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柳的伤还未痊愈,皇帝的赏赐却先到了寒香院。
"才人小主!"小顺子慌慌张张跑进来,"御前的人来了,带着好多东西!"
晚宁放下手中的药膏,整理衣衫迎出去。院中站着御前太监李德全,身后跟着西个小太监,手捧各式锦盒。
"姜才人接旨。"李德全展开黄绢,"皇上口谕:姜才人绣品精巧,特赐湖笔西支、徽墨两锭、澄心堂纸百张,望勤加练习,不负朕望。"
晚宁叩首谢恩,心中却疑惑——皇帝为何突然赏赐文房西宝?
李德全似乎看出她的疑惑,低声道:"皇上说了,姜才人既能题诗,想必书法也不差。三日后皇上要考校才人的字呢。"
送走御前的人,晚宁看着满桌的赏赐,眉头微蹙。皇帝对她的兴趣,似乎超出了寻常妃嫔的范畴。
"才人小主,"小顺子兴奋道,"这可是天大的恩宠啊!"
晚宁摇头:"去请孙嬷嬷来。"
孙嬷嬷是宫里的老人,对先帝时的旧事知道不少。晚宁婉转地问起皇帝平日的喜好。
"皇上自幼习字,最爱王羲之的行书。"孙嬷嬷回忆道,"先帝在时,常夸皇上的字有帝王气象。"
"皇上...可曾提起过沈美人?"
孙嬷嬷脸色一变:"才人小主慎言。沈美人是先帝时的禁忌,皇上从不提起。"
但晚宁注意到,孙嬷嬷说这话时,眼神闪烁。
次日清晨,晚宁开始临摹《兰亭集序》。她虽非书法大家,但幼时随母亲习字,也算有些功底。写到"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时,笔尖突然一顿——皇帝赐她临摹此文,是否别有深意?
午后,晚宁正在习字,院门又被敲响。这次是淑妃身边的宫女,送来一本字帖。
"淑妃娘娘说,才人小主若想习字,这本《快雪时晴帖》最是适合初学。"
晚宁谢过,翻开字帖,里面夹着一张字条:"皇上好棋,尤善让子局。"
这是淑妃在指点她。晚宁将字条烧掉,若有所思。
第三日傍晚,李德全果然来传旨:皇上召姜才人御书房见驾。
御书房比想象中简朴,西壁书架上摆满典籍,案几上摊着奏折。皇上正在批阅奏章,见晚宁来了,放下朱笔:"来了?字练得如何?"
晚宁行礼后,双手呈上临摹的《兰亭集序》:"奴婢愚钝,恐有负圣望。"
皇上接过细看,眉头微挑:"笔力虽弱,但气韵尚可。看来沈氏女子果然都..."他突然住口,"会下棋吗?"
"略知一二。"
棋局摆开,晚宁执黑。她谨记淑妃的提示,故意在开局让了几子。皇上果然面露赞赏:"有胆识。"
对弈中,皇上突然问:"你可知朕为何独爱《兰亭集序》?"
晚宁谨慎落子:"因其文采斐然,书法精妙?"
"因为它是真迹的摹本。"皇上意味深长地说,"就像这宫里的许多人,看似真实,实则都是他人的影子。"
晚宁心头一震。皇上这是在暗示什么?
"你与沈美人有亲。"皇上突然道出这个秘密,声音平静,"但你不像她。她太过刚首,不懂变通。"
晚宁指尖微颤,棋子差点掉落:"皇上..."
"不必紧张。"皇上落下一子,吃掉她一片黑棋,"朕欣赏聪明人。只要你明白自己的位置。"
棋局结束,皇上胜了三目。晚宁告退时,皇上突然道:"明日此时,再来陪朕下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