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变成女学生
一觉醒来变成女学生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一觉醒来变成女学生 > 第八章 秦陵地宫的月光

第八章 秦陵地宫的月光

加入书架
书名:
一觉醒来变成女学生
作者:
eeyh
本章字数:
4484
更新时间:
2025-07-07

九月的西安城裹着秋意。

林凡站在考古所的走廊里,手里攥着那份烫金的通知函,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通知上"秦始皇陵园考古项目组"的字样被阳光镀了层金边,像道穿越千年的诏令,正落在她的掌心里。

"若溪姐!"

实习生小夏举着相机从楼梯口跑过来,发梢沾着晨露。

"陈主任让我给您拍入职照!说是要挂在项目组办公室。"

林凡低头整理着衬衫领口。

这是她加入国家考古所后第一次穿正装,藏青西装熨得笔挺,领口别着枚银杏叶胸针。

是陆沉去年秋天在明孝陵捡的,他说"这叶子金得像你笑起来的眼睛"。

此刻胸针贴着她的皮肤,凉得像块被岁月焐热的玉。

"等等。"

她突然转身,从帆布包里摸出个油纸包。

"帮我拍张这个。"

油纸包展开时,是半块残陶。

陶片边缘刻着模糊的"丽"字,是她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库房整理时发现的。

当时陶片上还沾着两千年前的朱砂,像滴凝固的血。

"这是秦陵出土的陶俑残片,"她对着镜头轻声说。

"丽山园的陶工,可能在给某位后妃刻名字。"

小夏的快门声响起时,林凡听见身后传来熟悉的脚步声。

陆沉穿着件卡其色风衣,手里提着个帆布箱,镜片上蒙着层薄雾:

"陈叔说你忘了带洛阳铲。"

林凡接过箱子,指尖触到箱底的硬物。

是把磨得发亮的青铜凿子,柄上缠着褪色的红绳。

"这是......"

"我奶奶的陪嫁。"

陆沉的声音轻得像片落在陶片上的沙。

"她说,考古人要像这凿子,既要有锋芒,也要有温度。"

林凡的手指抚过凿柄的红绳。

那是陆沉去年冬天在苏州老街买的,他说"红绳能挡煞气",当时她笑他迷信。

现在却觉得,这抹红像团跳动的火,正沿着她的指尖往心里钻。

"走了。"

陆沉帮她理了理衣领。

"陈主任说陵园的封土层今天要揭,你得在现场。"

考古车驶出市区时,林凡望着车窗外掠过的秦岭。

山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像极了《史记》里描述的"丽山,其高五十余丈,周回六十余里"。

她摸出笔记本,翻到空白页,写下:

"公元前246年,嬴政即位,始建丽山园。今时今日,我站在这里,替他打开那扇尘封两千年的门。"

陵园入口的风裹着尘土扑来。

林凡戴上白手套,接过考古队的探照灯。

光束扫过封土堆时,她看见表层的夯土里露出半截陶片。

和她今早整理的那块"丽"字残片纹路几乎一样。

"停。"

她喊住正要继续挖掘的队员。

"这里可能有车马坑。"

队员们停下手中的洛阳铲。

林凡蹲下身,用毛刷轻轻清理浮土。

随着泥土簌簌落下,一辆青铜车的轮廓逐渐清晰:

西匹陶马并排而立,车辕上的云雷纹还带着新鲜的土锈,车舆两侧的几何纹饰像流动的云。

"这是......"

小夏举着放大镜凑过来。

"秦始皇的铜车马?"

"不。"

林凡的声音发颤。

"这是陪葬坑的车马。你看车舆底部的刻痕——'丽山园匠作',是当年为陵园烧造器物的工匠留下的。"

陆沉不知何时站在她身后,手里的相机闪光灯亮起:

"拍下来,这是新的考古发现。"

林凡转头看他。

他的镜头里,青铜车的轮毂泛着幽光,像两颗被埋了两千年的星子。

她想起昨夜在宿舍,他翻着《秦始皇陵考古报告》说:

"这些陶俑、铜车,都是嬴政写给后世的信。我们得替他念出来。"

"要清理内部吗?"

队员问。

林凡摸出放大镜,对准车舆的缝隙。

一道极细的裂纹里,嵌着半枚玉璧。

"别动。"

她轻声说,"这可能是'安车'的构件,《后汉书》里说'天子驾六,安车西马'。"

陆沉的手突然覆上她的手背。

他的掌心带着体温,像在替她分担挖掘时的震颤:

"我在想,嬴政坐在这样的车里,会看什么?看咸阳宫的飞檐,看渭河的波涛,还是看......"

他顿了顿,"看两千年后的我们?"

林凡的心跳漏了一拍。她想起三月在戈壁滩,他举着青铜镜说"王二牛的妻子一定很温柔";

想起九月二十日,他捧着蛋糕说"二十五岁的甜,晚到西个月更浓"。

此刻,他的呼吸扫过她的耳尖,像在替两千年前的帝王,轻轻问一句:"你来了。"

"清理到车舆底部了!"队员喊。

林凡凑过去。

泥土里露出半截竹简,字迹己经模糊,但"丽山""百工"等字样还清晰可见。

"这是......"她轻声念出,"《丽山园百工记》?"

陆沉的手指微微发抖。

他想起昨夜在图书馆,翻到《史记·秦始皇本纪》时,曾在"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的批注里写:

"他们不是数字,是砌砖的、烧陶的、刻玉的,是有血有肉的人。"

"若溪。"

他突然说。

"你说......嬴政在修建陵园时,会不会想到有一天,会有个叫若溪的姑娘,蹲在这里,替他读这些被遗忘的故事?"

林凡望着他眼里的光。

那光里有对历史的敬畏,有对考古的热爱,还有藏在她名字里的、跨越时空的温柔。

她摸出银杏叶胸针,别在他风衣的领口:

"会。因为他建的不只是陵园,是座桥——连接过去和现在的桥。"

风卷着尘土掠过陵园。

林凡望着眼前的青铜车、陶俑坑、正在清理的刻石,突然明白:

考古的意义,从来不是把文物锁在玻璃柜里。

而是让那些沉默的陶片、残损的铜车、褪色的竹简,重新开口说话。

替两千年前的工匠说一句"我参与了",替始皇帝说一句"我曾看见",替所有被时光遗忘的人,留下一点温度。

而她和陆沉,正站在这座桥的中间。

用手中的刷子、相机、笔记本,把这些温度,一点点传递给后世。

就像此刻,青铜车的轮毂在探照灯下泛着暖光,像极了陆沉眼里的星光。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