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褶皱里的家
时光褶皱里的家
当前位置:首页 > 言情 > 时光褶皱里的家 > 第2章 泛黄扉页

第2章 泛黄扉页

加入书架
书名:
时光褶皱里的家
作者:
时桜
本章字数:
4870
更新时间:
2025-06-20

黎晚将一杯温水放在外公床头柜上,氤氲的热气在昏暗的室内升腾,模糊了老人沟壑纵横的脸。他靠在枕头上,呼吸粗重,每一次吸气都带着胸腔深处沉闷的呼噜声,像一架年久失修的老风箱。那双曾经能轻易辨别古籍版本、看清蝇头小楷的眼睛,如今蒙着一层浑浊的灰翳,有些茫然地望着天花板。

“店里…还好?”外公的声音嘶哑,费力地挤出几个字。

“都好,您别操心。”黎晚替他掖了掖被角,指尖触到他嶙峋的手腕,皮肤冰凉。刚才上楼时那阵撕心裂肺的咳嗽,还有手帕上那抹刺目的暗红,像冰冷的针扎在她心上。“雨有点大,听着响罢了。您睡会儿,我去楼下整理一下新收的那批书。”

老人含糊地“嗯”了一声,眼皮沉重地耷拉下去,呼吸声渐渐变得绵长而不稳。

黎晚轻手轻脚地退出来,关上房门,隔绝了那令人揪心的喘息声。二楼走廊的光线更加昏暗,窗外是铅灰色的天空和连绵不绝的雨幕。她站在楼梯口,深吸了一口气,试图驱散胸口的窒闷和指尖残留的冰凉触感。楼下,那三万册沉默的书籍散发出的陈旧气息,此刻竟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力量。

回到一楼,她打开了角落里一盏老式的绿色玻璃罩台灯。昏黄的光晕在堆积如山的旧书和蒙尘的书架上圈出一小片温暖的领域。她从工作台上拿起一块干净的软布,开始擦拭今天新收来的一套残缺的《鲁迅全集》。书脊磨损得厉害,硬壳封面边缘露出了里面的灰纸板,纸张泛黄发脆,翻动时发出细微的脆响。她动作轻柔而专注,指尖拂过凹凸不平的铅字,仿佛能触摸到文字背后那个激荡的年代。擦拭,是整理旧书的第一步,也是她让自己沉静下来的方式。

就在她拿起第二册,翻开硬壳封面检查内页时,一张折叠整齐、打印着鲜红公章的纸片,从账簿里滑落出来,轻飘飘地掉在覆着薄灰的地板上。

黎晚的心猛地一沉。她认得那种纸张和颜色。

弯腰拾起,展开。冰冷的印刷体文字像针一样扎进她的眼睛:

“青云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改造通知”

下面罗列着密密麻麻的条款,核心意思却清晰得残忍:整条青云巷,包括“拾光书店”所在的这栋有近百年历史的老屋,被整体纳入改造范围。所有商户需在三个月内清空搬离,配合后续的统一修缮和业态升级。最后的截止日期,赫然印着—— 九月三十日。

黎晚的手指无意识地攥紧了通知单的边缘,纸张发出轻微的呻吟。九月三十日…那是“拾光书店”正式挂牌营业八十周年的日子。外公念叨了大半年,说无论如何也要在那天,在店里办一个小小的纪念仪式。他总说,外婆月华在天上看着呢。

窗外的雨声似乎突然变得喧嚣起来,敲打着玻璃窗,也敲打在她空茫的心上。书店本就经营惨淡,入不敷出,靠着她接一些古籍修复的零活勉强支撑。搬迁?赔偿?另觅店面?巨大的现实压力像冰冷的潮水,瞬间淹没了她。外公的身体…这承载了三代人记忆的老屋…这满屋的旧书,它们的归宿在哪里?

就在这时,门口悬挂的风铃,毫无预兆地发出一串急促、清脆的“叮铃铃”声响!

这声音如此突兀,与之前沉闷的呜咽截然不同,仿佛被一只看不见的手猛烈摇晃。黎晚惊愕地抬头望去。

厚重的木门被一股带着湿气的力道推开,一个人影裹挟着室外的冷雨气息闯了进来。

是个男人。很高,穿着一件剪裁利落的黑色羊绒风衣,肩头被雨水打湿,呈现出更深的色泽。他反手带上门,动作干脆利落,风衣的下摆扫过门框,带起一阵微小的气流,卷动了地面上的几缕灰尘。他摘下沾着水珠的眼镜,随意地用指腹抹了一下镜片,目光锐利地扫视着书店内部——从高耸到天花板的书架,到斑驳的墙面,再到角落里堆叠如山的旧书,最后,落在了呆立在台灯旁、手里还攥着那张通知单的黎晚身上。

他的视线在她脸上短暂停留,带着一种评估般的审视,随即移开,重新投向书店的墙壁和结构。

“打扰了。”他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金属质感,在安静的书店里显得格外清晰。“我姓程,程沉。是负责青云巷改造项目的建筑师。”

他向前走了几步,皮鞋踩在旧木地板上,发出笃实的轻响。他伸出手,修长的手指带着一种职业性的精准,轻轻拂过靠近门口一处斑驳的砖墙。墙面是民国时期特有的青砖,岁月和湿气在上面留下了深浅不一的痕迹。

“这些砖,”他开口,手指在粗糙的砖面上了一下,指尖沾了些许陈年的灰土,“是民国时期的青砖,窑口就在本地。密度高,吸水率低,比现在市面上常见的红砖,要结实得多。”他的语气平静,像是在陈述一个简单的物理事实,没有任何多余的情绪。

黎晚看着他,喉咙有些发紧。这个突然闯入的男人,带着改造项目的身份,像一把冰冷的钥匙,首接捅开了她刚刚面临的残酷现实。她下意识地将那张通知单往身后藏了藏,指尖冰凉。

程沉的目光并未在她的小动作上停留,他继续打量着书店的内部结构,视线从地面扫向天花板,似乎在脑海中勾勒着建筑图纸。他的目光掠过一排排书架,最终,毫无征兆地,停在了靠墙一架高耸书架的顶层。

那里,在一排蒙尘的线装书和几本旧画册之间,斜斜地插着一本不起眼的书。它的封面是深蓝色的棉布,边缘己经磨损泛白,没有任何书名,显得朴素而陈旧。

黎晚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心脏毫无预兆地漏跳了一拍。那是她今天早上整理一堆旧书时偶然发现的,还没来得及细看,只记得翻开扉页时,上面用娟秀的旧式钢笔字写着:

“林月华 民国三十六年”

那是外婆的名字和生前的年份!当时外公在楼上咳嗽得厉害,她只匆匆看了一眼就急忙上楼了。

此刻,这本被她随手放在高处的蓝色布面日记,在昏暗的光线下,却像一块磁石,牢牢吸住了这位陌生建筑师的目光。

程沉的眉头几不可察地微蹙了一下,视线聚焦在那本蓝色日记上,仿佛穿透了灰尘的阻隔。他左手微微抬起,似乎想指向它,就在这一刻,台灯昏黄的光线清晰地照亮了他左手无名指的第二关节——那里,有一道浅浅的、月牙形的白色疤痕,像一枚小小的印记,刻在修长的手指上。

黎晚的目光也定格在那道疤痕上。一种难以言喻的预感,混杂着对改造通知的焦虑、对外婆遗物的紧张,以及对这个突然出现的建筑师身份的好奇,像藤蔓一样悄然缠绕上她的心头。窗外的雨,还在不知疲倦地下着。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