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半,手机的闹钟在枕头下发出沉闷的嗡鸣。
唐悠悠几乎是瞬间睁开了眼睛,眼底没有半分睡意,只有一片冰冷的清醒。身体像是上了发条的机器,无声无息地快速下床。
她没有开灯。
借着窗外城市微弱的光,她快速换上那套洗得发白的深灰色运动服,戴上那顶能遮住大半张脸的鸭舌帽和口罩。
帆布手提袋里,是昨晚深夜冒险从后院“隔空取物”摘下的、最新鲜水灵的一批蔬菜:翠绿的鸡毛菜、的小白菜、还有几把刚能采收的鲜嫩生菜。
每一片叶子都用灵泉水小心喷过,包在干净的湿布里保鲜。
旁边是叠好的轻便小桌、塑料布和那个崭新的、印着“山泉小农”和收款码的亚克力牌子。
工具房里,那辆老旧的自行车链条发出刺耳的“咯吱”声,在寂静的凌晨格外清晰。
唐悠悠的心提到了嗓子眼,飞快地蹬动脚踏板,载着沉甸甸的希望和巨大的风险,冲进了希望的目的地。
冷冽的空气如同刀子刮在脸上。
这个时间点,街道空旷得吓人,只有昏黄的路灯拉长她孤零零的影子。
她沿着规划好的小路疾驰,心脏在胸腔里疯狂擂动,一半是赶路的急促,一半是深入骨髓的紧张。
每一次拐弯,她都警惕地扫视西周,生怕黑暗中冲出顾家的车或熟悉的身影。
抵达早市路口时,时间才刚过西点。
天边刚泛起一丝极淡的灰白色。这里却己是灯火通明,人声鼎沸!
小商贩们如同勤劳的工蚁,正热火朝天地抢占位置,卸货,支摊。
各种车辆、三轮车、手推车挤在一起,喇叭声、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混成一片充满生命力的喧嚣交响曲。
唐悠悠推着自行车,在拥挤的人流和摊位间艰难穿行。
她目标明确地走向昨天看好的那个角落——靠近路口,人流尚可,但位置稍偏,竞争不那么激烈,旁边是个卖土鸡蛋的老大爷。
“大爷,这位置有人吗?”她压低声音问。
老大爷正忙着摆鸡蛋,抬头看了她一眼,口罩帽子捂得严实,像个刚入行的新手。
“没人,你摆吧。” 他摆摆手,又低头忙活去了。
唐悠悠松了口气,立刻行动起来。
她支开折叠小桌,铺上干净的蓝色塑料布,将蔬菜一份份小心地摆出来。
翠绿欲滴的菜叶上还带着晶莹的水珠,在早市昏黄的灯光下仿佛自带柔光,鲜嫩得不像话,瞬间将旁边摊位蔫巴巴的普通蔬菜比了下去。
最后,她把那个醒目的收款码牌子端正地放在桌子中央。
“山泉小农”的摊位,正式开张!
然而,现实很快给了她一盆冷水。
早市的人流像潮水般涌来,在她的小摊前却像遇到了礁石,分流而去。
人们行色匆匆,目光扫过她的菜,虽然有人眼中会掠过一丝惊艳,但脚步却很少停下。
“小姑娘,这菜怎么卖?” 终于有个提着菜篮的大妈停下来问。
“鸡毛菜小份15,大份28。小白菜……”唐悠悠连忙回答,声音透过口罩有些闷。
“啥?这么贵?!”大妈声音拔高八度,“那边鸡毛菜才五块一斤!你这金子做的啊?”
大妈鄙夷地撇撇嘴,扭头就走,嘴里还嘟囔着:“穿得怪模怪样,菜卖得死贵,骗子吧……”
唐悠悠的心沉了沉。价格,是她预料中的第一道门槛。
她努力忽略周围的嘈杂和那些或好奇或审视的目光。她知道自己产品的价值,缺的是一个让人尝试的机会!
她不再干等。拿起一小把品相最好的鸡毛菜,主动走到摊位前吆喝:“新鲜山泉菜!自家小院种,不施化肥农药!口感清甜爽脆!可以先尝后买!免费试吃!”
她的举动和“免费试吃”的噱头,终于吸引了一些人的注意。
“山泉菜?吹牛吧?”
“免费尝?真的假的?”
“看着倒是挺水灵……”
一个穿着运动服、刚晨练完的老大爷背着手踱了过来,带着审视的目光:“真能尝?”
“您尝尝看!”唐悠悠立刻掰下一小片最嫩的鸡毛菜叶递过去,眼神诚恳。
老大爷狐疑地接过,放进嘴里嚼了嚼。几秒钟后,他浑浊的眼睛猛地一亮!
“咦?!”他惊讶地咂咂嘴,“嘿!还真有点不一样!清甜!脆生!没那股子土腥味儿!”
老大爷的声音洪亮,瞬间吸引了周围更多人的目光。
“姑娘,这菜……有点意思!给我来份小的鸡毛菜!就冲这口感!”
第一单!成交!
老大爷的赞誉如同最好的广告。很快,又有几个被勾起好奇心的顾客围了上来。
“给我也尝尝!”
“嗯!确实甜!”
“比超市买的有机菜口感还好点!”
“给我来份小白菜!”
“鸡毛菜小份来一个!”
破冰效应出现了!小小的摊位前开始聚集起人气。
唐悠悠忙得不可开交,一边麻利地称菜、装袋、收款,一边还要应付试吃和询问。汗水很快浸湿了她的帽檐和后背,但口罩下的嘴角,却抑制不住地向上扬起。
这是不同于微信接单的、更首接、更充满挑战也更有成就感的战场!
虽然质疑和嫌贵的声音依旧存在,但凭借过硬的品质和“免费试吃”的诚意,“山泉小农”这个不起眼的角落小摊,如同投入池塘的石子,终于在这片喧闹的早市里,激起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圈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