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开局一万特种兵
明末开局一万特种兵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明末开局一万特种兵 > 第19章:辽东十年

第19章:辽东十年

加入书架
书名:
明末开局一万特种兵
作者:
追逐梦的天影
本章字数:
2398
更新时间:
2025-07-08

十年间,辽东的剧变更是翻天覆地。陈策的五千“镇国”锐士,如同五千颗烧红的铁钉,深深楔入了辽镇腐烂的肌体。他们是最冷酷的教官,将戚继光的练兵法和“天工院”的火器操典强加给辽卒,敢有懈怠,鞭笞立至;他们是最忠诚的监军,熊廷弼的军令通过他们首达最基层,祖大寿、吴襄等将门试图阳奉阴违、保存实力的举动被一次次无情粉碎。当吴襄的族弟、广宁卫一名游击将军因克扣军饷引发小规模哗变,并试图煽动旧部对抗前来弹压的“镇国”小队时,陈策亲自率队赶到。冰冷的燧发枪口下,那名吴姓游击连同其十几名心腹家丁,被当场打成筛子!人头悬挂广宁城门三日!祖大寿在宁远经略府咆哮抗议,被熊廷弼一句“阻挠军务,形同谋逆,陈将军依律处置,何错之有?”硬生生顶了回去。背后是陈策按在刀柄上的手和门外玄甲锐士冰冷的注视。经此一役,辽西将门彻底明白了,那支深入骨髓的“镇国军”,是皇帝意志的延伸,是熊蛮子手中最锋利的屠刀!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摊丁入亩”的利斧,在赵士祯、周文郁等干吏和“镇国军”的武力护航下,更是劈开了辽西盘根错节的利益铁幕。土地被重新丈量,隐匿的田亩被清出,依附于将门、卫所军官的佃户被解放出来,成为拥有小块土地的自耕农或军屯户。税赋征收变得透明而公平。虽然过程充满血腥与对抗,无数中小军官和豪强的利益被剥夺,但新政带来的秩序和相对公平,以及“西海商行”暗线输入的物资带来的生机,终究让辽东这片饱经战火蹂躏的土地,一点点恢复了元气。熊廷弼“凭坚城,用大炮”的战略得到了最彻底的贯彻。宁远、锦州、大凌河、塔山、松山…一座座棱角分明、配备大量新式红夷大炮和“镇辽”野战炮的堡垒群,如同钢铁獠牙,牢牢扼守着辽西走廊。堡垒之间,星罗棋布的屯堡、烽燧,由新募的军户和流民屯垦驻守,构成了纵深防御体系。孙传庭、洪承畴、曹文诏、周遇吉、黄得功、孙应元、满桂、赵率教、何可纲…这些由熊廷弼大力举荐、或在残酷汰撤中脱颖而出的少壮派将领,被委以重任,镇守一方。他们或许还带着旧时代的烙印,但无一例外,都深刻领教了“镇国军”的意志和皇帝新政的决心,在陈策无形却无处不在的注视下,成为了辽镇新生力量的代表。

十年间,朱由校在南海子行宫深处,也悄然完成了人生的另一件“大事”。在周太后(懿安皇后张嫣,历史上天启帝的皇后,这里沿用)的主持下,两位出身清白的良家女被选入宫中。一位是原扬州卫指挥佥事之女周氏,温婉知礼,被册为裕妃;一位是商贾巨富之女张氏(隐喻与西海商行的联系),精明干练,被封为惠妃。加上潜邸时的旧人、封为良嫔的郑氏(历史上客氏,此处被重塑),朱由校在远离朝堂纷扰的南海子,也拥有了自己的小家。天启西年,周皇后诞下皇长子朱慈燃(历史原型朱慈燃早夭,此处存活);天启六年,裕妃周氏生下皇次子朱慈焴;天启八年,惠妃张氏诞下皇三子朱慈炤。三个稚嫩的生命在行宫深处咿呀学语,给朱由校冷硬的帝王生涯增添了几抹温情,也悄然系上了王朝未来的纽带。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