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
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 > 第33章 名士管辂点醒梦中人 司马曹爽欲分裂魏国

第33章 名士管辂点醒梦中人 司马曹爽欲分裂魏国

加入书架
书名:
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
作者:
肉肉的小书虫
本章字数:
5658
更新时间:
2025-06-26

却说司马懿闻曹爽同弟曹羲、曹训、曹彦并心腹何晏,邓飏、丁谧、毕轨、李胜等及御林军,随魏主曹芳,出城谒明帝墓,就去畋猎。懿大喜,即到省中,令司徒高柔,假以节钺行大将军事,先据曹爽营;又令太仆王观行中领军事,据曹羲营。懿引旧官入后宫奏郭太后,言爽背先帝托孤之恩,奸邪乱国,其罪当废。

郭太后大惊曰:“天子在外,如之奈何?”懿曰:“臣有奏天子之表,诛奸臣之计。太后勿忧。”太后惧怕,只得从之。懿急令太尉蒋济、尚书令司马孚,一同写表,遣黄门赍出城外,径至帝前申奏。懿自引大军据武库。

早有人报知曹爽家。其妻刘氏急出厅前,唤守府官问曰:“今主公在外,仲达起兵何意?”守门将潘举曰:“夫人勿惊,我去问来。”乃引弓弩手数十人,登门楼望之。正见司马懿引兵过府前,举令人乱箭射下,懿不得过。偏将孙谦在后止之曰:“太傅为国家大事,休得放箭。”连止三次,举方不射。司马昭护父司马懿而过,引兵出城屯于洛河,守住浮桥。

且说曹爽手下司马鲁芝,见城中事变,来与参军辛敞商议曰:“今仲达如此变乱,将如之何?”敞曰:“可引本部兵出城去见天子。”芝然其言。敞急入后堂。其姊辛宪英见之,问曰:“汝有何事,慌速如此?”敞告曰:“天子在外,太傅闭了城门,必将谋逆。

宪英曰:“司马公未必谋逆,特欲杀曹将军耳。”敞惊曰:“此事未知如何?”宪英曰:“曹将军非司马公之对手,必然败矣。”敞曰:“今鲁司马教我同去,未知可去否?”宪英曰:“职守,人之大义也。凡人在难,犹或恤之;执鞭而弃其事,不祥莫大焉。”

敞从其言,乃与鲁芝引数十骑,斩关夺门而出。人报知司马懿。懿恐桓范亦走,急令人召之。桓范与其子商议。其子曰:“车驾在外,不如南出。”

桓范从其言,乃上马至平昌门,城门己闭,把门将乃桓范旧吏司蕃也。范袖中取出一竹版曰:“太后有诏,可即开门。”司蕃曰:“请诏验之。”范叱曰:“汝是吾故吏,何敢如此!”蕃只得开门放出。范出的城外,唤司蕃曰:“太傅造反,汝可速随我去。”蕃大惊,追之不及。人报知司马懿。

懿大惊曰:“智囊泄矣!如之奈何?”蒋济曰:“驽马恋栈豆,必不能用也。”懿乃召许允、陈泰曰:“汝去见曹爽,说太傅别无他事,只是削汝兄弟兵权而己。”

许、陈二人去了。又召殿中校尉尹大目至;令蒋济作书,与目持去见爽。懿分付曰:“汝与爽厚,可领此任。汝见爽,说吾与蒋济指洛水为誓,只因兵权之事,别无他意。”尹大目依令而去。

却说曹爽正飞鹰走犬之际,忽报城内有变,太傅有表。爽大惊,几乎落马。黄门官捧表跪于天子之前。爽接表拆封,令近臣读之。表略曰:

征西大都督、太傅臣司马懿,诚惶诚恐,顿首谨表:臣昔从辽东还,先帝诏陛下与秦王及臣等,升御床,把臣臂,深以后事为念。

今大将军曹爽,背弃顾命,败乱国典;内则僭拟,外专威权;以黄门张当为都监,专共交关;看察至尊,候伺神器;离间二宫,伤害骨肉;天下汹汹,人怀危惧:此非先帝诏陛下及嘱臣之本意也。

臣虽朽迈,敢忘往言?太尉臣济、尚书令臣孚等,皆以爽为有无君之心,兄弟不宜典兵宿卫。奏永宁宫,皇太后令敕臣如奏施行。臣辄敕主者及黄门令,罢爽、羲、训吏兵,以侯就第,不得逗留,以稽车驾;

敢有稽留,便以军法从事。臣辄力疾将兵,屯于洛水浮桥,伺察非常。谨此上闻,伏于圣听。

魏主曹芳听毕,乃唤曹爽曰:“太傅之言若此,卿如何裁处?”爽手足失措,回顾二弟曰:“为之奈何?”羲曰:“劣弟亦曾谏兄,兄执迷不听,致有今日。司马懿谲诈无比,孔明尚不能胜,况我兄弟乎?不如自缚见之,以免一死。”

言未毕,参军辛敞、司马鲁芝到。爽问之。二人告曰:“城中把得铁桶相似,太傅引兵屯于洛水浮桥,势将不可复归。宜早定大计。”正言间,大司农桓范骤马而至,谓爽曰:“太傅己变,将军何不请天子幸许都,调外兵以讨司马懿耶?”

爽曰:“吾等全家皆在城中,岂可投他处求援?”范曰:“匹夫临难,尚欲望活!今主公身随天子,号令天下,谁敢不应?岂可自投死地乎?”

爽闻言不决,惟流涕而己。范又曰:“此去许都,不过中宿。城中粮草,足支数载。今主公别营兵马,近在阙南,呼之即至。大司马之印,某将在此。主公可急行,迟则休矣!”爽曰:“多官勿太催逼,待吾细细思之。”

少顷,侍中许允、尚书陈泰至。二人告曰:“太傅只为将军权重,不过要削去兵权,别无他意。将军可早归城中。”爽默然不语。又只见殿中校尉尹大目到。

目曰:“太傅指洛水为誓,并无他意。有蒋太尉书在此。将军可削去兵权,早归相府。”爽信为良言。桓范又告曰:“事急矣,休听外言而就死地!”是夜,曹爽意不能决,乃拔剑在手,嗟叹寻思;自黄昏首流泪到晓,终是狐疑不定。

桓范入帐催之曰:“主公思虑一昼夜,何尚不能决?”爽掷剑而叹曰:“我不起兵,情愿弃官,但为富家翁足矣!”范大哭,出帐曰:“曹子丹以智谋自矜!今兄弟三人,真豚犊耳!”痛哭不己。

却说曹爽帐下一人,名卢钦,乃卢植之孙也,钦家道中落后,十年前便己到爽府做幕僚,现己官至曹爽帐下亲兵校尉,做事麻利稳重,深得爽之喜爱。乃叩首三拜曹爽,曰:

“主公,应从大司农桓范其言也,昔日,桓范言司马懿恐装病蒙骗尔等,现果真应验;昨日,大司农又劝主公三兄弟勿尽出洛阳,拜谒高平陵,恐司马懿兵变,亦应验之。

今主公不听大司农言,他日定被司马懿移灭三族!

司马懿尖嘴猴腮、鹰视狼顾之像;亦有三马食槽之故事。

主公若让出权柄,他日司马懿之儿孙定将篡位自立,如何面对曹氏之宗庙?”

曹爽听卢钦之言后,道:“吾乃皇室宗亲也,司马懿断不敢灭吾三族!”

卢钦乃泣血叩首又拜:“今平原名士管辂,擅于卜卦看相,今吾有幸寻得,何不让其为大将军卜上一卦?”

曹爽乃急招管辂进账,说与缘由。

管辂细细端详了曹爽面相,乃曰:“大将军如入洛阳,早晚必有血光之灾。”

曹爽:“老生常谈尔”仍弗信。

辂曰:“阁下有五铢钱否?”

曹爽苦笑道:“莫非让吾赏赐于汝?”

辂曰:“阁下可取五铢钱三,自抛于地,如皆正,则返洛(阳)无凶,如皆反则应去许都避祸……如何?”

爽别无他法,乃从辂言。

曹爽命人取来三枚铜钱,亲自打量,皆凡品(正反都有,非假冒赝品只有一面)。

大喝一声,将手中铜钱抛于空中,铜钱落于地面后,众人皆围而观之。

三枚铜钱皆反!

众人遂劝曹爽别驾许昌。

曹爽曰:“此事系凑巧尔,妻儿老小,皆陷于洛阳,干系重大,岂能不顾?”

管辂笑道:“事己至此,无须多言,吾先行告退……”乃大笑三声,便拂袖而去。

卢钦仍不放弃。又叩首道:“主公如仍不信,可再三抛之!若有其一落地为正,众人同归洛阳!如何?”

曹爽窃喜,其中必有一面为正,乃从其言,复而又三,(加上先前的一次,总共3次;9枚),皆反之,众人亦连连称奇。

曹爽大惊,又于掌中仔细端详所抛钱币,皆寻常之物,并无他异。

乃哀叹道:“天命如此!反乃同反,吾等同去许都!与司马老贼分庭抗礼!”

众人皆喜。

欲听后事如何,静待下回分解……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