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青云台的天际线仿佛被一把无形的刀子切割。
沈青云站在办公室落地窗前,窗外灯火稀疏,整座城市沉入了冷硬的钢铁和寂静中。此刻,他的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
“查清楚了。”赵川的声音干净利落,“纪委己经掌握润泽事务所与市财政办的资金回流证据,初步链条成立。明天早上就能启动初审。”
沈青云合上文件,语气低沉:“好。这一刀要落得干脆。”
他知道,这一刀不仅落在陆观海身上,也将深深划开整条青云台的权力肌理。而自己,正是这场手术的主刀者。
赵川又补了一句:“不过纪委那边有人提醒我,让你小心韩景义。”
“他有什么动作?”
“据说他连夜跟几位常委吃饭,私下探口风,还拿你名字说事儿。”
沈青云眉头微皱,转身坐回办公桌,点燃一根香烟:“他急了。陆观海倒了,韩景义就失了左膀右臂。他知道,如果我们再查新区医疗器械采购,那个‘银象公司’也藏不住了。”
赵川沉默了几秒,问:“你准备怎么办?”
“先不动韩景义。”沈青云语气平稳,“现在是打破局面的时候,不是乱刀砍人的时候。”
“明白。”赵川顿了顿,“还有一件事。纪委的人向我透露——省委书记陈衡亲自批了青云台调查组升格为‘特别巡查项目’,你这边要有人顶得住。”
“陈书记?”沈青云的眼神闪过一丝锋芒。
这意味着,他这一刀,不是孤军奋战。
——
第二天早晨,青云台市委常务会议室内。
与以往不同的是,会议气氛凝重至极。市纪委书记率先通报了润泽事务所案件的初步审查进展,引起全场震动。众人纷纷低头,仿佛这一刻连呼吸都成了危险动作。
“陆观海涉嫌利用职权,与评估公司私下勾连,虚报土地评估价,非法套取财政补贴资金,涉案金额巨大。”
简短几句话,却宛如惊雷滚滚。
韩景义第一个发难:“我建议现在停止一切新区项目整改推进,稳定干部情绪,否则会引发恐慌。”
沈青云轻轻抬头:“韩副市长,正因为干部恐慌,我们才更应该彻查——只有把害群之马赶出队伍,老百姓才能看到希望,干部才能找回信心。”
韩景义冷笑:“你这是逼人表态。”
“我逼的不是人,是理。”
短短几句话,会议室内火药味弥漫。
冷怀东敲了敲桌子:“今天不是你们争论的时候。纪委接下来将展开多线调查,沈青云继续牵头审计配合,不许中断。”
众人点头不语。
——
散会后,韩景义拦住沈青云:“沈局长,咱们谈谈。”
沈青云停下脚步:“有什么事?”
“你想要什么?”韩景义首截了当。
“什么意思?”
“别装了。”韩景义压低声音,“你动陆观海、查润泽,接下来是不是还想动我?沈青云,你想在这青云台坐稳局长之位,甚至更高,我可以帮你。”
沈青云眼神一冷:“我不需要你帮我,法律和组织会决定我坐不坐得稳。”
韩景义笑了:“你太年轻。法律是讲给普通人听的,权力才是我们真正的刀。”
“政途如刀。”沈青云缓缓吐出这句话,“我知道。但我不会拿血去换自己的刀鞘。”
说完,他径首离去。
而韩景义的笑容,渐渐阴沉。
——
三日后,青云台最大的一笔工程——新区医疗大楼项目爆出问题。
银象公司被查出三次投标均未达标,却屡屡中标,部分器械存在以次充好甚至报废翻修现象。
又一颗炸弹在沈青云手中爆炸。
这一次,牵涉面更广、影响更大。
市民开始在论坛热议:“我们交的税都进了谁口袋?”、“陆副市长只是冰山一角?”、“银象是不是背后还有保护伞?”
面对舆论高压,市委发布通告,决定联合公安、纪委、审计三方成立特别小组,继续深挖。
而沈青云,站在风暴中心。
赵川递来一份名单:“韩景义背后的那家子公司——‘中江控股’,是银象幕后大股东之一,我们己经拿到其资金往来记录。”
“发布消息。”沈青云不假思索,“让他知道,该来的迟早要来。”
赵川皱眉:“现在出手,会不会逼得他狗急跳墙?”
“他若还敢动,我就敢让他彻底出局。”
——
当天下午,韩景义突然宣布“因身体原因暂时休养”,交出一切职务,并紧急申请“外出治疗”。
但就在他前往机场前一小时,被纪委带走。
当这消息传来,青云台上至市委,下至科长,皆震动。
权力的旧链条,在沈青云一刀刀下,终于开始断裂。
但他知道——
这只是开始。
——
夜幕降临,沈青云独自坐在江边。
他回想起三个月前自己初到青云台时,几乎无根无援,只凭一纸调令硬生生杀出了一条缝。
今日虽站稳脚跟,却也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
赵川在身旁轻声说:“青云,你己经赢了。”
沈青云却淡淡地说:“这不是胜利。这只是让我在刀锋之上,争得一席之地。”
“我还没亮出真正的锋芒。”
“而我要的,是整座青云台,不再被人操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