴满顾晗的比赛截图,甚至标注着详细的战术分析和时间节点。“看看这个压哨三分前的变向,注意他观察防守的眼神,这不是运气,是经年累月的阅读比赛能力。还有第三节那个面对三人包夹的强行出手,他的核心力量和心理素质,连许多老将都望尘莫及。” 他一边指着截图,一边逐帧分析,仿佛此刻不是赛后发布会,而是在给马刺队球员讲解战术。
有记者抛出尖锐问题:“您执教过邓肯、吉诺比利这些传奇,顾晗和他们相比如何?” 波波维奇嘴角罕见地扬起一丝笑意,眼神中满是欣赏:“每个伟大球员都有独特的光芒。顾晗最可怕的地方,在于他能把系统的冰冷数据,转化为球场上的热血意志。他手腕上的那个‘外挂’,不过是他天赋的放大镜。真正成就他的,是日复一日的努力和对胜利纯粹的渴望。”
这番言论瞬间引爆社交媒体。虎扑论坛上,“波波维奇盛赞顾晗” 的帖子 10 分钟内点击破百万,置顶热评写道:“从发展联盟到被波波维奇认可,顾晗走的每一步都算数!” 球迷们自发翻出他从默默无闻到如今的每一场比赛录像,逐帧分析他的成长轨迹,对比图和数据帖层出不穷。Reddit 上,NBA 分区的热门话题变成了 “顾晗是否己跻身联盟顶级后卫行列”,支持方用详实的数据和精彩集锦论证,质疑者则搬出传统后卫标准反驳,争论不断刷屏。ESPN 更是紧急制作专题报道,标题赫然写着《波波维奇眼中的新传奇:顾晗的崛起之路》。
而在勇士队更衣室,库里举着手机凑到顾晗面前,眼睛亮晶晶的:“看到没?连波波老爷子都被你征服了!以后谁还敢小看咱们的 15 号!” 格林则一把搂住他的肩膀,故意用夸张的语气模仿波波维奇:“那个 15 号,重新定义了大心脏!” 惹得更衣室里爆发出一阵哄笑。顾晗红着脸推开他,低头继续收拾行李,可嘴角怎么也压不下去的笑意,还是暴露了内心的波澜。他摸着背包侧袋里的旧照片 —— 那是他初入发展联盟时,在简陋训练馆里的留影,此刻与眼前的荣耀形成鲜明对比。
当晚,顾晗的微博涌入百万条新评论。粉丝们翻出他曾经在发展联盟训练的照片,与如今赛场上的王者身影对比,配文 “从无人问津到传奇认可”。中国篮协官方账号转发了波波维奇的采访视频,并写道:“这不仅是顾晗的荣耀,更是中国篮球的高光时刻。” 央视体育频道也在黄金时段播报了这一新闻,邀请篮球名嘴深度解读顾晗的技术特点和成长意义。
夜深人静时,顾晗独自坐在酒店飘窗上,望着旧金山璀璨的夜景。城市的霓虹映照在他专注的面庞上,手腕上的系统泛着微光,新任务浮现:“在次轮系列赛中,带领球队横扫对手,解锁‘季后赛收割者’技能”。手机突然震动,是波波维奇发来的短信:“别被赞誉冲昏头脑,真正的伟大,永远在下一场比赛。” 顾晗握紧手机,望着窗外的灯火阑珊,轻声呢喃:“下一场,我准备好了。” 城市的夜风裹挟着咸涩的海味掠过耳畔,仿佛在诉说着,属于他的传奇篇章,才刚刚翻开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