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天策传
龙天策传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龙天策传 > 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庙奉安上庙号 天策掌兵定乾坤

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庙奉安上庙号 天策掌兵定乾坤

加入书架
书名:
龙天策传
作者:
爱笑的花猫
本章字数:
4154
更新时间:
2025-07-07

第一节 太庙香烟奉武宗

大同十九年秋,神都未央宫的太庙前,青铜鼎中焚着苍术与柏叶,青烟首上九霄。新帝习明湜身着孝服,跪在冰凉的青石板上,身后跟着八大辅政大臣及文武百官。太常寺卿捧着黄绢册宝,声音在肃穆的大殿中回荡:

“维大同十九年秋七月,皇帝臣明湜,敢昭告于皇天上帝、列祖列宗:大行皇帝讳远博,继武明皇帝之业,北击匈奴,南平交趾,开疆拓土,威加西海;内修德政,轻徭薄赋,万国来朝,天下晏然。今龙驭上宾,臣等谨按《周礼》,上庙号曰‘武宗’,谥号曰‘威烈’,以彰先帝赫赫武功、烈烈仁德……”

册宝送入太庙正殿,与武明帝的神位并列。习明湜叩首三次,稚嫩的脸上满是泪痕。站在他身后的龙天策,金发黑眸望着“汉武宗威烈皇帝”的神主牌位,想起威烈帝当年在萧关城头指点江山的模样,心中百感交集——这位英年早逝的帝王,终究以“武宗”之名,在汉家太庙中留下了属于自己的辉煌。

第二节 坤宁宫深太后尊

庙号己定,新帝又下旨尊威烈皇后郭静为“威烈太后”,移居长乐宫。册封大典当日,郭静身着黑红相间的太后朝服,头戴九凤朝阳冠,在坤宁宫接受百官朝拜。她本是名门闺秀,性情温婉,此刻却强撑着悲痛,端坐在凤座上,目光扫过阶下的玉倾城——这位以智慧闻名的豫章郡公夫人,如今是后宫中除了她之外,最具影响力的女子。

“臣妾参见太后,太后千岁千千岁。”玉倾城率领后宫嫔妃行礼,紫眸中带着恰到好处的恭顺。

郭静抬手示意免礼,声音带着一丝疲惫:“郡公夫人平身。先帝在时,常夸你有经纬之才,今后……还要多帮哀家分忧。”她知道,自己深居后宫,真正能在朝堂与后宫之间斡旋的,唯有玉倾城。

退朝后,玉倾城回到豫章郡公府,对前来禀报的龙天策轻声道:“太后虽尊,却似有隐忧。郭文桧己遣人送‘问安’礼到长乐宫,怕是想借太后之势。”

龙天策闻言,金眸微冷:“郭文桧老狐狸,果然不会放过任何机会。”

第三节 丹陛承诏掌兵权

最牵动朝野的,是新帝对龙天策的任命。三日后,习明湜在宣政殿召见龙天策,八大辅政大臣及禁军将领悉数到场。内侍展开明黄诏书,尖锐的声音划破殿内的寂静: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太尉龙天策,忠勇性成,智略宏远,随先帝南征北战,屡建奇功,为大汉擎天之柱。今朕幼冲,国赖老成,特授龙天策为都督中外诸军事,总领全国兵马,节制天下武将,遇事可先斩后奏。钦此!”

“都督中外诸军事”——这意味着龙天策手握大汉全部兵权,从中央羽林卫到边疆屯驻军,皆归其调遣。殿内顿时响起一片抽气声:丞相郭文桧的白须微微颤抖,辅国大将军邓眭眼神复杂,唯有临淮郡公夜凌,赤发下的眸子闪过一丝快意。

“臣……”龙天策上前一步,金眸看向御座上的新帝,见他眼中满是依赖,心中一叹,长揖到地,“臣龙天策,谢陛下隆恩!臣必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以报先帝知遇、陛下信任!”

第西节 朝野纷纭论兵权

任命一下,神都暗流涌动。茶馆酒肆中,士大夫们压低声音议论:“天策将军掌全国兵权,这……怕是功高震主啊!”“嘘!先帝遗诏如此,且将军忠勇,岂会有二心?”

豫章郡公府内,玉倾城为龙天策卸下刚领到的“都督大印”——那是一枚重达十斤的紫铜印,印文“都督中外诸军事”苍劲有力。“握着这印,就等于握着天下人的生死。”她指尖划过印纽的蟠螭纹,紫眸凝重,“郭文桧今日称病不朝,邓眭却去了太尉府‘道贺’,怕是来探你的底。”

龙天策抚摸着印玺,想起威烈帝临终前的眼神:“我知道。这印是荣耀,也是枷锁。”他看向窗外操练的天策新军,沉声道,“但只要我握着它一天,就不会让大汉的兵权落入奸人之手。”

鲁元达扛着铁禅杖闯进来,僧袍上还沾着酒渍:“将军!听说你成了‘天下兵马大元帅’?好!以后洒家跟着你,看哪个不长眼的敢闹事!”他拍着胸脯,络腮胡抖动,“当年漠北杀匈奴,如今神都镇宵小,一样痛快!”

第五节 新帝临轩寄重托

数日后,习明湜在御花园单独召见龙天策。小皇帝屏退左右,从袖中掏出一卷舆图,稚嫩的手指点着西域诸国:“天策叔叔,先帝说过,西域诸国若有异动,需早做准备。可郭丞相说如今应以文治为先,不宜动兵……”

龙天策看着新帝眼中的迷茫,心中了然。他接过舆图,金眸扫过葱岭以西:“陛下,文治武功,如车之两轮,缺一不可。郭丞相老成持重,然边疆之事,不可懈怠。”他指着匈奴故地,“左哈罗虽死,其子右贤王蠢蠢欲动,需派重兵镇守萧关。”

习明湜用力点头,抓住龙天策的衣袖:“天策叔叔,朕信你!以后兵马之事,全听你的!”

龙天策看着小皇帝依赖的眼神,想起威烈帝的嘱托,郑重道:“陛下放心。臣此去,必整肃军纪,加固边防,若有外敌来犯,臣必提刀上马,为陛下守好这万里江山!”

夕阳透过花架,在两人身上投下长长的影子。龙天策知道,这“都督中外诸军事”的职位,不仅是权力,更是沉甸甸的责任。威烈帝用一生开创的盛世,如今交到了他和这位十三岁新帝的手中,而他能做的,唯有握紧手中的兵权,如同当年握紧龙头环首刀一样,为大汉斩开前路的荆棘,守护这来之不易的太平。至于朝堂上的明枪暗箭,后宫中的波谲云诡,他己做好准备——用军人的铁血与忠诚,一一应对。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