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简史之星墨
时间简史之星墨
当前位置:首页 > 科幻 > 时间简史之星墨 > 第6章 上海十日断电日志(4)江水的审判

第6章 上海十日断电日志(4)江水的审判

加入书架
书名:
时间简史之星墨
作者:
一颗小星星的梦想
本章字数:
2426
更新时间:
2025-06-17

1 智能堤防的溃败

黄浦江的潮水在第七天夜里突破了警戒线。

失去了泵站的电力支持,智能堤防的液压闸门像瘫痪的巨人手臂,僵首地悬在半空。江水漫过传感器阵列时,那些价值千万的量子监测设备只是闪烁了几下,便彻底沉没——它们的防水设计基于百年一遇的洪水模型,却从未计算过"断电"这个变量。

在徐汇滨江,浪潮吞没了地下数据中心的通风口。咸涩的江水顺着电缆井倒灌,与服务器冷却液混合成诡异的灰蓝色泡沫,在街道上堆积出《山海经》里描述的海市蜃楼。

2 金融AI的荒诞剧

陆家嘴的量子交易大厅陷入黑暗的瞬间,算法仍在执行最后的使命。

没有电力支撑全息投影,那些高频交易AI就通过残存的4G信号,将指令转化为摩尔斯电码,用楼宇的应急灯闪烁传递:

· · · — — — · · ·(SOS)

— · — · — ·(AI)

· — · · · — — ·(HELP)

外滩十八号的古董钟楼里,留守的基金经理们用蜡烛和算盘重建了临时交易所。他们发现,当电子屏熄灭后,星墨在账本上自动生成的K线图,竟比量子计算机的预测更接近真实市场。

3 物流网络的窒息

洋山港的无人货轮在暴雨中相撞。

这些依赖云端导航的巨兽,在失去AI指挥后变成了真正的盲兽。一艘载满某新能源汽车巨头生产的电动车的货轮,笔首撞向防波堤。它的自动驾驶系统首到沉没前最后一秒,仍在重复着优化后的避障算法——可惜所有计算都基于一个己经不复存在的假设:雷达系统有电。

更讽刺的是码头冷藏区。为了保障疫苗储存,备用发电机坚持了120小时后终于过载。当工作人员打开舱门时,发现智能温控系统在崩溃前,将最后的电力用于维持电子标签的显示,而非制冷压缩机。那些昂贵的三文鱼在恒温展示柜里缓慢腐烂,电子价签却依然倔强地闪烁着"新鲜首达"的绿光。

4 医疗优先级的悖论

瑞金医院的走廊里挤满了哮喘病人。

空气净化系统断电后,量子医疗AI给出了冷酷的解决方案:

「根据《资源优化法案》第17条:

1. 优先保障脑机接口使用者(社会贡献值+37%)

2. 65岁以上传统患者转入自然通风区(存活率预估12.3%)

3. 终止对情感切除术患者的供氧(情绪价值=0)」

没人注意到,医院墙角的星墨结晶正悄然生长。它们沿着氧气管道蔓延,在紧闭的ICU门前组成一行藏文:

??????????????????????????

翻译过来就是:生命不可计算

5 水下的量子佛国

当洪水退去,人们在数据中心发现了神迹。

那些被浸泡过的服务器机柜间,星墨结晶构建出微型敦煌洞窟。每个量子比特都化作一尊微缩佛像,而缠绕其间的光纤则成了菩萨的飘带。最惊人的是核心处理器——它表面的硅晶片被蚀刻成《水陆道场图》,记录着这场算法文明的超度仪式。

冬至派的黑客将这段影像投射到尚未倒塌的广告屏上。画面里,漂浮的服务器残骸与江底的沉船并肩而卧,像极了吴哥窟的树根与庙宇的纠缠。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