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他们啥都不用说,朱元璋就知道他下一刻要放啥屁。
“陛下此举至秦,晋二王于何地?理应立长子,怎可立幼子?”
一名大臣之前和朱棣产生口角争执,和他产生分歧隔阂,自然不希望朱棣当这个太子,毕竟没人希望自己仇人,比自己过的好。
“既然燕王不立,臣有一选,陛下之孙朱允文,仁德俭孝,为人谦逊,至纯至善,可当太孙之位。”
齐泰见此情形连忙拱手开口道,毕竟他是朱允文的人,吃的是朱允文的粮,拿的是朱允文的钱自然要为其办事效力,顺便在朱元璋面前,说说朱允文的好话。
蓝玉见此吃嗤之以鼻,朱允文那货啥德行他不知道,妥妥的嚣张跋扈,一副天底下没人能管下他的模样。
他可还前段时间调查过,朱允文前段时间,在大街上当着数十名百姓的面,强抢民女,最后还玩弄至死了,这消息在京城也引起不小轰动。
朱元璋平时忙着批阅奏折,也就没去打听过这方面的事,因此并不知道自己好大孙,朱允文干的好事。
“放你娘的狗屁,我蓝玉虽然是大字不识的莽夫,但也知道自古立嫡立长,陛下孙之朱允熥,乃为太子妃常氏所生,理应继承大统。”
蓝玉等一众淮西勋贵带头起哄,直接毫不留情的大骂着朱允文的无耻,贬低着朱允文不应继承大统。
“朝堂之上,怎能容你满口秽语?”
齐泰指着蓝玉,站在道德制高点上。
随后两人便开始争吵一来,一个说朱允文适合,另一个说朱允熥适合,反正是谁也不服谁。
而在另一边顾青为了补充大战之后的兵力,开始了招兵扩军。
“一个个来都别急,叫什么名字?”
冯远在招兵处,一个一个的登基前来参军的百姓,这些农民都分到了土地,生活不愁,心中感激顾青,因此来参军的人络绎不绝。
“盛庸!。”
“登记好了,去旁边领军需下一个。”
冯远摆了摆手,示意的指了一下旁边,这报名参军人数让他心中也是一惊,他也没想到能有这么多人参军。
他估测都有最少一两千人,他一直登基了两三天,才将所有来参军的全部登基完。
随后冯远便拉着蒋和,去向顾青汇报这段时间的工作进展。
“元首此次共征青壮近四千,补充完各个团空缺之后,另可编四,五,六,七团,每团900人。”
“我军兵力此次大为补充,以至5000人马,入战时在黄山地区加上各地民兵,我军兵力足有7000人。”
冯远向顾青禀告道。。
“元首,黄山各处的工厂,每日给加急可制造15门虎墩炮,50支火绳枪,经过几个月的制造,目前已制造共计350门以上虎墩炮,近1700支火绳枪,而农具已制造3000件以上。”
蒋和见冯远已经说完,也是紧跟着禀告道。
“很好,照这样的速度下去,不出两月,我军的实际兵力便可达8000,武器装备也可更为雄厚。”
顾青听的也很是高兴,他革命军的战力,相比以前,简直是几何被的提升,他距离革命的成功,又进一步。
而此时那名刚参军不久的盛庸,看见了正在树下,躺着南华,他随后捡了一根狗尾巴草。
放在南华的鼻子里捣鼓起来,痒的南华直接打了个喷嚏,睁开眼睛,醒了过来。
南华刚想直接开口,问候打扰他睡觉那人的祖宗十八代,但看盛庸年龄不大,也就心软下来,没有说什么。
“老道士,听闻你最是博学多闻,我一直有一事不明,为啥元首能够迅速补充这么多兵力,还有造了许多我之前不曾听闻的东西?”
盛庸直接开口问出自己心中的疑虑,他刚入伍就看到和他一起上千新兵,这个问题也一直伴随到现在,没有弄清楚这个问题,他感觉一直都难受的不舒服。
“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元首在黄山地区,不仅全面推行土改,让百姓拿到各种实际福利,而且在黄山这几个月中,兴修水利,鼓励农桑,给贫困农户分发农具等,很多一些为民的实事,自然也就不足为奇了。”
“而工厂流水化作业,提高了速度,不仅有工钱,还能够分配到柴米油盐,自然都使劲的干活。”
南华眼见这盛庸挺礼貌的,也就不厌其烦的慢慢解释道,他从顾青上黄山时,就跟着顾青,叶算的上是半个老成员了。
知道的自然比这个刚入伍的新兵多。
“果然咱革命军,就是比那些明军好。”
盛庸听的脸上也不由的憨笑起来,他感觉自己参加当革命军,是他一声中做的最正确的决定,心中也认同了革命军。
就在这时,一道不和谐的声音,打断了顾青的思绪。
“老盛开会了。”
那人大喊叫道。
“来了,来了!”
盛庸连忙回应到,赶去开会了。
南华听的淡笑几声,倒是心中觉得盛庸是个好苗子,打算回去想顾青引荐一下。
随后他就自顾自的拿起自己身旁的酒葫芦,打开葫塞,仰头将酒灌入自己口中。
只不过刚尝了一口哦,就立刻皱眉,脸色大变,他喝了大半辈子酒,如何能尝不出来,这酒味道有问题,立马将酒吐了出来。
“他奶奶的,竟然敢卖爷爷我假酒!”
南华气的早已经在心中把卖给他酒的商贩,祖宗十八代,问候了个变,气的直骂娘。
“爷爷我看着这卖酒的,生个儿子注定没有,良心怕是被狗吃了!”
南华气的直接将酒葫芦摔在地上,顿时葫芦摔成两半,酒洒了一地,南华并未感觉心疼,毕竟这又不是好酒。
而此时顾青这边,召集了所有新兵,和冯远,蒋和,林剑行等人召开会议。
也许是天意弄人,上天注定。
盛庸在来的路上,不巧被一块石头绊倒,呗顾青注意道。
盛庸打心底的夸赞着顾青的圣明,让他也被顾青所看好,淡淡评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