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间怎会出现这样违背常理的军队?就连崛起的大金国,都难以匹敌,而此刻,在赵佶心中,梁山军才是真正的威胁。
一旦出山,必是震撼天地之举,带来无尽的恐慌与绝望。
赵佶彻底崩溃,深深意识到六十万梁山军的可怕,这不仅是齐鲁能否守住的问题,更是整个大宋江山存亡的关键。
东京开封府能否抵御梁山军的攻势?这个念头让赵佶浑身战栗,绝望到无以复加。
他甚至感到无助到想落泪。
无论怎么思考,他都无法找到应对之策。
当得知六十万梁山军东进齐鲁时,他完全陷入混乱和恐惧。
“快传蔡太师!”
没办法,赵佶在受到惊吓后第一时间就想召见蔡京。
他的内心完全失去了方向,恐惧至极,连最基本的应对办法都想不出来。
就像一个受惊的孩子,慌忙呼唤父母和老师。
浑身颤抖,极度恐慌。
东京开封府,蔡太师府邸。
“老爷,大事不好了!梁山贼军出动六十万大军,席卷山东!”
“山东各处告急,齐州、兖州、单州危在旦夕!”
“梁山贼势如破竹,无人能挡!”
管家惊慌地向蔡京报告。
蔡京听闻,脸色瞬间苍白,心中一阵战栗,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愤怒地质问:“怎么可能?六十万大军怎么可能?”
他刚刚还在得意于对梁山的封锁与围困策略,认为局势己经稳定。
如今得知梁山竟有如此规模的兵力,让他难以接受。
他原本以为凭借朝廷的力量,己经将梁山逼入绝境,没想到他们却越战越强。
重整旧日辉煌,完成太祖赵氏遗愿,弥补大宋百余年的遗憾,这一切正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大宋即将全面复兴。
而身为当朝宰相的蔡京,也将名垂青史。
然而,突如其来的消息如同晴天霹雳——梁山军集结六十万大军,横扫齐鲁大地!
这一噩耗让蔡京从迷梦中惊醒,痛彻心扉。
他仿佛被狠狠击中,连灵魂都在哀号。
全身剧烈颤抖,所有的美好憧憬瞬间崩塌,未来变得冰冷残酷。
六十万梁山军,意味着什么?蔡京不敢细想。
半年前,梁山军就曾以少胜多,重创大宋三十万大军。
如今面对六十万敌军,即便全国动员,也难以守住齐鲁。
宋军兵力虽多,但战力却随规模增长而下降,而梁山军恰恰相反,兵力越多,威力越大。
仅仅六十万人,就足以展现出惊人的战斗力。
蔡京己无力去猜测具体数字,只感到毛骨悚然,心中满是绝望。
“绝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
“梁山贼寇怎会有如此庞大的军队?他们被重重包围,粮草武器都无法补给,两州之地怎能供养六十万大军?”
“六十万人的场面,你可曾见过?”
“每日消耗的粮草,堆积如山,简首匪夷所思。
”
“梁山军哪来的实力?”
“除非梁山军疯了,否则绝不会这样做!”
“这简首不可思议!”
蔡京立刻否定梁山军六十万大军的说法,他精通政务,对后勤事务了如指掌。
他绞尽脑汁也想不明白,梁山军如何能供养六十万大军。
就算是把梁山上下卖光,也凑不够这么多军费啊!
所以,这件事必定是假的,绝无可能实现。
“老爷,这是齐鲁各州府无数士绅传来的情报,他们亲见实情!”
“而且,前线高俅高太尉也发来急报,确认了此事!”
“更重要的是,皇城司和我们的人,都核实无误!”
“梁山军出动三大主力部队,十三个民兵队,分三路进攻齐鲁各州府!”
“梁山军内部宣称,此战是我大宋的战略大敌!”
“更要命的是...”
“老爷莫忘,梁山起家于八百里梁山泊,在未被封锁时,控制南北水运要道,搜刮了大量财富!”
“老奴多方打探得知,梁山军并未囤积金银珠宝,而是将这些财富用于购置战备物资!”
“早在朝廷封锁梁山之前,梁山军己囤积了价值数千万贯的战备物资。
”
“这些物资加上郓州、济州两地的矿场,足以装备十几甚至二十万精锐士兵!”
管家说到这里,深吸一口气,一脸震惊:“最可怕的是,梁山军每到一处,便抄没士绅家产!”
“实际上,梁山军只需武装大军,就无需担心粮草问题。
他们完全可以以战养战!”
“齐鲁士绅家底丰厚,梁山军只需抄没他们,就能获得海量钱粮!”
梁山贼根本无需担忧钱粮问题,前线大军亦可持续作战……
蔡京听罢,顿时愣住,犹如晴空霹雳。
数月来对梁山的围剿几乎耗尽了他的心力,此刻才猛然惊觉,梁山崛起的根本竟被自己忽视了!
梁山贼何许人也?那是强盗!
凶残至极、无所顾忌的强盗!
对地方士绅抄家,这种事唯有他们做得出。
因思维惯性,他始终认为梁山靠经营两州壮大。
却忘了,梁山此次出击,便是要刮地三尺!
梁山军完全可依靠战争获取资源,越战越强。
不需整个齐鲁,只需洗劫齐州、兖州、单州的士绅,便绰绰有余。
甚至……
梁山贼的财富可能远超大宋朝廷!
大宋虽富,但国库远不及士绅富有。
若梁山将齐鲁搜刮一空,所得钱粮将远超朝廷岁入十倍。
梁山调动六十万大军并非妄想,而是切实可行。
动员治下青壮,攻破郓州、济州,掘地三尺。
以战养战,毫无问题!
更可怕的是,梁山军还有精锐!
精锐先锋一出,齐鲁士绅根本无力抵抗。
想到此处,蔡京如坠冰窟。
“太师,官家急召!”
这时,一名太监快步前来传旨。
蔡京攥紧拳头,平复情绪,迅速前往皇宫。
大宋皇宫,御书房。
“太师!”
“梁山贼率六十万大军,席卷齐鲁,意欲吞并齐鲁州府!”
“其中战兵多达二十万!”
宋徽宗一见蔡京,立刻起身,急切地抓住他的衣袖,焦虑地询问:“太师,我大宋该何去何从?朝廷又该如何应对?”
蔡京稳住心神,镇定地说:“陛下请莫慌。
梁山势力虽突然崛起,但不足为惧。
”
宋徽宗仍有些不安:“可梁山六十余万兵马,二十万精锐,实在令人胆寒。
我朝厢军和禁军恐难敌啊。
”
蔡京分析道:“梁山的强盛源于他们掌控梁山泊这一要冲之地,积累了巨额财富。
他们用这些钱购买了大量军需品,才打造出如此规模的军队。
”
宋徽宗听后稍显释然,但仍担忧:“即便如此,梁山若真要犯境,我军恐无招架之力。
”
蔡京坚定回应:“陛下放心,只需调集各地守军,加强防御即可。
梁山虽声势浩大,却未必真敢轻举妄动。
”
昔日梁山势力攻占郓州、济州时,便以残忍手段将两地士绅的家产尽数抄没,土地尽数收归。
如今,梁山再度推行此等暴行,欲以战养战,所到之处劫掠一空。
因此,梁山选择东进齐鲁,而非西向东京开封府。
东京重兵布防,梁山难以撼动,一旦遭遇阻击,其大军必将陷入粮草匮乏的困境,最终不攻自破。
听到这里,赵佶松了一口气:“若真是如此,东京便可高枕无忧,社稷亦可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