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都——
“殿下,我们的粮草不够了,最多两天就要彻底断粮。”谢颜说道。
“朝廷没送来粮草吗?”赵宮问道。
“朝廷应该己经知道了我们扣留钦差的事情。”谢颜说道。
他故意说我们,就是要绑在赵宮的身边。
现在只要赵宮说要清君侧,那么他和麾下二十万将士都将跟着赵宮杀回汴京。
“无所谓,我们没吃的就去抢,草原上有数不清的牛羊,数不清的马料。”赵宮说道。
“殿下,我们这么做,会不会让朝堂上的那些文官弹劾?”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们吵他们的,我们抢我们的,等我回去后,谁敢多哔哔一句,我就杀谁。”赵宮不以为然的说道:“准备清点人马,明天出发。”
“主公,那些契丹俘虏要怎么处置?”
“将消息散播出去,将他们全都卖掉,一个强壮有力的契丹人五十贯。”
“是,殿下。”
众人心头火热,这次他们可是俘虏了超过二十万契丹人,大部分都是身体健壮。
这要是都卖掉,又是一大笔收入。
“另外,派人去给大宋的那些大商人传信,若是愿意做随军商人就跟着来,我们打下一座城池,就售卖当地的契丹人俘虏、牛羊马匹以及各类金银珠宝。”赵宮说道:“还有房子土地,只要他们愿意买,我们都卖。”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赵宮这是要把整个辽国都卖掉的节奏。
……
汴京皇宫,金銮殿上——
“辽国使臣萧奉先,拜见宋皇陛下。”
“免礼。”赵佶摆了摆手:“使臣此番前来所为何事?”
“我辽国与贵国有盟约在前,互不侵犯,这份澶渊之盟己经维持数十年,宋皇陛下何故撕毁盟约,对我辽国发起攻击?这便是大宋所谓的礼仪之邦?”萧奉先质问道。
“这……”赵佶目光看向蔡京。
“咳咳……”蔡京站了出来:“贵使也说了澶渊之盟己经过去数十年,可是辽国与我大宋依旧年年纷争不断,辽国时常扣边,所以根本就不算是我大宋单方面撕毁盟约。”
萧奉先看了眼蔡京,继续说道:“所谓的扣边行径,那只是我辽国一些小部落的行为,并非我辽国朝廷决议,若是只因为这些小摩擦,便要擅动刀兵,这与虎豹豺狼何异?枉你们大宋自诩礼仪之邦,如此不仁不义,实乃有违孔师圣道。”
“我大辽陛下本想息事宁人,可若是大宋君臣皆是如此态度,那我大辽也奉陪到底,而我大辽人人雄壮,百姓皆兵,到那时候我大辽百万雄兵汇聚,兵临城下之时,且看大宋陛下与衮衮诸公如何自处。”
赵佶顿时被吓得脸色苍白,目光闪烁不定。
若是辽国当真举兵百万,他们大宋又该如何自处?
他们宋国过去与辽国作战,多是以多败少,特别是辽国骑射双绝,多传一个辽国骑兵胜过十个宋国士卒,过去战事也己经证明这点。
若是真逼急了辽国,他们真要玉石俱焚,大宋拿什么抵挡?
“使臣何必动怒,此事是我大宋有错在先,辽国陛下又是什么想法?不如大家坐下好好说道说道。”
蔡京早前就收了萧奉先好处,此时说是化解干戈,实则是有意弱化大宋。
他为赵佶效力多年,对赵佶性格最是了解。
赵佶喜好享乐,最不喜起刀兵之祸,之前几次都是如此。
每次辽国缺钱了,只要找赵佶威胁一番,赵佶立刻提高岁币。
“宋国退兵,并且赔偿我大辽损失,那燕云十六州可以给你们大宋,不过这不是送,而是卖给你们,燕云十六州卖你们千万贯,若是不然,我大辽即刻发兵,汴京与我大辽边境不过千里,只要我大辽发兵,转瞬便能围困汴京,叫中原改天换日。”
蔡京看向赵佶,赵佶立刻给蔡京回复眼神,让他快点答应下来。
萧奉先心中冷笑,这宋人果然都是软骨头。
自己只要稍加恐吓,他们就立刻就范。
“那燕云十六州我们买了,不过千万贯,我们大宋也拿不出,只能分十年支付,辽使以为如何?”
“可以分十年还清,不过还要加上三成利。”萧奉先说道:“另外,此番宋国十六皇子统兵,烧杀抢掠,滥杀我辽国百姓,还请将宋国十六皇子交给我辽国处置。”
“这……”赵佶犹豫了。
正在这时候,一个大臣站了出来:“陛下,十六皇子擅扣钦差,视皇权为无物,此乃不忠不孝,又造下无边杀业,劫掠辽国百姓,此乃不仁不义,如此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徒,惹怒友邦,若无惩戒,必将为祸天下,请陛下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臣附议。”
“臣附议。”
一时间朝堂上大半臣子都附和上奏。
没有任何一个臣子喜欢强势的君主,赵宮立下赫赫战功,收复燕云,只要班师回朝,很有可能继承大宝,到那时候很可能重武轻文。
他们文官打压武人一百多年,绝对不会允许这种皇子继位。
所以这时候不管是什么派系,都齐心协力,打压赵宮。
赵佶对赵宮也没有太多的感情,而且这次赵宮扣押钦差,让赵佶感觉到自己的皇权威仪受到冒犯。
即便赵宮全须全尾的回来,他也不会给太多封赏。
如今又有满朝朝臣的支持,赵佶立刻说道:“十六皇子赵宮,残暴不仁,嗜杀成性,今特招赵宮回京述职,其母乔氏,教子不严,褫夺封号,送入冷宫。”
“陛下圣明。”满朝朝臣全都齐声奉承。
“陛下,如今十六皇子手握重兵,不宜打草惊蛇,不如就以封赏为名,先卸下他的军权。”蔡京说道。
萧奉先心中狂喜,大宋朝廷这群人只懂得攻讦,不辨忠奸。
满朝皆是庸碌之辈,狼行当道,禽兽食禄,只要大辽缓过劲来,必灭大宋。
赵宮的母妃乔贵妃乔婉蓉,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会受儿子牵连,被打入冷宫。
前些日子,听闻自己儿子随军出征,她还担心了好一会,日日都吃斋念佛,为自己的第五子祈福。
谁料想还没得到儿子平安的消息,就首接被送进冷宫。
就连赵宮的几个同胞兄弟,也都被送进宗人府。
不过没有人发现,赵宮府上的李全安,己经跑出了汴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