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这么一说,岑文本和封德彝等人只好全都闭上了嘴,众位大臣的目光投向了李祐和李治二人。
此时的李祐依旧双目紧闭,貌似进入了一种冥想状态,对于李世民的话好似没有听见。
李治抬头与李世民期待的目光对视了一下,立马收回。
然后又扭头看了一旁闭着双眼的李祐,思考片刻,对着李世民一拱手,有点支支吾吾的说道:
“父……父皇,儿臣……儿臣觉得三哥和西哥的办法都太过单一。
对待这些北方蛮族,最好的办法的是根据那些突厥部族对我大唐的态度,来软硬兼用、恩威并施,才是上策……”
听到李治提出了不一样的看法,李世民反倒来了兴趣:
“噢……?
那你说说,我大唐应该对这些突厥部族,具体应该怎么个软硬兼用、恩威并施……?”
李世民进一步的追问,让李治明显的有些慌乱:
“这……这……,具体怎么做儿臣还没有想好,只是觉得单纯只用一种方法来对待突厥人是肯定不行的。”
见李治回答的磕磕巴巴,长孙无忌连忙帮着解释道:
“陛下,晋王殿下的意思是,我朝既应效仿汉文帝、汉景帝之策,以和亲、纳贡等方式,稳住北方突厥。
同时又应该加强边防,提升军力,徐徐图之。
让突厥人在与我朝和平相处时能尝到甜头,劫掠我朝边民时又能吃到苦头,如此以来,方能保的边境太平,实现长治久安。”
长孙无忌此言一出,朝堂之上立马有些大臣开始窃窃私语,李世民听后也陷入沉思。
似乎在所有人眼中,除了从长孙无忌口中说出的这个办法,恐怕再没有人能提出更好的解决方式了。
李世民思考片刻,觉得这种恩威并济的办法还是可以一试,便打算采纳:
“看来晋王李治和长孙大人提出的办法还是有可行的地方,要不我们就……”
“陛下……!”
李世民刚要给予李治和长孙无忌肯定,话还没说完,就被阴弘智突然跳出来,中途打断了。
阴弘智横跨一步,走出朝臣的队列,对李世民拱手弯腰:
“陛下,吴王、魏王和晋王三位殿下都己经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可是齐王殿下还没有表达自己的见解。
臣请先陛下听一听齐王殿下的看法,再做定论……”
听到阴弘智这么说,李世民将目光投向李祐:
“李祐,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此时的李祐慢慢的睁开双眼,做了一个大大的深呼吸,慢条斯理的对着李世民一拱手:
“父皇,儿臣有话要说……”
看着李祐一副不紧不慢的样子,李世民的目光中不禁流露出一丝急切的神情:
“有什么话就说,朕这听着呢……”
李祐一抬头,目光中瞬间透露出前所未有的坚定,朗声说道:
“父皇,北方游牧民族对我大唐边民的屠掠,其根本原因是他们缺乏稳定的生存基础和良好的生活环境。
儿臣以为,以目前我大唐的国力,不论是和亲纳贡,还是武力征服都并非长久之计。
我们应当在边境设立互市,与突厥人互通有无,用我们手中的粮食、布匹、瓷器等物,来换取他们手中的战马和牛羊。
这样既可以增强我们大唐的国力,又可以改善他们的生活,时间长了,突厥人和我朝边民都可以安安稳稳的过日子。
就算他们的酋长下令与我朝开战,突厥的百姓们恐怕也不会愿意破坏这衣食充足的生活状态。
而且如果互市开设顺利,我们还可以从中挑选一些愿意到我大唐内地通商的突厥人,让他们迁入内地,开设商号。
只要买卖做的够大,一旦突厥高层有作战意向,不用我们操心,这些开设商号的突厥人为了保全自家的买卖自然就会想方设法进行平息。
所以儿臣以为,与其用我大唐青壮男儿的鲜血为屏障,来维护我朝的利益,不如以双方百姓的人心为屏障,来实现边境的和平。”
此言一出,整个朝堂之上瞬间鸦雀无声。
李祐的话让满朝文武包括李世民在内一时间有些难以置信,这是一个多年来一首在朝堂上沉默寡言、碌碌无为的皇子说出来的吗。
开设互市这一招可比李治提出的恩威并用高明多了。
因为不管是纳贡、和亲,还是出兵硬刚,对于大唐来说都是一种消耗,而且还是没完没了的。
而开设互市,只要双方的通商流程走上正轨,维持和平的主体就从大唐朝廷变成了双方的百姓。
朝廷非但不用付出什么,做得好甚至还可以对双方交易的商人加收赋税,让国力有所增益。
眼看李世民看向李祐的眼神从颇为讶异逐渐变为充满赞赏,朝堂之上其他皇子背后的支持者们按捺不住了……
太常寺卿封德彝首先发难:
“陛下,齐王殿下所言虽然看似非常高明,但老臣认为颇有纸上谈兵之嫌。
与那些茹毛饮血的草原部族通商,齐王殿下如何保证他们会遵守大唐制定的通商规则?
如果将准备与他们交易的粮食、布匹等货物如果囤积在边境,老臣觉得,那些突厥人反而会在部族首领的率领下将其将其抢劫一空啊。
此策,恐怕比魏王殿下提出的派使臣到突厥部族去宣扬教化他们还不切实际……”
封德彝刚说完,魏王李泰就扭头狠狠斜瞪了他一眼……老东西,你驳斥李祐就驳斥好了,干嘛还要捎带上我……
紧接着,岑文本也立马跟上:
“陛下,臣也担心,北方边民长期以来一首视突厥人为豺狼虎豹,苦于这些异族欺凌久矣。
现在朝廷突然下令让他们与突厥人通商往来,想必他们心里也会难以接受。
退一万步讲,就算这其中的好处再大,就算那些边民有这个心思,恐怕也没这个胆量啊……”
两位朝中大臣的发言,分别从大唐一方和突厥一方都对李祐的提议发表了间接的反对。
李世民本来满含期望的神情现在又开始逐渐变得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