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县,辖治十万百姓。
大事小情,错综复杂。
必然需要有一班人马去维持秩序。
单独拎出来一个衙役,就分为四大班——皂班、快班、民壮、捕班。
皂班负责清场、刑讯,快班负责巡夜、押运,民壮主要靠徭役,临时招人来充数,要管一日两餐。
至于捕班,就相当于现代的民警蜀黍。
驿站,也需要一大堆的人。
养马的,采买的,伙夫,杂役,驿差等等。
税课还要有一班专门敲锣打鼓收税的兵丁,也需要人手。
典史要撰写各种公文,繁复沉重,也需要十几号人才勉强够用。
如此种种,二百人根本就不够用!
六月十九,周百川一如往常在竹楼内伏案工作。
临近正午,竹楼外传来了杨鑫淼的声音——
“国丈,奴才杨鑫淼有要事求见!”
若是寻常总督,监军太监都会自动高出半级。
杨鑫淼喊的是国丈,自称为奴才。
也是主动把自已的位置,摆放的极低的缘故。
杨鑫淼从一行人离开皇都时,存在感就非常的低。
他率领的二十多个小太监,平日里都跟着新洲军在一起。
整日深居简出,甚少露面,也从不干预周百川治理新洲。
突然间来访,倒是让周百川有些意外。
虽说,自已是国丈,地位肯定比杨鑫淼要高。
可再怎么说,自已先是臣子,后是国丈。
站起身来,周百川几步走到门口,迎了上去:“杨公公,几日不见,清减了不少,请进!”
“你们在这守着,没咱家的命令,不得进来。”
周百川转身回到竹楼里,杨鑫淼则嘱咐起随他而来的四个小太监,站在门外等候。
自已则跟着周百川,走进了竹楼之中。
竹楼内,略显昏暗,周百川亲自提起茶壶,给杨鑫淼倒了一杯热茶。
杨公公接过来,捧在手中,并没有着急去喝。
“杨公公,招待不周,还望见谅。”
“不知公公此番前来,有何指教?”
杨鑫淼不喝茶,只是静静地坐在竹椅上,周百川有些弄不清他此行的目的。
公务缠身,周百川没有绕弯子,直接发问。
杨鑫淼闻言,直接从怀中掏出了三个麻布袋子,看上去沉甸甸的。
将它们放在案牍之上, 杨鑫淼这才开口说明来意:“国丈,这是陛下于十三日前,从皇都下令发送过来的粮种,据说产量惊人。”
“惠城这边的情况,咱家也是有所了解的,情况已经奏报给陛下,岭南行省那边有锦衣卫的弟兄打点,很快就会筹粮,筹人过来。”
杨鑫淼摆在桌上的种子,自然是超级杂交水稻、玉米和土豆的种子。
从皇都出发,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只用了三天时间,就抵达到了岭南行省。
到了岭南,又乘坐速度极快的信船,十日内便赶到了新洲。
杨鑫淼收到此物后,便马不停蹄地赶了过来。
同时,又将消息传回给了姜去寒,以及在岭南行省的锦衣卫所。
以新洲总督的身份,在岭南行省挖人、筹粮,肯定会收到一定程度的阻挠。
可锦衣卫有皇权特许,地方官根本就不敢管。
当知道杨鑫淼居然如此高义,周百川连忙从案牍前起身,恭恭敬敬双手叠起,向杨鑫淼躬身行礼:“公公高义,周某与新洲二十万百姓,永不会忘记公公今日之举!”
“别介!奴才可万万不敢当!”
“国丈乃是陛下的岳丈,又是新洲总督,何须向奴才行礼致谢?”
“罪过,罪过!”
大喜过望的周百川,压根就没有想那么多。
可作为太监,杨鑫淼又怎么敢受他行如此大礼?
吓得茶杯掉在地上,茶水撒了一地,人直接跪伏在地上还礼。
周百川见状,也自知是自已孟浪了,连忙上前扶起杨鑫淼。
杨公公被周百川拉起,两人整理了一下稍微凌乱的衣袍后,才重新回到各自的座位上。
重新坐定,杨鑫淼伸出兰花指,继续对周百川说道:“国丈,奴才听闻此前种下的一批种子,都没有发芽,于是便叫手下几个得力的小太监,深入雨林,找到了新洲土著居住的部落。”
“那群土著身强力壮,那几个小太监功夫稀松,不是他们的对手。”
“但万幸,却发现了土著在田地中耕种,就是此物!”
这话说完,杨鑫淼似变戏法一般,从宽大的衣袖中,取出了一个巴掌大小,外皮呈现红色的‘果实’。
周百川走过来,将那‘果实’接过来仔细端详。
“杨公公,不知这东西在土著那边叫什么?现在能否种植?应该怎么种植?”
周百川并不知道这东西是什么,但看着却像是姜去寒送来的土豆。
一时间,他也不知道该怎么称呼这东西,只能求教于杨鑫淼。
杨鑫淼听后,郑重道:“此物在土著手中,称之为‘地宝’。”
“小恩子,进来!”
知道它叫地宝,却不知道该怎么种植,能否种植。
杨鑫淼索性将发现它的小太监,给叫了进来。
小恩子站在竹楼外,本就全神贯注地等着杨鑫淼的吩咐。
一听到杨公公唤自已进去,当即拽开门,迈步走进竹楼。
“奴才小恩子,拜见总督大人!”
“公公快快请起,这地宝现在能否种植,怎么种植,还望公公为老夫解惑!”
小恩子的地位,远不及杨鑫淼。
自然,不可能似杨鑫淼那边,称呼周百川为国丈。
规规矩矩的称呼,没有丝毫马虎。
可喜得地宝的周百川却没有计较这些虚的。
他急需知道,这叫‘地宝’的东西,到底能不能解决燃眉之急!
小恩子也没有废话,直接开口道:“回总督大人的话,肯定能种植!”
“因为奴才发现时,特意在树丛中监视了半天的功夫!”
“那些土著人如今就在种植此物,并且种植的方法非常简单,地犁出垄,垄上刨坑,将整颗地宝丢进去即可。”
“而产量,奴才也仔细观察了,地宝发芽后,地上会长出不足一尺的藤蔓枝叶。”
“从地里连根拔出后,地下结出了密密麻麻的地宝,大小不一,但起码一株下有大地宝三、四个,小地宝也有五、六个,约莫能有五、六斤的样子!”
小恩子口若悬河,将自已所见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周百川听后,欣喜不已,不过还是耐住心中的兴奋,追问:“恩公公,你可知道这‘地宝’种下后,需要多久才能有所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