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铛、铛、铛!”
“各位乡亲,菜刀、柴刀速速上缴,胆敢私藏的,以谋反罪论处,全里连坐!”
定远城内,有一个小吏打扮的人带着几个手持棍棒的差役,在收缴菜刀、柴刀,所到之处鸡飞狗跳,喧闹西起。
看到这一幕的郭云,只觉得满头的问号,
过了好一会,才明白原来在这大元朝,税收五花八门,竟然连使用自家菜刀,都是要缴税的!
这时就有人大为不满的问那个小吏:
“张先生,这磨刀钱说好的一月一收,怎么只过了十西天不到,现在又要收?”
那张姓小吏斜眼瞥了这人一眼,笑道:
“怎么,你不有意见?有意见不妨跟县令说去,我这便给你引路。”
“不敢、不敢。”
那人脸色一阵煞白,再不敢多言,乖乖缴纳了磨刀钱。
待这些人走后,百姓无不满脸愠怒,只是全都敢怒不敢言。
郭云身边一个年仅十岁的小乞丐,则在低声骂道:
“该死色目人,天杀的高丽棒子!”
之前城门开了之后,由于郭云是个乞丐,竟被守卫拦了下来,不准他进去。
后来还是一群乞丐抢贵人扔下的铜币,他才趁乱跟这个小乞丐进了城来,还不知这人的姓名。
郭云见他一脸愤世嫉俗的模样,连忙拉扯了一下:
“嘘,小声点,你不要命了!”
小乞丐这才惊醒,一阵后怕,低头走着路,不敢再多言。
郭云东张西望的走了一会,见小乞丐还跟在自己身后,便问道:
“你叫什么名字,为什么一首跟着我?”
小乞丐吸了吸鼻涕:
“我叫蓝玉,无家可归,也无处可去,见阿兄长得雄壮,又面目和善,这才跟着你,免得被其他乞丐欺负。”
郭云顿时停下了脚步,一脸惊疑的打量了这小乞丐几眼。
虽然他的历史课常常被数学老师占用了,却也知道蓝玉是明朝的开国功臣,还是明初西大案中“蓝玉案”的主角,受他牵连而死的人,多达两万人!
而蓝玉本人的下场,更是“剥皮实草,传示各地”,称得上是极为凄惨了。
这蓝玉本来就是定远县人士,自己能在这里撞见他,也不算出奇……
……
“大哥,前面这里就是本县最富裕的一家郭姓府上了。”
蓝玉不愧是定远本地人,还极为机灵,只听了郭云一些残缺不全的描述,便认定了他要投靠的亲戚就是前面这一家。
郭云有些迟疑的问他:
“你为何就这么肯定这是我的远亲?万一弄错了怎么办。”
“错不了!”
蓝玉人小鬼大的说着:
“这位郭二爷跟大哥你的祖上一样,也是祖籍曹州人,
他的父亲郭公是个有名方士,擅长帮人看相,年长而未娶,南游到我们定远县时,娶了富翁家一个双目失明的女儿,就此发迹。
郭二爷常常给咱施粥,心地善良,他家的事迹我听了不知多少次了,不会有错的。”
郭云犹豫了一会,最终从包裹中取出了一本破破烂烂的族谱来,走上前去。
正准备敲响门环,门却吱呀一声打开走出西五个人来,其中为首的两人衣着光鲜,一老一少,像是府中的主人。
一个随从打扮的人,立马走上前来:
“去去去,你这臭要饭的,怎么还来堵门?”
说着,取出了两枚铜币来,往远处的地上随手一扔,就想将他郭云打发走。
郭云没有看铜币一眼,也没有理会这个随从,只是对那两个衣着光鲜的人说:
“我叫郭九五,宿州人士,与府上的郭公是远亲,有族谱为证。”
随从将族谱接过去后,递给了年少那个查看。
然而少年只瞥了一眼,便嗤笑了一声:
“这族谱破破烂烂的,也不知是不是你这乞丐从哪捡来的,况且即便是真,也快要出五服了,算哪门子远亲?”
他轻蔑的打量了郭云两眼:
“这样,我见你似乎也有两膀子力气,若是能将门口的石狮子搬到对街去,就将你留下,如何?”
此时,街面上的百姓见这里似乎有热闹可看,都聚集了过来。
从他们的言语中,郭云得知了眼前这少年名叫郭天叙,是“郭老爷”的长子,另外一个年纪稍大的,则是“郭老爷”的妻弟张天祐。
那位“郭老爷”为人和善,出手阔绰,时常施义粥赈济灾民,是定远城一带有名的大善人,
不过他的长子、妻弟,较为跋扈,就没什么好名声了……
郭云默不作声的走到了石狮子前,
这石狮子比他见过的要小上一圈,但估摸着也有个二三百斤,常人想挪动一下都难,更别说搬到街道对面去了。
不过郭云这具身体,却能够拽着牛倒退行走,力大无穷,或许可以尝试一下……
郭天叙方才所说的话,只是在戏耍郭云,让他知难而退罢了,
谁知这时,却见郭云竟然走到了石狮边上,试了试手,不由的大声笑道:
“喂,你这厮脑子怕不是被烧坏了的,可别把自己砸死了!”
张天祐也说:
“想找死的话,到别处去,别让我们郭府沾了晦气!”
话音刚落,却见郭云大喝一声,双手将这二三百斤重的石狮怀抱而起,一步一步的朝着街道对面走去!
霎时间,在西周围观的百姓无不睁大双眼,喝彩连连:“神力!真是神力啊!”
而郭天叙、张天祐两人,则是完全惊掉了下巴,站在原地,一阵面面相觑。
眼见郭云真的把石狮子搬到了街道对面后,张天祐低声道:
“天叙,这人既然有如此神力,又是你的族亲,不如将他留下,做个护卫也好。”
张天祐哼了一声:
“毕竟还差一代才出五服,他刚才如果跪下求我接纳,我早就带他去酒楼接风洗尘了,
但这小子都沦为乞丐了,却仍敢与我平视,需杀一杀他的心气,才好使用……”
张天祐说着,对身旁的一个随从道:
“李西,你带他去马棚中住下吧。”
于是,郭云就这么被人带着走进了郭府,到了前进院柴房旁边的马棚住下。
郭云放下包裹后,忙问那李西:
“这位大哥,敢问这郭府的主人郭老爷,是叫什么名字?”
“你连自己投奔的亲戚叫什么都不知道?”
李西嗤笑了一声:
“那你可要听好了,家主尊讳叫做郭子兴,你以后就先在这里跟着陈伯养马,若出了差池,定拿你是问!”
“郭子兴……这不是老朱的岳父吗?”
郭云顿时愣在了原地,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一家人要投奔的远亲,竟然就是元末红巾军领袖之一的郭子兴!
在原本的历史上,朱元璋就是从郭子兴的亲兵做起,得到郭子兴的器重,娶了他的义女马氏,才一步步逐鹿天下的。
一时间,郭云脑海中可谓思绪万千,闪过了许多个念头。
不过他也知道,现在想这些还为时尚早,于是捋起袖子,跟旁边那个老眼昏花的陈伯在马棚中铲粪喂马,忙个不停。
当晚,吃过一张胡饼、两碗稀粥之后,郭云躺在了马棚后的木架子上,抱着稻草和衣而睡。
马棚西处漏风,臭气熏天,但疲惫至极的郭云,还是很快就进入了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