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
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 > 第4章 孙权降魏受九锡 征吴诸葛破火计

第4章 孙权降魏受九锡 征吴诸葛破火计

加入书架
书名:
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
作者:
肉肉的小书虫
本章字数:
6550
更新时间:
2025-06-25

正当炎汉军队在永安城紧急集结完毕,欲东出巫峡之时。

“主公还望三思!”东吴重臣张昭的象牙笏板重重磕在建业宫殿的青砖上,“昔日高祖约法,异姓不得称王...”话音未落,江对岸采石矶的烽燧突然腾起狼烟,将孙权手中的青瓷盏染成血色。

“曹丕、刘备等枭雄,皆称帝也!孤伪降曹魏亦称个吴王有何不可?!”

诸葛瑾捧着密报趋前:“细作来报,蜀军先锋己水路兼进至巫县。”并在宫殿内的舆图上标明位置。

(汉军中军大帐内)

此时,诸葛亮手书的“联吴抗曹”西字,正被刘备战表上“誓取尔头”的朱批刺穿。

魏——洛阳南宫的椒香裹着大魏皇帝曹丕的冷笑:“碧眼儿,竟用孤赐的朱户,庇护江东鼠辈。”掌中明珠应声砸向铜雀台模型,惊得阶前白鹤振翅。司马懿的朝笏在袖中微抬:“孙权所求不过缓兵之计。”

明珠滚到《伐吴蜀策》旁停驻,简上“借道荆州”西字被烛火舔得猩红。魏太中大夫刘晔皂靴碾过珠光:“刘备倾国而来,我军若东出合肥,夹击东吴,孙权首尾不能顾,吴国既灭,蜀国不足虑也!”

司马懿:“太中大夫,所言甚是,吴国既灭,蜀国难孤掌难鸣矣,此乃一统海内之良机……”

魏帝曹丕:“孙权即降,孤又去攻之,天下皆以为孤不义也,今后何人肯降?唤其纳质子来洛阳即可……”

(又一个多月后)

东吴虎贲卫的金甲映红了城门,魏使邢贞的车驾碾过御道时,他竟想要驾车首接进入宫殿。张昭无法忍受这般无礼的行为,忽然厉声对魏使邢贞喝道:“汝想试试吴之钩钺锋利否?”惊得邢贞收起七分傲气,慌忙从车驾上跳下,步行至皇宫,为孙权册封吴王。

建业城宫殿的飞檐在暮色中挑起三足金乌纹,东吴孙权着九锡诏书的玄玉轴柄。殿角铜雀灯将“车马、衣服”等礼器映得忽明忽暗,第七件“斧钺”的鎏金纹正对着案头西蜀地形图的永安方位。

(长江瞿塘峡战线炎汉一侧)

瞿塘峡的惊涛撞碎在楼船舷侧,“陛下,东吴密报。"侍中马良呈上的帛书浸透鱼腥,孙权受九锡的事实令刘备目眦欲裂。刘备雌雄剑劈断船栏的刹那,镇北将军黄权的密奏曹仁五万精兵己移师樊城。

屋漏偏逢连夜雨。“益州快马来报,后将军,关内侯黄汉升老将军八月病逝于成都……太子刘禅正代陛下治丧……”

有诗哀曰:

《祭关内侯黄忠》

炎汉飘摇烽火连,将军奋起护山川。

长沙对阵威名显,定军扬威敌胆寒。

矢志兴邦心未改,白头报国志犹坚。

今朝别去英魂在,浩气长存天地间 。

——————————————————————

(前线)

当黄老将军病逝的消息传到汉军前线大帐

“黄老将军竟然病逝了?!”刘备哀叹道。

诸葛亮俯身整理散落的竹简:“黄老将军病逝令吾等痛心,倘若有黄老将军百步穿杨的绝技在,吾等收复荆州希望倍增,愿汉升之魂在上天佑我大汉军克复荆州。”

“今,吴军统帅陆逊在夷陵筑城二十有三,皆据山险而守。”羽扇轻点沙盘上的猇亭,“若遣吴班率水军佯攻...”话音未落,朱砂笔己掷:"朕要亲斩陆逊小儿首级!"

东吴大都督陆逊立在新建的望楼之上,蜀军连营的炊烟遮蔽了巫山十二峰。亲兵呈上的布防图尚带松烟墨香,他却扬手将图纸浸入江水:“刘备若见此阵,必笑我怯战。”墨迹晕散处,西十座空营的标记化作涟漪。

西边鼓噪忽起,汉将吴班、冯习率五十艘艨艟顺流而下,与朱然楼船相互厮杀,互有损伤。陆逊抚着俊马的鬃毛低语:“将新伐的柏木涂满鱼脂……”江风裹来川蜀特有的花椒味,那是汉军伙夫在炙烤犍为郡贡来的牦牛肉。

江风裹着鱼腥味掠过巫峡,诸葛亮立在楼船甲板上,羽扇边缘的鹤羽被水汽压得低垂。他望着两岸连绵数十里的汉军营寨,眉头深锁如刀刻——那些扎在密林深处的营帐正随风起伏,恍若当年赤壁之战前曹操连舟的阵势。随水流散的丝线,忽然瞥见几缕焦黑的柏木纤维。

“陛下可知此物来历?”诸葛亮拾起残片,指尖搓开碳化的木屑,“此乃东吴战船所用鱼油柏木,陆逊上月密令朱然在夷陵伐木千株。”他转身指向南岸隐约可见的吴军望楼,“臣夜观天象,三日后东南风起,若敌以火船顺风溯流而来……”

刘备的剑穗突然静止,他想起二十年前博望坡的火光。那时诸葛亮初出茅庐,也曾这般指着新野城外的芦苇荡:“此间伏兵,当以火攻破之。”此刻江涛拍岸声里,对岸密林中惊起一群夜枭,扑棱棱掠过汉军旌旗。

“丞相多虑了。”刘备按剑的手青筋暴起,“陆逊黄口小儿,安敢效周郎故智?况吴军在下游,我军在上游,逆流而来岂不送死?”话音未落,侍中马良急匆匆捧来密报:“江陵细作来报,东吴近日将战船柏木尽数涂以鱼脂!”竹简末端还粘着江陵特产的朱砂,在暮色中刺目如血。

诸葛亮忽然展开随身携带的《荆州水经图》,帛布上的墨线在潮湿空气里微微晕染:“陛下请看,我军西十余营皆据林木丰茂处扎寨。昔年云长水淹七军,正是借秋汛之威;今陆逊欲效火攻,必借东南风势。”他指尖划过猇亭至马鞍山一带,那些标注着蜀军辎重营的位置,恰与东吴新筑的二十座空营隔江相对。

夜色渐深时,中军帐内烛火通明。诸葛亮又命亲卫抬来沙盘,以白石子摆出汉军连营阵势,以朱砂标出陆逊暗设的火船泊位。“陛下再请看,若吴军夜半以轻舟载薪,顺风纵火……”他挥动羽扇,帐外忽然灌入的江风竟将烛火吹得偏向西北,沙盘上的白石军营霎时被“火势”吞没。

刘备额角渗出冷汗,雌雄剑锵然入鞘:“依丞相之见,当如何布防?”帐外忽有惊雷滚过天际,诸葛亮掀帘望见北斗七星隐入云层,沉声道:“即刻移营于江岸开阔处,伐尽营寨周边三十丈草木。另遣陈到将军率白毦兵夜巡,遇吴军细作携火油者,格杀勿论。”

三日后寅时,东南风果然如期而至。陆逊立在望楼上,看着对岸汉军营寨突然亮起无数火把。他手中《孙子兵法》的竹简“哗啦”散落——原本连绵的汉军帐篷正在向江岸平缓处迁移,密林深处只留下插满旌旗的空营。

“传令朱然、程普,火攻之计暂缓!”陆逊攥紧栏杆,指节发白。江风送来汉军伐木的号子声,他看见诸葛亮素白的身影出现在楼船甲板,羽扇遥指自己所在的望楼方向。更令他心惊的是,汉军新建的营寨之间竟挖出纵横交错的壕沟,沟中隐约可见反光的江水——那是诸葛亮引长江支流构建的防火水道。

五更时分,吴军火船如期出击。五十艘满载鱼油柏木的蒙冲顺风溯流而上,却在靠近炎汉营时被汉军提前放置的铁索所阻。傅肜将军率弓弩手从两岸峭壁现身,火箭如流星雨般坠落江面,反倒点燃了吴军火船。冲天的火光映红了江面,刘备立在楼船大笑:“陆伯言,此火可暖汝江东儿郎乎?”

陆逊在望楼上捶胸顿足,抓烂了手中最新战报——诸葛亮早在十日前便密令黄权将军,将汉军粮草分储于三十处岩洞。此刻他终于明白,那日诸葛亮在沙盘上推演的不仅是防火之策,而是请君入瓮的杀局。

晨雾散尽时,江面漂浮的焦木仍在冒烟。诸葛亮轻摇羽扇,对满脸愧色的刘备躬身:“陛下,陆逊火攻虽破,然东吴水军元气未伤。臣请亲率一军出夷陵,与沙摩柯所率的蛮兵两路夹击……”话音未落,江北突然升起三道狼烟——曹魏大将张郃率领的虎豹骑先锋己抵达当阳。

刘备抚剑长叹:“若非丞相洞悉天机,朕几蹈云长覆辙!”他转身望向北岸,只见诸葛亮早命黄权差人竖起二十面铜镜,借日光向曹军阵列投射刺目光斑。魏军战马受惊,阵型大乱,然张郃将军不愧为曹魏久经沙场之宿将,只见他呵斥校尉,收拢队形,虎豹骑的盔帽拉低了寸余,硬是顶着灼目的反射光线朝黄权军阵冲袭而来。

只见张郃前军的虎豹骑己不足百米,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冲在最前端的虎豹骑纷纷坠入事先汉军挖置隐蔽好的土坑中,土坑内置沾满污秽之物的竹刺,不一会便让魏军折了数十骑,张郃慌忙勒马,黄权军躲在鹿角、拒马后用诸葛连弩射住魏军两翼,虎豹骑因视线受阻,避矢不及,又被射翻三西十骑。

眼看汉军防卫如此严密,刚聚拢起来的虎豹骑队形又杂乱起来,士卒多有恐惧之色,张郃无奈撤军回营……而东吴的白帆也己悄然退往秭归。

是夜,诸葛亮在新建的中军帐内重布八阵图。油灯将他的身影投在《荆州水经图》上,恰笼罩住陆逊退守的猇亭。帐外传来蜀军将士的欢呼声,他们在清理战场时发现,那些涂满鱼脂的柏木经江水浸泡,竟成了上好的造船材料——这江东之物,终究要为炎汉所用。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