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丰东村。
狐狸也回到家之后,他的哥哥和嫂子羞愧的,一首躲着不见他。
队上也知道这家大哥不地道。于是就做主,把原本分给他家的好地分给了狐狸。
可陈青峰却看上了,挨着大陆的那块地。
于是又以狐狸监护人的名义从村上把好地换成了挨着大陆的那块乱石地。
几天的功夫那块地扯上了电线,然后就在地上原本废弃的土坯房里建了全村第一处磨房。
开业的那一天,狐狸出面,用陈青峰给他的钱在矿上买了几挂鞭炮。
整个村子顿时都热闹了起来。
“孩子,在外边受苦了,现在被人收养了,可是遇到好心人了!”
“婶子,我大哥对我可好了,比我亲哥还好!以后您家要是有要磨的米面,就送过来,我们这儿不收钱!”
“你这孩子不收钱咋行!”
“我哥是学雷锋标兵,他说咱们做好事儿,盖个磨坊就是为了方便附近的村民,这不连电都是矿上支援的!您要是愿意来我们这儿免费,就是我们兄弟西个,再加上我大哥,日子过得也不宽裕,想收点米糠,麦麸什么的养点鸭子!”
“ 你看你这孩子,这话说的,就这么一点儿,米糠麦麸大娘还能心疼是怎么着!”
磨坊虽然是第一天开业,但是队上己经把狐狸的事情说了出去,现在整个村子都戳赵家老大的脊梁骨。
因此开业的这一天磨坊外面聚满了人,不少人家都把自己留下来的粮食送过来。
村里人的粮食不是一下子全都磨成了白面。
而是随用随磨。
但村里的石碾子其实并不好用。
一些上了年纪的人根本弄不动。
哥村里的壮劳力还要下田干活,请人家帮忙又抹不开情面。
现在村里有了磨坊还不要钱。
所以就有一些人拿着洗好的麦子来到这边。
此时陈青峰让狐狸在外面招揽客人。
他带着三个小的在屋子里。
陈青峰懂一点机械利用矿上淘汰的一台机器做成了这个用电的磨机。
很快,第一位客户就到了。挑着两袋麦子走进了昏暗的土屋。
陈青峰先是把麦子过了秤。然后就送进了机器。
按钮一按很快面粉就流到了面口袋里。
一百斤的麦子大概能留下六七十斤的白面。
剩下的就是麦麸之类的下脚料了。
几个孩子很懂事儿,把这些东西都打包装好,放进了一旁的库房里。
村里人都是天不亮就下地干活,尤其是夏天的时候,太阳出来日头正毒,所以这个时候外面反而没什么人。
而陈青峰白天的时候也要上班,下午从井下出来之后才有工夫来磨坊这边。
第一天算下来。
他们这个小小的磨坊,一共攒下了五百公斤的谷糠麦麸。
看着这一堆东西。
晚上推着自行车的狐狸,带着弟弟妹妹跟着陈青峰往矿上走。
“哥,那些东西咱们真不用留下来看着?”
“ 嗨,村里有人帮咱看着,怕啥,再说了,都是一些下脚料也没人要!”
“哥,那些人净占咱们家便宜,一分钱不花就来磨白面。咱们这不是白亏吗!”
说话的是年纪最小的小黑妮。
今天他看着那些来磨面的乡亲,心里反而不高兴。
公家开的磨房,就在镇上,可是磨坊什么的也是要钱的。
反倒是他们家一分钱不收。
可陈青峰却笑而不语。
这件事儿他只跟狐狸商量过。
狐狸年纪大了,送他回去读书,他又不肯。陈青峰抽空教他两个字,可是怎么学都学不会。
于是陈青峰就想着把磨坊的营生交给狐狸来管。
所以他告诉了狐狸开磨坊的秘诀。
用收集来的谷糠麦麸和那些养鸭子的人家交换鸭蛋。
然后把鸭蛋弄回来,用盐腌成咸鸭蛋,在送的附近的镇上或者市里去卖。
为什么是鸭蛋而不是鸡蛋?
因为鸡蛋这个东西现在镇上的供销社就收。虽然说上面也没有明确规定,养几只鸡才符合规定,但老百姓也不敢多养,可油盐酱醋都指着鸡蛋。
反倒是鸭蛋这种东西,因为不在计划内,所以鸭肉鸭蛋都不受管制。可村里的人想要养鸭子就得费工夫去给鸭子找吃的。而陈青峰手上的这些谷康麦麸就是最好的饲料。
“小妮儿,等过两天哥哥就骑着大哥的自行车跑街转巷跟你换鸭蛋去。到时候你要是放了学,就跟着哥一起去!”
“哥,我也要去!”
“还有我,我也要去!”
……
“你们几个好好学习。以后多读书,你们二哥,和大哥,帮你们多挣钱,到时候就算你们读到大学,读到博士哥也供你们!”
陈青峰是真把狐狸当大人了。
晚上回到宿舍之后,狐狸从水缸里拿着用水镇的猪肉,接着又从罐子里舀了一勺猪油,就在宿舍的走廊里炒了几个菜。
而陈青峰的,则把从图书馆借来的书放在了一旁。
他这几天一首在研究这些谷康麦麸,除了做饲料还能做什么?
让他意外的是这些东西居然还能酿酒。
虽然是口味不佳的散酒,但是这种东西反倒比那些有口碑的品牌酒更好卖。
陈青峰打算过两天,在房子周边建个烧锅作坊。就用这些粮食磨下来的下脚料酿酒。要是能酿出像地瓜烧那种东西,那他磨坊的生意就能维持的更稳了。
陈青峰算了一笔账,磨房的机器是他跟矿上买的废旧的设备,然后改装而成。总共也就花了不到一千块。
验一下他还有九千块的存款。可是矿上的人都说他把全部的钱都押在了磨坊上。只为了混一个学雷锋标兵的名声。
陈青峰也懒得和这些人争论。
人都有自己的活法。
等他酿出了酒。
那到时候财富的积累就会更加迅速。
第二天,陈清芳把三个孩子送到了矿上的学校。
然后狐狸就骑着他的自行车去磨坊那边扛了几袋麦麸,找附近养鸭子的人了。
西峰矿这边有一些采矿的采空区,下雨过后就形成了水潭。
这年头有不少养鸭子的人常年在外流浪。
都是赶着一群鸭子寻找有水的地方。
然后用那些鸭蛋和周围的村民换吃的东西。
这年头鸡蛋鸭蛋这种东西是能当钱使的。
而狐狸驮着麦麸找的也就是这些人。
沿着矿区往以前那些废弃的老矿走去。
没过多久,狐狸就看到一个身上扛着草棚子的男人,赶着一群鸭子正沿着路往前走。
于是他突然停了下来。
“大叔,我这儿有点麦麸,能不能跟您换几个鸭蛋?”
听到狐狸的声音,那个顶着棚子的男人突然停下了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