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这些知青向他们问木工在哪?
木工早就知道知青们要来,早就申请了木材,做了床、书桌、桌子、小凳子。
“知青们还真的有钱,这一下子买了这么多家具?”
“知青院那可是一件家具都没有,他们不买家具,难道打地铺?”
这是不得不买的家具。
因为知青们买的东西多,木工叫上儿子们和推车,给他们把家具送过去。
凳子、书桌、床,和大箱子,蒸笼、桌子,凉席等等。
东西可不少,但是买这么多家具,可不便宜。
还有水桶。
挑水的水桶。
他们还从一个老乡那里买了一个水缸。
等忙完这些,才想起做饭的锅,还是花了几颗糖从他们不远处一户人家借的锅做饭炒菜的。
五个知青,女知青们做饭,两个男知青挑水这活他们包了。
“娘,我去看了那些知青。”
“是不是很好看?”刘苗苗瞅着两个小的,他们家距离知青院那边是有一些距离的。
知青院那一块地,石头子多,之前种粮食产出不怎么样,才批了那一块地给他们建房子,还留了一小块地给他们种菜。
“没有娘好看。”
“对没有娘好看。”
刘苗苗望着天,这些知青们能坚持多久?
很是期待的。
这马上就要掰玉米了。
“好了,该洗澡了。”
在吃的上面,刘苗苗不委屈自己,但是在这穿的上面,也不好太过明显了。
“娘,我给大丫姐一根黄瓜。”
刘苗苗不怎么在意这个。
“嗯,这个家,不但是娘的,也是你爹的,也是你们的,这黄瓜,你们可以安排。”
隔天刘苗苗又去割猪草,就听到这些婶子们说到知青们的事情。
怕这几天,社员们都会讨论知青。
“那五个知青,一大早上坐牛车去公社了。”
“那长得可真的白。”
知青们到了供销社,就开始采购东西起来。
幸好供销社这边早就做好了准备,知道知青们今天一定会来供销社买东西的。
“明天就要上工了。”
“这么大的太阳,我们是不是也去买草帽来带?”
“要去买草帽。”
今天社员们基本上都不用上工,因为明天要开始掰玉米了。
“你们看到没有,那一群知青,又去公社买了不少东西回来,这怎么这么败家?”
可是有的人家,看到他们知青这样花钱,就想要私底下搞小动作。
如果让儿子娶一个女知青,那么这个女知青的钱,是不是就成了他们家的?
男知青也被村里一些家里有闺女的惦记上了。
不过这些都跟刘苗苗无关。
“苗苗,明天你也要去掰玉米,人多,掰玉米,最多掰两三天。”
叶母来家里亲自跟刘苗苗说这事。
她也知道,最近老大媳妇每天打一背篓猪草,运气好的,两背篓。
也才西工分一天。
“娘,我回去掰玉米的,就是我背不了多少。”
“这没事,有人挑玉米。”
那就没事了。
“穿长袖子衣服,带上草帽。”
“娘,我知道了。”
“明天六点上工,早点去掰玉米,也早点下工。”
六点就上工了?
“嗯,我一定准时去。”
早睡早起。
刘苗苗五点半就起来了,两个小的睡的很香,刘苗苗怕两个小的起来饿肚子,桌子上摆放了一个盘子里面装了两个大包子,这才背着背篓出门。
“娘.....”
叶母看到老大媳妇过来了,还背着一个背篓。
长袖子衣服、甚至还戴上草帽。
知青们也被喊起来了,不过他们最多戴上一个草帽,没有穿长袖子。
有人带他们去干活。
而刘苗苗扫视了一眼,瞧见了张菊花。
距离上一次见,瘦了不少,满脸菜色。
这女人挺狠的。
不但自己饿着,几个孩子也吃不饱。
倒是没有见到壮壮二叔。
她还瞧见了几位穿着打扮都不同几位年轻人,怕这几个人就是新来的知青。
“开工。”
随着这一声落下,社员们就开始忙活起来了。
开始干活起来。
社员们那可是熟手。
但是知青们,很快就发现不对劲了。
玉米叶子豁手,脸、手、脖子,都被伤到了。
很快女知青,就痛的不行。
“我不干了。”
“同志,你们是来建设农村的,这才干活,就不愿意干了?”
这话首接堵住了王丽。
苏丹丹和罗青青对视了一眼,只能继续干活起来。
可越干越累得不行。
想要休息,可不远处的婶子大娘们盯着。
而刘苗苗这边,距离叶二嫂不远了,见叶二嫂背着一背篓玉米出来,眼神一闪,下一刻就听到叶二嫂那惨叫声音响起。
这可是让西周的人,都看了过去。
都瞧见了叶二嫂摔倒在地,身上还有玉米。
“大庆娘,你这是咋啦?”
“怕是饿的,你们不知道,当初她们分家了, 我瞧见大庆娘背着一个背篓回她娘家了。”
“这大庆娘脑子有毛病吧?”
“的确是脑子有毛病。”
叶二嫂从地上爬起来, 又捡起掉在地上的玉米,想要无视周围传来的声音。
“都围在这里干什么?”
一道声音响起,瞬间让这些讨论的婶子大娘们,立即又去忙活他们的事情。
没有人去帮张菊花。
而刘苗苗早就随着人流离开了。
她这弟妹这名声可不好听。
每天这样来几次?
一脸菜色,怕分的细粮一大部分都送回娘家了吧?
壮壮这二叔是一个傻子吧?
粮食多少难道不知道?
怕是知道,也败在女色上了吧?
还真的胃口重。
下工铃声响起,社员们陆陆续续下工了。
一大早上起来掰玉米,早饭都没有吃。
“娘,娘,你回来了,我们喂鸡了,还吃了包子。”两个小的见刘苗苗回来了,立即迎上来说了起来。
“你们可真的是娘的好帮手。”
打发了两个小的,刘苗苗洗手洗脸。
在玉米地里面穿梭,还真的热。
知青院这边,知青们每个都很是疲倦。
他们要来建设农村的心,一下子就被这一大早上干活消去了一大半。
“好累,我想要回家。”
“谁不想回家,可如今我们下乡了,想要立刻回去,那根本不可能的。”
“穿长袖子吧,我问过婶子们,这样掰玉米,只掰几天就掰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