曦滢也没了逛花园的兴致:“行了,都散了吧。”
众人行了礼,逃也似的散了。
若不是宫里没那么大地方,甄嬛拽着沈眉庄和安陵容恨不得跑出二里地。
首到三个人跑回了碎玉轩这才停下。
好容易喘匀了气,沈眉庄小声感叹:“这华妃的手段,也太过铁腕了,夏常在虽然有错,但毕竟是天子嫔妃,父亲还是个从西品官,说打杀就打杀了。”
沈眉庄的一句无心之言,立刻戳到了安陵容的痛处,她微微颦着眉,是啊自诩家世不错的夏冬春都逃不过华妃的摧残,自己这个八品官的女儿,要死在宫里,还不是轻而易举。
她心有余悸:“好在皇贵妃娘娘及时出现,皇贵妃娘娘似乎很是重规矩。”只要照规矩来,或许能得庇护。
甄嬛再次想起自己殿选时的遭遇,和今日因为不规矩被罚之事:“就是不知道皇贵妃娘娘是真的重规矩,还是只是拿着规矩弹压嫔妃……”
沈眉庄沉吟片刻,觉得她的嬛儿说得对:“嬛儿说得也不是没可能,不过想来规矩些总是没错的。”
甄嬛点头,今天被华妃吓唬了一下,不知道怎的,心里竟然生出了退避的念头。
要不要,让实初哥哥来运作一番。
不过她的算盘要打空了,曦滢管事之后,太医出入后宫的流程,很规矩。
要请温实初独自一人来碎玉轩是绝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所以其实甄嬛的揣测也算是中肯且精准的。
规矩嘛,本来就是上位者手中的刀,他们天生就拥有规矩的解释权。
规矩不利于她的时候,她也可以不规矩。
端看她怎么操作。
-------------------------------------
跟着曦滢打道回府的富察贵人和博尔济吉特贵人变得有些沉默起来。
慢行在宫道,富察贵人扶着曦滢,表言又止,只是她没多少心眼子,欲言又止的表情颇为明显。
“吓着了?”
“哪有……”富察仪欣嘴硬,她比曦滢还大一岁呢,怎能随意承认自己的胆怯,不过看向曦滢似笑非笑的打趣表情,改口,“是有一点。”
曦滢倒是没有真的打趣她们,头一回遇到这种事可能是真吓得不轻:“你们早些看清华妃的德行是好的,她不好惹,皇上看在她哥哥的份上也对她颇为纵容,宫里也就我能对她杠一杠,若是她以后找你们麻烦,别跟她硬顶,麻利点来找我求救。”
两个宫廷新鲜人点头如捣蒜:“如果不幸对上华妃,我们绝不硬撑……有娘娘撑腰,真好。”
“咦,大庭广众的,德性……”
“皇贵妃娘娘——”一个小太监远远从宫道尽头小跑过来。
曦滢看了一眼,貌似是养心殿的小太监。
这个时辰养心殿找她,能有什么事?总不能华妃告状告得这么快吧,现在可是皇帝的办公时间。
“什么事这般急匆匆的?”
“回皇贵妃娘娘,是皇上召见。”小太监回话的功夫,辇轿己经跟上来了。
富察贵人和博尔济吉特贵人很有眼色的告辞了。
“皇上怎么这会儿召见本宫?”雍正可不是啥耽于美色的皇帝,还这般急匆匆的。
“尹徳大人和策楞大人也在。”小太监不知道多少内情,只笼统的回话。
多新鲜,尹徳是领侍卫内大臣,策楞是御前侍卫,工作地点就在紫禁城,不在皇帝跟前才奇怪,但毕竟内外有别,曦滢入宫半年,还在养心殿蹭住了两个月,愣是一次都没打过照面。
今天特地叫去见面,难道是有事发生?
带着这样的疑问,曦滢被苏培盛迎进了西暖阁。
曦滢一眼就看见皇帝盘腿儿坐在炕上,炕桌上高高低低的堆满了奏章。
尹徳和策楞恭恭敬敬的坐着小板凳,三分之二屁股悬空那种。
真受罪。
“给皇上请安……”在父兄面前,曦滢行礼也老老实实,主要是不想吓着他们。
“你身子不便,不必多礼,坐。”曦滢还没蹲下呢,雍正先免礼了,指了指他对面的位置。
“给皇贵妃娘娘请安。”这回轮着尹徳还策楞行礼了,虽然在曦滢看来有些心酸,但没办法,封建时代讲究天地君亲师,这会儿该论君臣而不是长幼了。
“阿玛,大哥——”曦滢一头雾水的看向雍正,怎么突然就大发慈悲叫她来见娘家人了,“皇上,这是?”
“今日朝会,朕下了旨意,封尹徳为靖逆将军,接替富宁安驻守巴里坤,管理军务,你大哥策楞,改任西宁镇总兵,往军中效力,不日出发。”雍正说,“朕想着,他们离京前也让你见一面。”
等会儿,雍正你在讲什么鬼话,虽然领侍卫内大臣和靖逆将军都是正一品的武将,但你把中央警卫局局长外放去部队,跨界了啊。
老头上次上战场还是二十多年前跟康熙亲征噶尔丹,现在猛不定给他扔这么重要的位置,这对吗?
他不会又算八字选人了吧?
策楞倒是没什么好说的,御前侍卫外放总兵的不是个例,如今西北正是用兵的时候,策楞上了请安折子自告奋勇的事情她有耳闻。
曦滢在心里小声蛐蛐。
但她能说啥,也就只能问问:“那什么时候能回来?”
跃跃欲试的策楞回答:“自然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哎哟呵,大哥这个粗通汉文的家伙居然还会拽文了,以后都不能嘲笑他是个文盲了。
再一看老头,也是一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表情。
情绪上头的雍正一拍桌子:“好!有志气,朕便和皇贵妃一同,在京城等着你们建功而归。”
……
行吧。
反正几十年之后策楞无病无灾的干到了定西将军才翻车,目前当个总兵应该问题不大。
至于说尹徳,能进贤良祠的人,怎么都该有两把刷子吧,估摸着派他去主要是为了节制年羹尧的。
雍正虽然武德干涸,但他的亲亲十三弟还在,他觉得没问题,应该就没问题……吧?
曦滢半信半疑的放下心来,絮叨了一堆忠君爱国,注意安全之类的轱辘话。
一番临别叮嘱后,尹徳忽然有些伤感:“许久不见,阿玛的小格格也长大了,还是皇上的紫禁城养人,这是主子的恩典,奴才们感激涕零。”
雍正一听这种真挚的感激就高兴,特别是这话还是出自前八爷党家族成员之口,特意拍了拍尹徳的肩膀:“你父子建功而归,便是对朕最大的报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