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投桃报李
几人纷纷回房间写文章去了。
陈凡等人平日里都拿作文章当吃饭喝水似的平常,自己练习,又不用誊录,很快几人便陆陆续续将文章写了出来。
《生财有大道》为题的四书文,强调的不仅是财富的获取,还有道德和治国之道。需要在文中讨论的是儒家对经济的看法。
比如义利之辨,强调以义为先,反对唯利是图。
同事还要练习治国平天下的理论,说明财富管理对国家的重要性。
陈凡通篇看下来发现,大家对于考点的理解还是比较通透的。
比如堂兄在文章引经据典,从《孟子》的井田制,到管仲、范仲淹的例子,这些例子都可增加论点的说服力,也能对考官展现堂兄对经典的熟悉和应用能力。
每个人的文章写得不错,但也是有挟持的。
比如沈彪的文章里大谈经济,却忽视了道德。
老郑的文章过于空泛,不能结合现实。
自己的文章虽然都有兼顾,但处处都想写,又处处写得空洞,没有重点。
总的来说,大家看下来,都觉得自己作的一般。
“若是以你们这几篇文章,乡试或许能被取中,但风险极大,即使被取中,名次也不会太好!”海鲤看完文章后认真道。
“文瑞你的这篇还稍稍好些,但也比上次县试那篇作得差了不止一点。”
上次县试时,陈凡是照着另一个时空明朝探花邓以赞的文章提炼修改而成文的。
当时觉得这题并不难。
但现在让他抛开邓以赞的模版,写出拥有自己独立见解的文章来,他很有种“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感觉。
一时之间,大家也没什么好的办法,好在乡试虽然很快就要到来,但毕竟还有段时间。
大家各自散了去,准备好好习练一番。
就在各人自回住处后,陈凡刚准备跟海鲤说话,却听见院外有人来了。
“夫子!”
陈凡听到声音就知道是徐拯这个小家伙,自从这个小家伙吃了陈凡给他的偏方后,身体愈发强壮,早不是之前小萝卜头那样儿了,面色红润的他跨步进了院子,见到海鲤和陈凡就是一礼。
海鲤道:“今日休假,你怎么来了?”
徐拯道:“我爹要我二叔将下个月团练的粮食运来,二叔问你要不要一起去徐家村。”
果然,不一会儿徐怙从外面匆匆赶了过来,刚进门他就笑道:“徐拯,你这蹦蹦跳跳的太快,以后断是不会带你出来了。”
看到徐拯,陈凡突然心中一动,于是笑道:“辛苦二爷了!”
徐怙笑了笑,他这人,人聪明,但话很少,平日里只闷头在家里读书,所以在海陵县,名声比他大哥小了很多。
“今日还早,正好与二爷一同去徐家村走一遭。”陈凡道。
……
运粮的队伍出了东门,路上徐拯犹如被放飞的麻雀般,看到什么都很兴奋,指指点点个不停。
陈凡笑道:“徐拯,你跟管家去头前看看,我跟你二叔说句话。”
徐拯很懂事,跳下马车就离开了。
徐怙有些惊讶,他虽然跟陈凡接触过几次,但平日里很少交流。
待徐拯走远后,陈凡道:“小三试时,在下和弘毅塾都蒙二爷照拂,陈凡心中谨记,须臾不敢忘。”
徐怙淡淡一笑:“都是些小事,我们都同住海陵,自然应该守望相助。”
徐怙是陈凡的保结,又跟徐述一起,为弘毅塾的孩子们考县试,帮了大忙,陈凡一直想要报答徐家,但总是没有机会。
“听说二爷这次也要参加乡试?”
徐怙点了点头:“科试时,因为文瑞不在,侥幸得了县学第一。”
陈凡笑道:“二爷太过自谦,我听小石公提起,在宁波鄞县时,二爷的文章,就连宁波知府也是看重的。”
徐怙摇了摇头,并不沾沾自喜。
陈凡想了想后,对徐怙道:“近日有个朋友拟定了几个文题,我作了之后,觉得文思不畅,能不能请二爷写几篇程文来,让在下研究研究?”
徐怙笑着刚想说些什么,但随机他看着陈凡的笑容,心中似有所感:“这,不敢当,文瑞但写给我,我与大哥细细参详之后,咱们一起切磋。”
陈凡点了点头,从袖中摸出一张纸来,递给对方。
上面都是些《四书》中出现的经济相关题目。
……
上灯后,徐怙终于回到府中。
徐述早就备好了饭菜等着二弟和儿子回家。
刚到家里,徐怙就将大哥拉到一边,并将纸条递给了大哥。
“你说,这是文瑞给你的?”徐述拿起纸条就着烛光看了起来。
“你把文瑞下午说的话细细说给我听!”
待徐怙说完,徐述扶着须道:“都是四书题啊!且都是经济之学?还专门问了你这一科考不考?”
“大哥,你说……”
徐述没等他说完,点了点头道:“我了解文瑞这个人,他这人从来不说废话,最是务实。既然人家要跟你切磋,那你就用心把每个题目都写上两篇。写完之后我来改一改再给文瑞看。”
徐怙见大哥如此认真,心中狂跳,随之而来是狂喜涌上心头,他面红耳赤道:“大哥,这是不是……”
徐述摇了摇头:“不要瞎想,我听说最近在县学里给你们讲课的沈先生,之前在弘毅塾待过几天?”
“正是!”
徐述点了点头:“这位沈先生我找张邦奇打听过了,人家是进士出身,在京中能量很大,做过岳麓书院的经长,听说最擅揣摩考题。”
“其人在北直隶、湖广、山东都很有名。”
“那会不会是他提点了弘毅塾?”
徐述摇了摇头:“你权当不知道,这些题,只有你我二人在家里揣摩就好,不要再拿去外面说。”
说到这,徐述感叹道:“文瑞是个投桃报李之人,能把这些题目给你,人家也是担了干系的。”
“大哥说的是!”
“以后多与文瑞他们走动,这次乡试,说不定人家便一飞冲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