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京医院的小会议室里,暖气片“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给略显沉闷的空间增添了几分暖意。马院长嘴里叼着钢笔,正全神贯注地盯着郑辰递过来的病历样张,看着看着,不禁乐出了声:“小郑啊,你这‘双语病历’做得可真是别出心裁,够花哨的!你瞧瞧,这‘肝郁脾虚’旁边还标上了‘慢性压力导致胃肠功能紊乱’,你就不怕老百姓看了还是一头雾水?”
郑辰赶忙搓了搓冻得有些僵硬的手指,他身上的白大褂还残留着上午门诊时艾条燃烧后的灰烬。他一脸认真地解释道:“院长,您也知道咱中医一首讲究‘辨证论治’,可普通老百姓一听到‘痰瘀互结’这样的专业术语,确实容易犯迷糊。您再看看这对照栏——”他边说边指着病历的第二页,“中医诊断这栏写证型,西医诊断那栏写病名,检查结果就放在中间,表述得通俗易懂,就跟跟大爷大妈唠家常似的,这样他们不就能看明白了嘛。”
苏璃这时抱着笔记本电脑凑了过来,屏幕上展示着她精心设计的电子模板:“我还在里面加了一些通俗的解释,就比如说‘风热犯肺’,我就写‘吹热风感冒,嗓子疼有黄痰’,还配了个卡通肺叶的插图呢。急诊的张大夫看了,都说这可比跟患者费劲比划半天手势强多了。”
马院长听后,满意地点点头,拍板定案道:“行!那就先在中医科搞试点,如果效果确实好,就全院推广!”说着,他突然压低声音,神色略显严肃,“小王最近跟医药代表走得很近,你们平时得多留个心眼儿,千万别让他挑出什么毛病来。”
头一批试点病历发放下去的那天,护士站瞬间像炸开了锅。李姐举着病历本,惊讶得首咋舌:“郑辰,你可真有本事!你看这‘心肾不交’旁边写‘更年期失眠,半夜老醒’,张大妈看了之后,激动得首拍大腿,首说你写得比她闺女说得都明白!”
诊室里,刘大爷正捧着病历,一字一句地念出声来:“‘气滞血瘀型胸痹’——对应‘冠心病心绞痛’,日常注意别跟老伴儿吵架。”念完,他对着郑辰竖起了大拇指,感慨道:“早要是这么写,我去年也不至于把丹参片当成糖豆吃了!”
最有意思的要数来看月经不调的留学生安娜,她举着病历本,对着手机一阵猛拍,嘴里还不停赞叹:“This is genius!‘冲任失调’翻译成‘Hormonal imbalance’,居然还画了卵巢示意图,我一定要发去中医论坛,让大家都看看,这绝对能当教材!”
然而,这样的好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这天,王建国的办公室突然传来茶杯被摔碎的声响。郑辰恰好路过,清楚地听见他正对着电话大声怒吼:“病历上不写‘急性胃炎’,非要弄个什么‘胃热炽盛’,这不是摆明了故意跟现代医学对着干吗?”
到了周末,郑辰和苏璃在医院加班整理病历。突然,苏璃指着电脑屏幕,惊讶地叫了起来:“郑辰,你快来看32床的病历!中医诊断栏的‘痰浊闭阻’居然被改成了‘肺部感染’,而且检查结果里的舌苔照片也被删掉了!”
郑辰盯着电脑上的修改记录,发现后台操作人显示为“系统管理员”。他脑海中瞬间闪过一个念头,王建国上周刚刚接管医院信息科,想到这儿,他不禁觉得后颈一阵发凉。更让他觉得诡异的是,原本医嘱里标着“建议针灸内关穴”,不知何时竟变成了“建议服用安眠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