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夜,青云台政法系统内部,一场无声的地震正在酝酿。
省委监察组深夜突击行动,一口气带走了五名政法系统中层干部,其中三人曾名列鲁东初名单之上。
“他们,果然沉不住气了。”
沈青云望着通宵未熄的调查办公室,语气沉稳,手中是一份刚刚送来的检举信——匿名举报青云台市检察院副院长罗祥,涉嫌严重违纪。
而就在两周前,罗祥还是赵川的首属领导。
“老狐狸,开始拔我身边的钉了。”沈青云声音低沉。
赵川冷笑一声:“既然他用我身边的人作刀,那就让我这柄刀先断他一臂。”
调查组刚刚进驻,罗祥突然消失。
随之而来的,是一桩“意外”车祸。
青云台外环高速路段,一辆黑色越野车被撞出护栏,燃起熊熊大火。现场只找到一截烧毁的车架与一只手表——那是罗祥定制的百达翡丽。
“这不是逃,是替死。”沈青云一眼看出问题。
“尸检报告己确定无完整DNA,全部焚毁。”林宛如翻着报告,皱眉道,“但如果罗祥真死了,这封匿名信未免太‘及时’。”
沈青云沉思片刻,起身:“放出消息,说我们己经锁定罗祥藏身地点。”
“赌一赌,看幕后之人,是急于抹除,还是准备反咬。”
一天后,一段匿名视频在“青云民声”论坛疯传——
视频中,罗祥穿着医院病服,身形狼狈地出现在香港某家私人诊所内。
“他真没死!”
沈青云眯起眼:“有人在背后,把刀锋,重新指向了我。”
他很清楚,那是个信号。
——鲁东初没动,但他的网络开始反击。
幕后之人,并非只有一个。
夜色浓重,沈青云与赵川、林宛如、技术组连夜开会。
“这段视频是诱饵。”赵川敲着桌子,“如果我们的人去抓,极可能被反制,甚至被栽赃。”
“我们不是要抓,而是要让他自己回来自首。”沈青云将一份密函摊开,“这是罗祥妻子递来的,希望我们保他性命,换情报。”
“他想交易。”林宛如眼神犀利。
沈青云点头:“把他带回来,我要听听,他的刀,到底是替谁挥下。”
三日后,罗祥被秘密押解回青云台。
他消瘦憔悴,但神智清醒,一入讯问室就道出第一句:“我不怕坐牢,但不想死。”
沈青云坐在单向玻璃后的观察室中,静静听着。
“十年前,我加入了鲁东初的‘民稳机制’。”罗祥低声说,“我们收集反对声音、控制舆论,甚至操控部分司法程序,用于换取地方经济建设‘稳定指标’。”
“你参与了哪些决策?”审讯官问。
“我,是个工具。”他苦笑,“但我知道刀指向谁,是谁在动手。”
罗祥递上一份U盘。
里面,是十年政法系统内部操作痕迹、资金转移文件,以及一段视频——
某省委原常委,在私人会所内,与地方黑势力头目私下交易的画面。
这是沈青云想都不敢想的重磅炸弹。
一旦公开,势必将引爆整个青云省,甚至撼动更高层的权力结构。
“你觉得我们能动吗?”林宛如低声。
“我们不动,他们会先动。”赵川冷声。
沈青云眼神冷冽:“那就动。以刀还刀。”
他当即将资料以密件方式提交中央巡视小组,辅以内部证人保护机制,一切于“合规”中展开。
翌日,新华社发布消息:中央将对青云省开展全面政治生态巡视。
这是十年来,首次由中央主导的高规格巡视。
一石激起千层浪。
鲁东初所在的旧系统,出现明显松动迹象。有人自首,有人请辞,也有人突然“病退”。
而就在这一日,沈青云收到一张请柬。
送信人,正是他曾经敬重的政法大学导师——陈开元。
而他,正是那段视频中,与地方黑势力“共饮”的人之一。
沈青云带着复杂的情绪赴约。
陈开元站在小院中,老态尽显,却目光如炬。
“你变了。”他第一句话就是。
“是您教我,要对得起法律。”沈青云回敬。
陈开元缓缓坐下:“你做得对。但你知道吗,我当年也是理想主义者。”
“后来我发现,制度之外无法护人,法律之外皆是虚妄。”
“所以你就选择做刽子手?”
“我做的是医者,救系统于腐烂。”
沈青云摇头:“你救的是自己。”
“你曾是我最得意的学生,今天我只问一句——你觉得你赢了吗?”
沈青云沉默片刻,转身离去。
身后传来一句低沉的话:“这世界,不会因你的善良而多一分仁慈。”
沈青云未回头,只丢下一句:“但我可以因它的残忍,更加坚定。”
回到办公室,林宛如递来一份急件:
“调查组发现,青云台城建系统与一南美离岸基金有千万元级资金往来。”
沈青云看完资料,目光定格在一张护照复印件上——
陆观海。
这个名字,仿佛一道雷霆劈在他心头。
那个曾与他并肩奋斗的兄弟,竟然……
他缓缓起身,声音低沉却有力:
“准备公开听证会。我要亲自主持。”
“如果这把刀,来自昔日兄弟——那我也必须让它,指我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