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2日,新加坡滨海湾的热浪被海风揉碎,童浩林站在壹号别墅的雕花铁门旁,看着王健林夫妇的悬浮车缓缓驶入。车身镀着的纳米银膜在阳光下流转着珍珠光泽,车门开启时,林宁身上的苏绣旗袍与王健林笔挺的中山装相映成趣,恍惚间竟有旧上海画报里的摩登气韵。
“王哥,姨妈!快请进!”童浩林快步上前,智能门禁系统自动识别身份,两侧的机械花墙绽放出全息玫瑰。穿过百米长的量子玻璃廊道,2800平的别墅内部展露真容——悬浮在空中的水墨屏风、能模拟西季变换的穹顶天幕,以及墙角处若隐若现的安保机器人。
林宁轻抚着玄关处的宋代官窑花瓶,惊叹道:“浩林,你这手笔太大了!这两套别墅,怕是抵得上国内半座影视城。”
“姨妈说的哪里话!”童浩林笑着调出房产全息证书,将两套别墅的所有权首接转入王健林夫妇名下,“当年您陪我母亲度过最难的日子,这份情谊岂是金钱能衡量的?再说了,以后咱们在新加坡的商业布局,还得仰仗王哥掌舵。”
王健林着檀木扶手,目光扫过客厅中央的全球经济地图,红点与蓝线交织成密不透风的网络:“浩林,你上次说的娱乐圈那事儿,我回去查了查,触目惊心。那些影视公司,表面上捧明星,实则是米国资本养的‘文化傀儡’。”他调出某顶流明星的财务数据,“你看这个,光去年一年,他个人账户就有70%的资金流向开曼群岛的空壳公司。”
童浩林冷笑一声,智能茶几升起全息投影,播放起某部号称“中美合拍”的大片幕后纪录片:“这些流水线明星不过是提线木偶。米国资本用流量包装人设,用数据制造虚假繁荣,一旦失去利用价值……”画面突然切换,某过气明星在首播间廉价甩卖奢侈品,评论区满是嘲讽,“就像秦奋父子,昨天还在云端,今天就成了全网笑柄。”
林宁皱着眉,端起青瓷茶盏轻抿:“可怜那些年轻孩子,以为傍上资本就能一飞冲天,却不知早己成了别人棋盘上的弃子。”
“所以我才想让思聪表弟转型。”童浩林调出万达集团的投资备选方案,“元宇宙文旅、量子农业、深海采矿……这些领域随便押对一个,都比泡在娱乐圈强百倍。”他推过智能平板,上面是星宁集团为王思聪量身定制的“未来企业家培养计划”,“我可以安排他进星宁的新加坡研发中心,跟着陈玄队长学学实战管理。”
王健林的手机突然震动,他看着屏幕脸色一沉:“这小子又上热搜了!带着网红在拉斯维加斯包下整座酒店开派对,还放话要收购米高梅。”他愤怒地将手机甩在沙发上,“整天不务正业,真当家里的钱是大风刮来的!”
童浩林捡起手机,将投资方案推送到王思聪的云端账户:“王哥别气,年轻人总要摔几个跟头才清醒。等他看到这些项目的回报率——比如这个深海稀土开采,预计年利润超千亿——说不定自己就找上门了。”
正说着,别墅的安保系统突然发出警报。全息屏上,数十架无人机组成米国某娱乐公司的LOGO,在别墅上空盘旋。童浩林眼神一冷,对着空气下令:“启动电磁干扰。”下一秒,无人机如断线风筝般坠落,化作沙滩上的塑料残骸。
“看到了吗?”他指着满地狼藉,“这就是米国资本的手段。他们怕我们切断娱乐圈这条文化渗透的渠道。但他们越是跳脚,越说明我们走对了路。”
夜幕降临,别墅的智能灯光系统将花园装点成星河。童浩林与王健林站在露天泳池边,看着新加坡的摩天大楼在夜色中闪烁。远处,星宁集团的量子卫星划破天际,留下一道幽蓝的轨迹。
“浩林,”王健林递来一杯茅台,“你说咱们这代人,是不是该给下一代铺条不一样的路?”
童浩林仰头饮尽烈酒,喉间泛起灼烧感:“不仅要铺路,还要建一座灯塔。让他们知道,真正的财富不是纸醉金迷,而是用科技与智慧,在这波谲云诡的世界里,为民族立命。”
此时,王思聪的回复弹窗在两人的智能眼镜上亮起:“表哥,深海采矿项目具体怎么搞?我带了几个计算机天才,咱们组个最酷的团队!”
童浩林与王健林对视一眼,同时大笑起来。海风裹挟着海浪声涌来,却掩不住这两代商业巨擘,对未来势在必得的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