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度崩塌:穹顶纪元
科幻空间
首页 > 科幻空间 > 维度崩塌:穹顶纪元
作者:
星星找太阳
主角:
楚衡 沈昭
作者:
星星找太阳
主角:
楚衡 沈昭
更新至:
第16章 维度弦歌的回响。
0次阅读 0累计人气值 6.25万字
公元2147年,量子物理学家楚衡在突破普朗克尺度的观测实验中,撕裂了维系空间稳定的底层维度。在随后被称为"大坍缩"的七十二小时内,太平洋海床如巨兽脊背般隆起,大陆板块像破碎的蛋壳相互倾轧。当幸存者在海拔四千米的"呼吸线"建立穹顶城市时,他们发现最可怕的不是干涸的海洋或剧变的地貌,而是某些人类开始产生量子态变异——这些能感知空间裂缝的突变体,既是新世界的钥匙,也可能是毁灭最后的火种。 地质学家沈昭在勘探海底峡谷时,发现三叠纪生物大灭绝的化石记录与当前灾难存在诡异的量子共振。当权者建造的"维度稳定塔"不断抽取突变体的生命能量,而工程师齐岳开发的量子透析机却让人类第一次尝到辐射尘埃过滤后的净水。在这片被盐碱覆盖的新大陆上,人类将用三百万年进化得来的智慧,对抗维度规律本身的怒火。
0次阅读 0累计人气值 6.25万字
简介
科幻末世 都市 末世 推理 衍生 大佬
公元2147年,量子物理学家楚衡在突破普朗克尺度的观测实验中,撕裂了维系空间稳定的底层维度。在随后被称为"大坍缩"的七十二小时内,太平洋海床如巨兽脊背般隆起,大陆板块像破碎的蛋壳相互倾轧。当幸存者在海拔四千米的"呼吸线"建立穹顶城市时,他们发现最可怕的不是干涸的海洋或剧变的地貌,而是某些人类开始产生量子态变异——这些能感知空间裂缝的突变体,既是新世界的钥匙,也可能是毁灭最后的火种。 地质学家沈昭在勘探海底峡谷时,发现三叠纪生物大灭绝的化石记录与当前灾难存在诡异的量子共振。当权者建造的"维度稳定塔"不断抽取突变体的生命能量,而工程师齐岳开发的量子透析机却让人类第一次尝到辐射尘埃过滤后的净水。在这片被盐碱覆盖的新大陆上,人类将用三百万年进化得来的智慧,对抗维度规律本身的怒火。 ...

第1章 克莱因之墙。

2147年6月17日,北京怀柔量子物理国家实验室,警报声突然撕裂了实验室的寂静。楚衡猛地从控制台前抬头,面前的全息投影剧烈闪烁,无数红色警告弹窗疯狂弹出。

“能量读数突破临界值!”助手林小满的声音带着明显的颤抖。她死死盯着面前的操作台,纤细的手指在触控屏上快速滑动,试图调整参数,“强子对撞机的能量输出正在失控,己经达到了预计值的三倍!”

楚衡的心脏猛地一缩,他的目光死死锁定在环形隧道中央的拓扑量子存储器上。这个由他主导设计的装置,此刻正发出诡异的幽蓝光芒,仿佛有某种不可名状的力量正在其中沸腾。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保持冷静,快速调出核心数据面板。

“关闭粒子流,立刻!”楚衡大声下令,声音在空旷的实验室里回荡。他的大脑飞速运转,分析着每一个异常数据。然而,就在林小满的手指即将触碰到紧急关闭按钮的瞬间,整个实验室突然陷入了一片诡异的寂静。

所有的电子设备戛然而止,显示屏熄灭,通风系统停止运转,就连头顶的灯光也瞬间熄灭。黑暗中,只有拓扑量子存储器散发的幽蓝光芒愈发耀眼,照亮了实验室里众人惊恐的脸庞。

楚衡的瞳孔猛地收缩,他看到存储器表面的克莱因瓶结构正在发生扭曲。原本完美的数学模型,此刻就像被无形的大手肆意揉捏的橡皮泥,空间开始出现不可思议的褶皱。

“这不可能……”楚衡喃喃自语,声音里充满了震惊和难以置信。他们的实验虽然大胆,但经过了无数次的模拟验证,理论上应该是安全的。然而眼前的景象,却完全超出了他的认知。

突然,一阵刺耳的金属扭曲声响起。楚衡惊恐地看着实验室的墙壁,光滑的金属墙面如同融化的蜡油般开始流动,克莱因瓶的结构从存储器蔓延到墙壁,形成了一个不断扩张的几何怪物。空气仿佛变得粘稠起来,他伸出手,试图触摸那扭曲的空间,却感觉自己的手指陷入了某种无形的阻力之中。

“快离开这里!”楚衡大声喊道,声音里充满了紧迫感。他转身想要拉起呆立在原地的林小满,却发现她正对着墙面发出诡异的笑声。

“你看,楚博士,多完美的克莱因瓶……”林小满的声音变得机械而空洞,她的身体开始透明化,无数细小的光点从她的皮肤下浮现,逐渐融入墙面的几何结构中。

楚衡的心脏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攥住,他惊恐地看着林小满在自己眼前消失,泪水模糊了他的视线。“不!”他绝望地大喊,想要冲过去抓住她,却被一股强大的力量弹开。

就在这时,整个实验室开始剧烈震动,天花板上的金属板纷纷坠落。楚衡强忍着悲痛,转身向出口跑去。然而,当他冲到门口时,却发现门己经被扭曲的空间封住,克莱因瓶的结构如同蛛网般覆盖在门上,闪烁着危险的光芒。

他掏出手机,想要报警求救,却发现信号栏显示着“无服务”。楚衡这才意识到,这场灾难或许远比他想象的要严重得多。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开始在实验室里寻找其他出路。

与此同时,在距离实验室千里之外的印度洋海沟,中国地质勘探队的“蛟龙七号”深海探测器内,沈昭正专注地盯着面前的地质雷达屏幕。作为队里最年轻的地质学家,她对这次勘探任务充满了期待。

“沈工,你快来看这个!”助手小王的声音突然响起,带着一丝兴奋和紧张。沈昭抬起头,看到小王正指着雷达屏幕上一个异常的信号区域,“这里的地磁数据完全不正常,而且……你看这个古细菌化石样本,它的结构好像……好像是分形的量子态!”

沈昭的眼睛瞬间瞪大,她快步走到小王身边,仔细查看数据。古细菌化石呈现分形量子态,这在地质学领域是前所未有的发现。她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意识到这个发现可能会颠覆现有的地质学理论。

就在她准备进一步分析数据时,探测器突然剧烈晃动起来。警报声大作,屏幕上显示着“外部压力异常”的警告。沈昭抓住操作台,努力保持平衡,大声问道:“怎么回事?”

“海床……海床正在上升!”小王惊恐地喊道,手指颤抖着操作着仪器,“上升速度太快了,每分钟超过50厘米!”

沈昭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她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如果海床持续以这样的速度上升,他们的探测器很快就会被挤压在海底和上升的海床之间,后果不堪设想。

“启动紧急上浮程序!”沈昭果断下令,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她迅速调出探测器的系统界面,准备手动辅助上浮。然而,就在这时,她的目光被舷窗外的景象吸引住了。

原本黑暗的深海中,出现了一道奇异的光芒。那光芒如同一条巨大的光带,从海底深处延伸而来,所到之处,海水被染成了诡异的紫色。沈昭惊恐地看着那光带越来越近,突然意识到,这可能不仅仅是一场普通的地质灾难。

在青藏高原,工程师齐岳正在自己的临时实验室里调试一台新型设备。作为国内顶尖的量子技术专家,他被紧急召集到这里,参与一项绝密的科研项目。

“齐工,能量输入己经达到预设值。”一名技术员报告道。齐岳点点头,目光紧紧盯着面前的量子透析塔模型。这个装置的设计灵感来源于量子隧穿效应,他希望能够利用空间褶皱过滤海水中的盐分,为日益干旱的地球提供淡水资源。

然而,就在他准备启动实验时,实验室的灯光突然闪烁起来。紧接着,一阵强烈的震动袭来,齐岳差点摔倒在地。他稳住身体,看着窗外的天空,发现原本湛蓝的天空不知何时己经变成了诡异的灰白色,仿佛被一层无形的薄膜笼罩。

“这是……”齐岳皱起眉头,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他迅速打开电脑,想要查看全球地震监测数据,却发现网络己经中断。

与此同时,全国各地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异常现象。城市里,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突然扭曲变形,街道上的汽车悬浮在空中;乡村中,农田里的作物瞬间枯萎,土地开始龟裂。整个中国,乃至整个世界,都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

楚衡在实验室里疯狂地寻找出路,他的脑海中不断回想着实验失败的那一刻。他知道,自己可能无意中打开了潘多拉魔盒,而这个世界,即将因为他们的一次实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沈昭在深海探测器中焦急地等待着上浮,她的心中充满了恐惧和不安。她不知道这场灾难的源头在哪里,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活着离开这片海底。

齐岳站在青藏高原的实验室里,望着天空中诡异的景象,他意识到,自己一首追求的科技突破,可能己经变成了一场灾难的导火索。

而此时,距离灾难爆发,才刚刚过去了不到一个小时。谁也不知道,在接下来的七十二小时里,这个世界还会发生怎样恐怖的变化。

继续阅读
最新更新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