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
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 > 第3章 刘皇叔部署缜密 誓师八万东伐吴

第3章 刘皇叔部署缜密 誓师八万东伐吴

加入书架
书名:
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
作者:
肉肉的小书虫
本章字数:
3270
更新时间:
2025-06-25

章武元年(221年),七月的成都天气闷热难当,皇宫议政大殿西角的冰鉴蒸腾着白雾。

朝堂上,刘备正襟危坐于帝位上,屏风镌刻着双龙图案,两边侍女摇着蒲扇。

他忽然扶雌雄双股剑立于九州舆图前,赤色冕旒在额前投下细密阴影。老将赵云的白须随穿堂风飘动,银白铠甲下压着当阳长坂坡的旧箭伤。文武官员皆在大殿内听候刘备差遣。

“李严,代行尚书令总领荆益粮秣。”刘备剑鞘点在巴西郡位置,那里新垦的屯田正泛着金黄的稻浪。李严绯色官服下的手指微颤,他腰间尚书令金印压着益州豪强联名请战的帛书——第七行“谯”字的墨迹晕染,恰是谯周族叔的笔迹。

“征南将军赵云,加封江州都督,领精兵一万,镇守江州!随时准备接应伐吴大军,若成都有变,亦可率军支援。”父皇突然咳嗽不止。

赵云接过令箭时,深深鞠了一躬,目光掠过沙盘的江陵城,那里还插着关羽将军残甲的碎片。

“让骠骑将军、令凉州牧(遥令,未实际控制)马超率部坚守阳平关,如遇魏军挑衅,不理会便是,守关重要,不得出战……同时重金、厚礼与羌胡族人首领,让其为我军抵抗西北曹魏势力的支点……”

"令汉中太守、镇远将军——魏文长仍坚守汉中各隘口,与马超部形成犄角之势,两部密切配合,谨防魏军……望他不负当年‘魏偏师来犯,为大王吞之,如尽起中原之兵,为大王挡之’的豪言壮语。”刘备的剑鞘扫过沙盘上子午谷。

汉中太守官署中,魏延的玄甲震出金石之音。他正为如何加固汉中防守与部将简雍、王平、吴懿等商议,拓展屯田事宜……

鎏金博山炉熏香青烟腾腾冒出,丞相诸葛亮始终静立舆图西侧,白色羽扇着遮盖住部分阳光在巫峡方位投下游移的光斑。

“丞相诸葛亮随大军出征,总理伐吴大军军机!”

诸葛亮:“谨遵圣命!”

当刘备将:“总理军机”的金印放在他面前时,孔明毅然接过。

“皇宫禁卫军统领由武威将军关兴担任,成都常备守军则由扬威将军张苞担任,拱卫成都。须二位枕戈待旦,如有作奸犯科者,哗变闹事者,可从速处理!”

关兴、张苞从赵云处各拜接过半块虎符。

刘思齐亦着镇守成都皇宫禁卫军的檀木虎符(半块)、成都戍卫军的黄花梨木虎符(半块),背面阴刻的“汉昌”二字己模糊不清;这是昨晚父皇刘备亲手交给自己,嘱托自己好生保管。

三更的成都飘着蜀锦熏香,太仓阴影里……代尚书令李严心腹正用巴蜀土话清点粮车:“..三百石陈米充新粮...张司徒家的盐引...”

次日清晨,武库方向传来金铁交鸣,关兴正在教益州新兵钩镰枪法。军阵二十斤钩镰枪刺破的开暑气……,休息时,将军突然开口:“建安二十西年,君父若有这把元戎弩...”他抚摸着连弩的机座,又叹息了一声。

张苞则领着八百新募士卒在成都各要处巡查,询问集市物价,以及治安状况。

代尚书令李严亦带领蒋琬、董允等人批阅各地上奏公文事宜。

又两日,炎汉八万貔貅整装完毕,一时旌旗蔽空,甲胄刺目,甚为壮观。这些军队分多路向永安城集结,数十万担粮食、辎重、攻城器械也早己运抵永安,城里及附近津港更置办舟楫、艨艟等。

侍中马良前去沟通的零陵五溪蛮将沙摩柯率蛮兵万余也应约起兵,为威慑魏、吴两方,刘备军号称“30万”!这些是大汉最后的精锐,为填补益州、汉中的兵员空缺,刘备早在岁初便在两川之地实行了“三丁抽一,收成十税五、商贸十税西”的特殊时期极端政策。

大汉兴衰,在此一战!

伐吴前夕,刘备登巫县城观星楼。望着东面吴军白帆连天,吴将朱然楼船的箭垛在月光下森然如齿,水寨内人马窜动。备突然掷出酒爵,惊起夜栖的一滩江鸥:"东吴陆逊小儿头颅当盛此酒!"

此时,丞相诸葛亮提着星象图拾级而上,侍中马良抱着的《水经注》紧随其后。当丞相急切地说出“多加留意火攻”时,刘备思索片刻,应允。

七月二十二,寅时,汉军中军帐前。丞相诸葛亮将令箭交给领军(将军)吴班时,特意用朱砂在沙盘当阳处上画出三道弧线——多日后吴班才看懂,那是给汉水北岸镇北将军黄权部抵御曹魏骑兵的策略。

东岸升起赤色狼烟,江风送来东吴战船特有的桐油气息……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