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哭穷
张邦奇有些哭笑不得。
他将县学打扫了个干干净净。
然后又通知了这次参加乡试的所有考生,专等着沈应经上门。
可左等右等,等了三天,沈应经那里是一点消息都没有。
最后他实在等不了了,干脆撒手不管,自己跑去九龙湖养马去了,县学里的事情全都交给了焦训导。
而此时的沈应经早就被弘毅塾的学童们激发了教学兴趣,每日里要么是给学童们讲课,要么是听陈凡等人上课。
甚至他还饶有兴趣的跑到徐家村,看了一天团练的练兵。
好在他脑子里还记得来海陵的目的,知道自己还要去县学里演演戏。
“什么?”陈凡听说沈应经要走,顿时大吃一惊,自己布置了这么多天,难道一点收获都没有?
“沈先生,孩子们都很喜欢你,要不你就多留几天吧!”陈凡恳切道。
“是啊,沈先生,您的学识,大家都钦佩不已,还想多聆听你的教诲呢!”陈轩热情挽留。
海鲤:“干脆留在咱们弘毅塾得了,咱们虽然是座小庙,但风清气正,孩子们也都听话!”
沈应经闻言不由心动了。
他这一辈子喜欢钱、喜欢追逐权利,但喜欢教书育人那也是真的。
看着这么多“璞玉”,说他不心动那是假的。
但……他那颗功名利禄之心还没熄灭。
他还“年轻”,他还想再追逐几年啊……
这时,郑应昌道:“唉,咱们弘毅塾虽然有海公这个举人坐镇,但我、文瑞和文蔽三人都只是生员,学识有限,生怕耽误了这些孩子!要是沈先生能留在弘毅塾就好了!”
说完,老郑的目光若有若无的看向陈凡。
站在沈应经背后的陈凡竖起一个大大的拇指,漂亮!
沈应经这下子是真为难了,一方面是他这么多年的抱负还没有个结果。而且操作罗尚礼入阁到了最紧要的关头。
只要罗尚礼入了阁,那他起复就有奔头了。
但弘毅塾这里确实又让他留恋不舍。
真是两难的局面。
“咳咳!”这时,陈凡轻咳两声站了出来:“我们弘毅塾人微力弱,海公又是个与世无争的性子,在官面上,在民间,当然没有安定书院那种声望,也处处受人欺负,还不就是因为我们几个只有生员的功名。”
“但……算了!”陈凡摇了摇头,一脸的毅然决然,“但我们有困难却坚决不退缩,一定要将孩子们教好,不让他们受外界的影响。”
郑应昌“急”了:“文瑞,你的愿望是好的,但这不切实际啊,就拿年初说吧,咱们给孩子们种了点菜,菜棚都差点被人掀了!”
“啊?竟有此事?”
“是啊!”
沈应经还想再问为什么不报官,但转念一想,是啊,弘毅塾这海鲤,确实是个名士,但官面上不熟啊。
至于其他三个生员,在百姓眼中看起来,他们是秀才老爷,但在官府看来,不过是三个穷书生罢了。
但如果他们要有个举人的身份,那就不一样了。
对啊!
举人的身份?
沈应经想到这,眼前一亮。
“呃!老夫这几年还有些俗事未了,几年后我定然要来海陵,陪着这些孩子们一起读书!”
“那个,乡试在即,你们几人都是要参加的,准备的如何了?”
“没有把握!”陈凡唉声叹气。
“恐怕得悬!”臭脚摇头晃脑。
陈轩诧异的看着这两人,平日里就他们两个最是自信,今天是怎么回事?
怎么总在沈先生面前妄自菲薄?
沈应经听到陈凡和郑应昌的话后,最终叹了口气道:“你们呐,乡试在即,也要好生准备准备!”
“这样吧,老夫拟几个题目,你们拿回去好生揣摩!”
“教导学童固然重要,但自身的学养也不能丢下!”
陈凡和郑应昌顿时大喜过望。
片刻后沈应经将题目写在一张纸上递给了陈凡:“这几们就在家里好生揣摩,老夫要去县学讲学,你们不用去了!”
陈凡躬身一揖:“是!”
……
待从弘毅塾出来,沈应经的老家人牵着他的马道:“老爷,那陈秀才和郑秀才……”
沈应经微微一笑:“你是说,他们哭穷,实则是在套我的话?”
老家人愕然道:“原来您知道啊!”
沈应经的身体随着马匹的走动而起伏,他摇了摇蒲扇笑道:“按照《三国志演义》里的一句话,周瑜打黄盖罢了!”
“老爷,什么意思?”
“哈哈哈哈!”
“那老爷写了几题?”
“只有一题!就看尔等运气好与不好了!”
……
待沈应经走后,弘毅塾几个人全都聚在一起,好奇地展开沈应经留下的纸。
“《生财有大道》?”
看到这题,陈凡和沈彪二人面面相觑。
这题不是他们在县学时曾经比试过的题目吗?
就是因为那次比试,系统还给了陈凡一个主线任务。
任务奖励他记得是《生财有大道》神品一篇,以及【正嘉折文】的头衔。
虽然至今他还不明白“正嘉折文”是什么意思,但前面这个“神品”文章,却让他垂涎已久。
记得上次在县学,他所作之文,是在另一个时空明朝探花邓以赞的文章基础上,修改来的。
最后得到系统的评价却只有一个“上品”。
想要赢得“神品”和头衔奖励。
他还需要获得《生财有大道》为题的绝品文章一篇。
“连邓以赞的探花之材,也只能写出上品,绝品很难呐。”
“我现在算是明白了,你们刚刚一阵哭穷,又说什么受欺负了,原来是为了诓沈先生的考题!”陈轩这时候才反应过来。
海鲤笑道:“这两个家伙,估计人家沈先生早就看出你们心中那点小九九了。”
“不过!”海鲤又道:“这题没有在文蔽上次说的那几个题中。”
老郑伸头过来:“会不会沈先生给了个经济题,就把我们打发了!”
陈凡摇了摇头:“应该不是,《生财有大道》,这种题目虽然是考经济之学,但这题出得堂堂皇皇,正适合科考出题。”
“没错,我反倒觉得,如果这次乡试苗灏真以经济之学为题,那这题应更合适!”海鲤神色认真道。
“那啥也别说了,最近每人都写几篇来,写好之后切磋切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