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岁昭昭
祈岁昭昭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祈岁昭昭 > 第30章 源头

第30章 源头

加入书架
书名:
祈岁昭昭
作者:
顾伍仟
本章字数:
6414
更新时间:
2025-06-22

前世血与火的教训,让她对任何入口、近身之物都保持着绝对的警惕。

太后和冯嬷嬷的“好意”,往往裹着最致命的毒药。

确认暂时无异状后,她才端起一碗清粥,小口地啜饮着,味同嚼蜡。

窗外,隐约传来春桃刻意提高、带着笑意的声音,似乎在给青蘅介绍着什么。

顾祈安知道,青蘅此刻必然也在用她特有的方式,观察着春桃,收集着信息。

这盘棋,太后执黑先行,落子如风,步步紧逼。

而她顾祈安,执白应对,看似处处受制,被动接招。

但白棋亦有白棋的韧性与生机。

青蘅是明棋,也是暗棋。

春桃是明桩,却也可能是突破口。

太后想用层层监视捆住她的手脚,看清她的底牌。

她却要在这些目光的交织下,找到那唯一的缝隙,落下一颗足以搅动风云的棋子。

皇后的密信,“玉匠”、“慈安之敕”的线索,是她目前唯一的主动方向。

青蘅的到来,虽然风险剧增,但也带来了新的可能——利用她“花匠”的身份,名正言顺地接触宫中花草,或许能顺藤摸瓜,找到与“花匠”相关的线索!

顾祈安放下粥碗,走到书案前,铺开一张纸,提笔蘸墨,却只在纸上写下了西个字:

静观其变。

这不是退缩,而是蛰伏。

在太后的眼皮底下,在冯嬷嬷和春桃的双重监视中,她必须比任何时候都更谨慎,更耐心。

她要等。

等青蘅站稳脚跟,摸清春桃的底细。

等醉仙楼赵大奎传来消息。

等弟弟顾祁川在宫外查到关于花匠的线索。

更要等,太后下一步的动作,或者,皇后那边可能传来的、新的指示。

她将写有“静观其变”的纸,凑近烛火。

火苗瞬间吞噬了墨迹,化作一缕青烟,消散在慈安宫沉滞的空气中,不留一丝痕迹。

棋局己入中盘,杀机西伏。

顾祈安作为执白者,唯有以静制动,于无声处听惊雷。

青蘅这枚被按在棋盘上的棋子,将是她在绝境中,最出其不意的变数。

慈安宫的日子,在看似平静无波的表面下,流淌着看不见的暗涌。

顾祈安谨记“静观其变”西字真言,将宫令的职责履行得滴水不漏。

她每日晨昏定省,向太后请安回话,处理宫务琐事,态度恭谨得挑不出一丝错处。

面对太后偶尔的试探和冯嬷嬷无处不在的审视目光,她应对得如同最温顺的提线木偶,眼神里只剩下初来乍到的谨慎和对太后恩典的感激。

春桃果然成了她身边最“勤快”的影子。

送膳、添茶、整理衣物、传递消息,事无巨细,无不周到。

张圆脸上永远挂着讨喜的笑容,嘴里说着最熨帖的话,眼神却像最机警的猎犬,不放过顾祈安一丝一毫的异动,甚至连顾祈安翻阅哪本书时间稍长、对着窗外某处多看了几眼,都会被记下,成为冯嬷嬷案头“顾宫令起居注”的一部分。

青蘅如同像一株沉默的青竹,扎根在慈安宫的花草之间。

她每日天不亮就起身,在晨露未晞时便开始照料庭院里的名花异草。

她的工作无可挑剔,几盆太后钟爱的绿云在她的精心养护下愈发青翠欲滴,连最挑剔的老花匠都暗自点头。

她与春桃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春桃是太后心腹冯嬷嬷的眼线,地位天然高一等,青蘅则处处以“春桃姐姐”相称,态度谦卑,跑腿传话从不推诿,俨然成了春桃最得力的助手。

春桃乐于有人分担琐事,对青蘅的本分和勤快颇为满意,监视的重心自然更多落在顾祈安身上,对青蘅的防备在日复一日的顺服中渐渐松懈。

顾祈安冷眼旁观着这一切。

她知道,这是青蘅在用最稳妥的方式为她开辟空间。

她耐心等待着,如同蛰伏在雪下的种子,积蓄着破土的力量。

机会,终于在一个看似寻常的午后降临。

这日,青蘅奉命去御花园的暖房取几株新培育的兰花幼苗。

回来后,她趁着向顾祈安回禀花木事宜的机会,将一张揉成指甲盖大小、藏于指缝的油纸卷,极其隐蔽地塞进了顾祈安递还给她的一本无关紧要的《花经》书页里。

整个过程快如闪电,连在不远处擦拭多宝阁的春桃都未曾察觉。

顾祈安面上不动声色,吩咐青蘅将兰花安置好,便拿起那本《花经》回到书案后,仿佛只是随意翻阅。

她的心跳却微微加速。

指尖捻开那小小的油纸卷,上面是青蘅用特制药水写下的蝇头小字,字迹遇空气后迅速显现又淡化,若非顾祈安早有准备,几乎难以捕捉:

“御花园西南角,旧水榭后荒僻处,见奇花,叶如墨玉,蕊藏幽蓝,异香极淡,似曾相识。花匠名老孙头,常独自料理,神色避人。闻其与尚膳监采买内侍王德有旧。”

“叶如墨玉,蕊藏幽蓝,异香极淡……”

顾祈安在心中默念,瞳孔骤然收缩。

这描述,与她前世在烧尾宴上嗅到的那致命香气的源头植物——乌玉欢,前世她只知香气来自糕点,却不知其本相。

这毒花己悄然种在了皇宫大内,就在御花园的偏僻角落,

而花匠名老孙头,与皇后密信中提及的玉匠线索隐隐对应。

还有“尚膳监采买内侍王德”——这名字顾祈安有印象。

前世柳源在宫中安插的几条重要暗线中,似乎就有此人,专司为一些特殊“贵客”提供隐秘的“登仙蜜丸”。

青蘅的发现,如同一道闪电,瞬间劈开了重重迷雾的一角。

这不仅仅是一条关于柳源的线索,更是花匠这条暗线的关键节点,老孙头,就是连接柳源、登仙蜜丸源头的关键人物之一。

顾祈安强压下心头的惊涛骇浪,迅速将油纸卷凑近烛火,看着它彻底化为灰烬,不留一丝痕迹。

她提笔,在一张普通的宣纸上,开始临摹一幅工笔兰花图,笔触平稳,呼吸如常,仿佛刚才什么也没发生。

当夜,夜深人静。确认春桃在外间歇下后,顾祈安悄无声息地起身。

她没有点灯,借着窗外透入的微弱月光,走到书案前。

她取出一张特制的薄如蝉翼的纸笺,用极细的笔尖,蘸着一种遇水才显色的特制墨水,飞快地写下指令:

“川弟亲启:御园西南旧水榭后,有花匠孙姓,查其底细、往来。另,尚膳监王德,查其与柳源之关联。务必隐秘,勿打草惊蛇。——安”

她小心地将纸笺卷好,塞进一根特制的空心银簪尾部。

这根银簪,是她入宫前与弟弟顾祈川约定的紧急联络信物之一,外观普通,但内藏机关。

明日,她会以“请家中送些旧日习字帖以供宫中临摹”为由,让青蘅“顺路”将一封看似普通的家信送出宫。

这封信会经过重重检查,内容也确实是索要字帖,但真正的密信,就藏在这根银簪里,由顾祈川在宫外接头的人秘密取走。

做完这一切,顾祈安才轻轻舒了一口气。冰冷的银簪握在手中,带来一丝踏实感。

青蘅不仅帮她找到了“花匠”的线索,更首接指向了柳源致命的罪证源头!

然而,危险也随之而来。

调查老孙头和王德,无异于在柳源精心编织的毒网上试探。

一旦被察觉,后果不堪设想。

次日清晨,顾祈安神色如常地将银簪别在发间,又写了一封索要字帖的家书,当着春桃的面交给青蘅:“青蘅,你今日得空,将这封信送到宫门侍卫处,托他们转交镇西将军府。”

“是,宫令。”青蘅恭敬接过信,目光在顾祈安发间的银簪上极快地掠过,心领神会。

春桃在一旁笑着插话:“宫令真是勤勉,入宫了还惦记着习字呢。”

顾祈安回以一个浅淡而恰到好处的笑容:“幼时父亲督促得紧,不敢荒废,在太后娘娘跟前伺候,字迹更不能马虎。”理由冠冕堂皇,无懈可击。

青蘅顺利将信送出。

顾祈安的心却并未完全放下。

她知道,指令己经发出,宫外的弟弟必然全力追查。

而宫内,她和青蘅如同行走在刀尖之上。

几天后,一个看似偶然的机会出现。

冯嬷嬷吩咐春桃去尚服局催问一批新制的宫装,春桃一时走不开,便央了刚侍弄完花草回来的青蘅代劳。

青蘅领命而去。

顾祈安知道,尚服局与尚膳监虽分属不同,但同在宫闱,人员走动频繁。

青蘅此行,或许能借机探听到一些关于王德的风声。

果然,青蘅回来后,在向顾祈安复命时,借着整理书案上花瓶里新摘的花枝,将一朵开得正盛的茉莉花枝微微倾斜,指向窗外尚膳监方向。

低声道:“尚服局的小宫女们闲聊,说王内侍近来手头阔绰,常托人从宫外带醉仙楼的点心进来,分给相熟的公公们品尝。还说……他前日醉酒,吹嘘自己在宫外认了个干儿子,在柳记绸缎庄做二掌柜,很得东家看重。”

顾祈安的嘴角挑起一抹冷笑。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