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军是不可能的!
只能硬着头皮坚持到底!
而要取得胜利,剿灭匪寇,目前只有一个战术可用。
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并非是禁军不愿尽力,而是形势所迫。
梁山势力的防御极为坚固,令人难以招架。
高俅听闻此情此景,内心复杂,面色变幻莫测。
无论如何,这场战斗必须坚持下去。
梁山势力必须被彻底清除!若不能完成皇帝赵佶交付的任务,他的仕途将毁于一旦!
相比之下,牺牲更多的百姓和民夫不过是小事一桩。
只要能让皇帝和满朝官员满意,这些损失便不算什么。
想到这里,他迅速下定决心,毅然决然地说道:“立刻行动,明日清晨命令民夫和乡兵冲锋!同时派遣精锐部队督战!不惜一切代价击溃敌军防线!”
听到命令后,周围的禁军将领皆露出喜色,纷纷表示定当全力以赴,誓将敌军防线踏平。
...
次日清晨,宋军再度集结于前线布阵。
与之前不同的是,这次多了许多武装的民夫和乡兵作为前锋,而众多禁军则严阵以待于后方,两翼更有大批骑兵伺机而动。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骑兵手中的武器似乎瞄准了身前的民夫和乡兵。
面对禁军的驱赶,这些民夫和乡兵无不颤抖恐惧,毫无抵抗之力。
宋军今日的部署显得格外谨慎,不再贸然全面出击,而是集中优势兵力试图从某一点实现突破。
在梁山军防线后方的指挥部内,林冲看到这一幕,急忙向张破虏汇报情况。
张破虏听罢,随即走出指挥部,手持望远镜观察前方宋军的动静。
略作沉思后,他随手翻阅了一下情报,嘴角扬起一丝冷笑:“区区禁军罢了,己经黔驴技穷。
如今他们无计可施,只能采用此等手段,驱赶民夫乡勇,用人命堆积,企图冲破我方防线。
”
林冲听罢,微微皱眉,隐约感到不安:“民夫乡勇毫无战斗力,让他们上阵岂不是白白送死?对防线又能造成什么威胁?”
张破虏神情平静:“单靠零星兵力自然无济于事,但若人数足够多,我军的床弩、投石机、连弩等远程武器都将被迫分散火力,箭矢迅速消耗殆尽……”
“届时,我军所有远程攻势都会被削弱至最低水平,甚至彻底丧失作战能力。
”
“不仅如此,敌方一旦大规模压上,即便无法突破防线,也会让守城将士因持续应对而疲惫不堪。
”
“更重要的是,那些倒在城下的尸体,必然会对士气产生不小影响。
尸横遍野的战场,谁能完全忽视它的震慑力?”
林冲顿时震惊,不可置信地喊道:“这需要牺牲多少无辜性命?!”
张破虏摇头叹息,拍拍他的肩膀:“宋军有何不敢?再者说了,民夫乡勇的死活,又有谁会在乎?朝廷将领不关心,文官更不会在意,皇帝赵佶更是不会多看一眼。
”
话音刚落,他脸色骤然凝重:“立刻传令,整军备战!务必避免被对方拖入持久消耗战。
”
“全军上下,立即安排轮班替换机制,切莫让宋军得逞!”
张破虏一声号令,整个部队进入临战状态。
宋军计划以民夫乡勇、县兵厢军为前锋,意图通过人海战术强行摧毁梁山防线。
对此,张破虏早有预料。
他始终以最严苛的标准评估对手,将所有最坏的情况都考虑在内。
为此,他精心规划了一系列应对策略。
每一座山头,从山顶到山脚,层层构筑的战壕和防御工事,都是为此所做的准备。
同时,三万训练有素的乡兵武装待命,关键时填补空缺。
其核心目标是确保麾下将士有足够的休整与恢复时间。
一旦实现这一目标,宋军试图通过消耗战削弱守军战斗力的计划便会彻底失败!
对梁山军而言,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宋军此次势在必得,不惜代价!
这场战争的本质,就是彼此疯狂消耗。
无论是士兵的生命,还是物资装备,谁能坚持到最后,谁才是胜者!
对于这种持久消耗战,张破虏充满信心。
因为他的每一步都经过深思熟虑。
相比之下,赵宋一方虽知梁山军实力不容小觑,却始终带着轻蔑态度。
他们从未真正重视过梁山军。
对此,张破虏毫无怨恨。
他的信念只有一个——狠狠反击!
只有让敌人尝到痛楚,才会正视你,尊重你,甚至畏惧你!
...
“进攻!”
“给我突破敌阵!”
“冲啊!”
“凡退后者,必死无疑!吾刀不问身份!”
“停步即斩!”
在宋军将领冷酷督战之下,在禁军森严阵列和锋利战刀的威压下,所有被征召来的民夫与乡兵虽心生抗拒,却也只能咬牙向前。
一波又一波,如潮水般涌向梁山军的防线。
当接近三百米时,梁山军的床弩与投石机齐齐发动。
巨大的箭矢与巨石呼啸而出,精准地击中目标,每一击都能造成重创。
惨叫声响彻战场,那些被迫上阵的百姓慌乱无措,心中充满绝望。
然而,背后宋军的冷峻目光让他们无法逃脱,稍有异动便会被当场格杀。
在这压力下,他们只能继续向前推进,成为攻城的工具。
面对密集的人流,梁山军的防御火力显得力不从心,火力密度骤减。
这反而让观战的宋军将领放声大笑。
尽管牺牲了无数民夫乡兵,但宋军主力毫发无损,对他们而言,这样的代价微不足道。
因为在他们眼中,只有自己人存活,才不算真正的损失。
当众多民夫与乡勇逼近梁山防线时,情况一如昨日。
梁山的刀盾兵与长枪兵组成的坚固防线,再次从战壕和土墙后杀出。
随即展开反击,以势不可挡的姿态席卷而过,将战壕前方十几米范围内的敌军清理干净。
冲锋在前的民夫与乡勇惨叫连连,纷纷溃散后撤。
然而此举收效甚微,因为后方源源不断的民夫与乡勇被强行推上战场,像潮水一样涌来,将退路彻底封死。
他们别无选择,唯有拼死向前冲或被身后涌来的洪流踩踏致死。
在这种生死存亡的压力下,绝大多数人只能疯狂冲击梁山防线。
一时之间,梁山的近战部队忙于应对蜂拥而至的敌人,其效率竟不及宋军持续补充的新鲜兵力。
起初,梁山军还能步步推进,反败为胜。
但随着时间推移,攻势逐渐减弱,最终停滞不前,被迫固守阵地。
迫不得己之下,只能缓缓撤回防线内,在战壕顶部凭借地利优势猛烈还击。
“贼军退却了!”
“他们的防线要支撑不住了!”
“派精锐出击!”
后方的宋军将领目睹此景,无不振奋。
立即下令出动禁军精锐,投入到战斗中。
有了大批民夫与乡勇作为掩护,这支精锐部队得以安然抵达梁山防线前,随即发起猛攻。
随着越来越多的禁军投入,宋军的整体战斗力迅速提升。
一时间突破多道战壕,越过数重土墙。
不过,随着时间推移,在战壕与土墙交错的复杂地形中,宋军的锐气渐渐消耗殆尽。
最终,攻势彻底停顿,再也无法向前推进一步。
后方的宋军将领们心急如焚,眼看部队己逼近半山腰,却始终无法再进一步。
如同赌徒般不断加码,增派禁军投入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