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傍晚,天边的云被晚霞染成血色。我和妹妹一同坐在客厅,灯光昏黄,仿佛为即将到来的谈话拉起帷幕。
妹妹握着我手,眼中既有坚毅,也有一丝不安。我们深吸一口气,一起走向那扇通向父母房间的门。
我抬手敲了两下,门内传来父母轻声讨论的声音。随后,门缓缓打开,妈妈面带惊讶,爸爸的眉头也紧紧皱起。
“爸,妈,我有件事想和你们说。”我让妹妹站在身后,自己走到父母面前。
妹妹站在门口,拖着被褥,眼神暗自闪动。她的身影既坚定,又脆弱。
我先开口:“前几天民政局的人来过,说我们‘监护关系’需要做进一步确认。我们想……想把所有事情都摆在桌面上,希望你们理解,也给我们一个合法、公开的方式去生活。”
母亲脸色一变,连连摇头:“你们……这是怎么想的?你带她一首在家,妹妹又病过来,现在又……”
父亲沉默了一会儿,声音低沉:“我们当然会理解你们兄妹的感情,但法律上……她是你的妹妹,你没有监护权,更没有法定收养手续。”
我点头:“我们知道。所以我们想去办监护授权,或者收养手续,让关系合法化,也让你们放心。”
母亲叹气,眼里闪过泪光:“你们小孩子心里有啥话,一首没说清楚。现在妹妹身体好转了,你就想这么做?”
妹妹走上前,声音微颤却坚决:“妈,爸,我身体己经稳定了。哥哥一首照顾我,我也愿意让他正式成为我的监护人,这样就不会再有‘民政局调查’的麻烦了。”
母亲一时语塞。父亲沉默了很久,最后缓缓点头:“这样确实对你们更放心,也让事情更透明。但手续不简单,你们要做好准备。”
我感激地点头:“我们会办好一切手续,也不再逃避。”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开始准备文件。妹妹身体虽然恢复,但我仍陪她去体检、复诊,取得最新的医疗报告;我联系律师,咨询监护权的流程;父母也在旁协助,签署同意书,甚至出具担保。
每一个步骤,都让我们的关系愈发沉重却也更加真实。妹妹在医院时,握住我的手:“哥哥,谢谢你……我们真的要这样走下去吗?”
我看着她,眼中满是坚定:“要的,这次,不再是逃避,而是公开承认我们的生活。”
她微笑,虽然疲惫,却似乎卸下了一块心病。
一个星期后,我们一家三口去了民政局。工作人员审核了材料、核对证件,还特意安排了一个“家庭关系评估”环节,要我们三人在评估师面前说明情况。
评估师是一位温和的中年女士,坐在桌前,看着我们手中的文件。她问道:“请你们描述一下,你们一家人的日常和情感支撑体系。”
我先开口:“我是哥哥,妹妹生病那几年,我辞职在家照顾。现在她恢复了,我想成为她的法定监护人,继续照顾她的生活、学业和心理健康。”
妹妹接着说:“我是妹妹,哥哥一首陪在我身边,是我最稳定的依靠。我愿意让他成为我的监护人,也愿意和他一起面对未来。”
父母补充:“从小到大,我们都是他们的监护人。但这几年妹妹病情反复,哥哥承担了很多。我们也支持他们,愿意配合相关手续。”
评估师点了点头,记录下来,又询问了一些细节。整个过程平和却正式。
最后,她说:“我理解你们的情况,也理解你们彼此的情感。监护权的转移,需要法律程序,但原则上,只要没有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就可以进行相关处理。建议你们继续完成剩余的文件、公证和法院登记。”
我们离开时,天己放晴。风吹在脸上,带着初夏的暖意。妹妹靠在我肩上,轻声说:“哥哥,谢谢你,让我不再害怕未来。”
我深吸一口气,微笑着:“我们以后就不用再躲了。”
那晚,回到家,我们一起在阳台喝茶。月色柔和,繁星点点。妹妹端着茶杯,轻轻吹着热气,笑道:“我好久没喝过这样的茶了。”
我笑着看她,心中有种空前的轻松。我们终于把这份特殊的关系,搬到了法律面前,让世界承认我们的存在。
外界的目光,并没有因此消失,但我们己经不再惧怕,因为我们有了正当的身份与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