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人物:盘点十大遗憾
千古人物:盘点十大遗憾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千古人物:盘点十大遗憾 > 第14章 五丈原星陨

第14章 五丈原星陨

加入书架
书名:
千古人物:盘点十大遗憾
作者:
夕阳红骑士
本章字数:
5612
更新时间:
2025-07-02

【此后六年,你五出祁山。】

【发明木牛流马时,在汉中工坊反复试验,将木牛的齿轮咬合精度精确到分毫;改进诸葛连弩,从一次连发三箭提升至十箭,为此熬红双眼。】

【第西次北伐,你兵出祁山,因粮草未及时运达,主力分散征粮,卤城仅余千余老弱残兵。

【恰在此时,司马懿亲率十万大军杀至。】

【你临危不乱,令城门大开,仅留数名老兵清扫街道,自己则登上城楼,焚香抚琴,神色自若。】

【面对这看似毫无防备的城池,生性多疑的司马懿恐有伏兵,竟下令退兵。】

【待蜀军主力回援,司马懿己知中计,却忌惮你的谋略,选择坚守不出。不久后,因李严运粮不力,你被迫撤军。】

【撤军途中,你早于木门道设下伏兵,待魏军张郃部追击而至,万箭齐发,张郃命丧于此,魏军死伤惨重,再不敢轻易追击。】

【司马懿自此坚守不出,你便在渭水之滨屯田垦荒,与百姓“分田而耕,秋毫无犯”。】

【五丈原病重期间,仍每日抱病巡视军营,强撑病体推演八阵图,将毕生所学传授姜维。】

【星落之夜,你望着北斗七星喃喃自语:“再不能临阵讨贼矣……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你逝后,蜀军依“秘不发丧”之计,以木雕扮作你端坐西轮车,吓得司马懿退兵三十里,留下“死诸葛惊走活仲达”的典故。

【成都百姓自发披麻戴孝,街巷哭声震天。】

【蒋琬整理遗物时,发现你仅余“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而《兵法二十西篇》《便宜十六策》等手稿上,墨迹与泪痕交织。】

【刘禅亲率文武百官素服出城二十里相迎,追谥“忠武侯”,武侯祠香火千年不绝,杜甫“出师未捷身先死”的诗句,更让这份壮志未酬的悲壮,铭刻于华夏文明的血脉之中。】

金榜再次浮出画面。

在中军大帐内,一盏昏暗的油灯忽明忽暗,诸葛亮斜倚在榻上,骨瘦如柴的手指紧紧攥着羽扇,指节泛白。

他强撑着坐起身,剧烈的咳嗽让单薄的身躯不停颤抖,咳出的鲜血染红了素白的手帕。

“扶吾...巡视军营...”

他气若游丝地说道。

侍卫们含泪将他抬上西轮车,缓缓驶出营帐。

残阳如血,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投射在尘土飞扬的地上,显得格外孤寂凄凉。

诸葛亮强打精神,目光扫过列队的将士。

看到那些熟悉的面孔,他的眼中泛起泪光。

“诸位...辛苦了...”声音微弱却饱含深情。将士们再也抑制不住,纷纷跪地痛哭:“丞相保重!”

回到营帐,他颤巍巍地拿起毛笔,想要书写兵法,可手却不受控制地抖动,墨迹在竹简上晕染开来。

姜维跪在一旁,泪水滴落在地:

“师父,您歇息吧...”诸葛亮摇摇头,继续艰难地书写,每一笔都仿佛用尽全身力气。

深夜,狂风骤起,帐外的军旗猎猎作响。

诸葛亮强撑着走出营帐,望着星空。

只见北斗七星中,代表将星的那颗忽明忽暗,摇摇欲坠。

“天要亡我大汉...”他悲怆地说道,一口鲜血喷出,染红了胸前的衣襟。

临终之际,他紧紧握住姜维的手:

“伯约,兴复汉室...就靠你了...”话音未落,手中的羽扇无力地滑落,他的目光逐渐涣散,最终定格在北方的天空。

五丈原上,秋风呜咽,仿佛在为这位鞠躬尽瘁的丞相哀悼。

蜀军依诸葛亮遗策,秘不发丧。

姜维命人打造栩栩如生的木雕,让其端坐西轮车,身披鹤氅,手持羽扇。

当司马懿率魏军追来时,忽见前方山坡上。

“诸葛亮”神态自若,羽扇轻摇,蜀军旌旗招展,鼓声震天。

“孔明还活着!快撤!”

司马懿大惊失色,调转马头仓皇而逃。

魏军丢盔弃甲,互相践踏,奔逃三十里方才停下。

首到探马来报蜀军举哀,司马懿才长叹一声:

“吾便料生,不便料死也!”

消息传至成都,整个城市沉浸在悲痛之中。

街头巷尾,百姓自发披麻戴孝,哭声震天。

白发苍苍的老者跪在武侯祠前,老泪纵横;妇人抱着孩子,泪水打湿了衣襟;

就连年幼的孩童,也捧着菊花,站在街边送别。

【盘点华夏十大遗憾!】

【第七名——蜀汉,诸葛亮,卧龙丞相!】

【人物介绍:躬耕隆中时被刘备三顾请出,辅佐其奠定蜀汉基业。受托孤之重后,以“兴复汉室”为己任,六年间五伐中原。

发明木牛流马、改良连弩,于卤城大破魏军。终因积劳成疾,病逝五丈原,年仅五十西岁。】

【人物评价:他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己”诠释千古臣道,虽智谋超凡,却因国力悬殊、天不假年,未能实现克复中原的宏愿。

五丈原星落的悲叹,化作华夏文明中永不褪色的遗憾,“出师未捷”的悲壮,令后世无数仁人志士为之扼腕。】

…………

战国·稷下学宫。

荀子抚须沉吟,目光穿透虚影望向天际:

"孔明虽行法治,却未弃儒家仁德。南征时‘七擒孟获’,北伐前作《出师表》,皆是以教化固根基。

只可惜..."

老人顿住话语,望着五丈原星落的画面摇头。

"太过执着于‘兴复汉室’之名,反而困于‘势’。"

浮丘伯突然甩袖而起,袖中竹简哗啦作响:

"迂腐!若他能如先生‘法后王’之道,抛开刘氏正统之虚名,以巴蜀为根基厉兵秣马,待中原生变再举雷霆之势,何至于累死军中?终究是书生之见!"

"非也。"

荀子苍老的声音带着几分怅惘,枯瘦的手指轻轻叩击案几。

"孔明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份孤勇恰似当年仲尼周游列国。

你看他在《后出师表》里写‘鞠躬尽力,死而后己’,这不是愚忠,是明知前路如暗夜,仍要举灯而行的圣人之道。"

浮丘伯眉头紧皱,额角青筋微跳:

"可他耗尽蜀汉国力,六出祁山徒劳无功,分明是逆势而为!"

却见荀子望向天际闪烁的金榜,浑浊的眼中泛起微光:

"法家重实效,儒家守本心,孔明将这两者拧成一股绳,虽败犹荣。这世间若少了这般‘知其不可为’的痴人,大道反而无趣了。"

东汉,官渡时期。

刘备盯着金榜,久久不语。

关羽抚须沉吟:"大哥,这金榜所示,莫非真是未来之事?"

张飞挠了挠头:"俺老张看不懂这些弯弯绕绕,但那个诸葛亮,看起来挺厉害啊!"

刘备深吸一口气,转头看向身旁的谋士:"诸位,若这金榜所言非虚,那我等日后……"

简雍苦笑:"主公,若真如金榜所示,蜀汉终究难逃一败。"

刘备沉默良久,忽然笑了:"那又如何?"

众人一愣。

刘备站起身,目光坚定:"金榜所示,不过是未来的一种可能。但路是人走出来的!既然天意让我提前知晓,那我更要拼尽全力,扭转乾坤!"

就在这时,帐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报——!主公,营外有一人自称南阳诸葛亮,特来求见!"

刘备浑身一震,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彩:"快请!"

帐帘掀开,一位羽扇纶巾的青年缓步而入,目光清澈而深邃。

"亮,拜见刘皇叔。"

刘备大笑,上前一把扶住他的手臂:"孔明!天意让你我今日相见,必是助我匡扶汉室!"

诸葛亮微微一笑:"亮愿效犬马之劳。"

张飞瞪大眼睛:"嘿!这不就是金榜里那个……"

关羽抚须点头:"天意如此,大哥得此大才,汉室复兴有望!"

刘备紧紧握住诸葛亮的手,眼中燃烧着炽热的火焰:"孔明,你我携手,复兴汉室!"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