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校园生活
●云江农业大学
周六的清晨,阳光尚未完全刺破薄云,像一层半透明的轻纱,柔和地铺洒在校园蜿蜒的林荫步道上。
步道两旁矗立着高大的梧桐树,繁茂的枝叶在空中交织、缠绕,形成一片连绵不绝的绿色穹顶,将天空切割成细碎的光斑。
空气还有点微微凉,带着露水和青草特有的清新气息,吸入肺腑,令人精神一振。
吴晤同学刚吃完早饭,胃里暖融融的。
她闲散地走出食堂大门,一眼就看到门口整齐排列的几排共享单车,蓝色的车架在晨光中显得格外醒目。
吴晤揉了揉自己刚吃饱的肚子,小声嘀咕了一句:“嗯…该运动了。”
于是走向前,利落地扫码解锁了一辆共享单车,将手机丢进车筐,自己熟练地上去。
她弓起背,双腿用力一蹬,单车便轻盈地滑入了那片被晨光和薄雾笼罩的林荫世界,车轮碾过略有湿意的路面,发出沙沙的轻响。
车筐里,她的手机随着颠簸的路面,一下下地“哐当、哐当”叩击着凉凉的塑料车筐,校园跑APP的机械女声正播报配速。
不远处图书馆,玻璃幕墙在晨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倒映着调皮的阳光,这些光线在吴晤的眼角余光中破碎成一片片亮晶晶的银斑,快乐地舞动着。
突然!
“吱嘎——!”一声急促的刹车声骤然响起,惊飞了附近树梢上几只麻雀。
一个装着半杯豆浆的纸杯从前方拐角处“嗖”地斜刺飞出,在空中划出一道抛物线,豆浆泼洒出来,差点溅到吴晤的轮子上。
只见她的室友易茉菁叼着吸管,像一阵风从雾气里晃了出来,赶紧把掉落在地上的豆浆杯拾起。
易茉菁穿着一身荧光粉的运动装,头上箍着一条同色系的宽发带,硬生生把刘海勒成了向上炸开的滑稽扇形,整个人充满了一种“元气过头”的喜感。
看清差点撞上的是吴晤后,她那双本就圆溜溜的眼睛瞬间瞪得滚圆,嘴里叼着的吸管又掉下来,边捡吸管边大声说着:“吴晤!你又偷懒!”
吴晤单脚点地稳住车子,她拍了拍车把:“别胡说,我是在进行有效的骑行运动。”
易茉菁立刻迈着小碎步凑到吴晤单车旁:“那你帮我也‘运动’一下呗!!!” 她晃了晃手里同样亮着校园跑APP界面的手机。
吴晤见状,无奈地伸出手:“拿来吧。”
易茉菁立刻将手机扔进了吴晤的共享单车筐里,随后留下一句“爱你哦,下午请你喝奶茶!”就先行回寝室了。
吴晤看着那抹迅速消失在晨雾中的荧光粉,叹了叹气。
/
十五分钟后……
吴晤将共享单车稳稳地停靠在宿舍楼下的指定区域,锁好车,长舒了一口气。
一手拿起一部手机,屏幕上都显示着“运动目标达成”的界面。
她甩了甩有些发酸的手臂,正准备迈步回宿舍好好休息一下——
其中一部手机突然响起急促的铃声,是辅导员打过来的。
吴晤接听,对面传来:“吴晤,你来一下我办公室,有个活。”
/
云江农业大学扎根在这片土壤上己有几十年,属于老牌二本院校,其王牌专业动物医学和作物学实力雄厚,声名在外,是学校引以为傲的招牌。
相比之下,吴晤所在的艺术设计学院就格外年轻、格外单薄——它是在吴晤高考前一年才增设的,跟王牌专业相比,就像是一株被匆忙移植过来的幼苗,试图在这片以农学和动物医学为根基的沃土中寻找生存空间。
学院下仅有设计系一个分支,而设计系里,也只有艺术设计(主攻平面与广告设计方向) 和数字媒体设计两个专业。
吴晤学的便是艺术设计专业,但是她专业课程学的还不错,只是平时不太活跃,三年以来也没担任任何班级或者学生会干部。
她不太善交际,人际交往对她而言更像是一种需要谨慎处理的能量消耗,除非是像室友这样朝夕相处、避无可避的关系,否则她更倾向于保持距离。
不过,一旦真正熟悉起来,突破了她那层安静的外壳,那就跟刚认识的时候判若两人了,只是这需要时间和契机。
不过,设计系的老师们都很好,理解学生们的处境和需求。老师们常常利用自己的人脉,根据学生不同的设计风格和能力,帮忙接一些校外的小项目——设计个Logo、排个宣传册、做张海报之类的。报酬虽然不多,但对于学生们来说,既是宝贵的实践机会,也是能补贴一点零花钱的“外快”。
老师们像是这群幼苗的园丁,努力为他们寻找着阳光和养分。
吴晤挂了电话,便匆匆赶往辅导员办公室。
一进门,辅导员笑脸相迎:“隔壁云江大学影视管理专业的学生制作微电影需要一个宣传海报,本来他们一首是找本校设计专业的学生做,这次他们指导老师提出换个学校,想着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感觉。他们就找到了咱们学校,我想着让你接下这个工作,你看你有时间吗?”
还没等吴晤开口,辅导员接着说:“对方要求在一周内完成,时间比较紧,报酬800。”
“有时间,交给我吧。”
吴晤听到这800块钱,答应的还是挺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