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宫阙:凤仪台
九重宫阙:凤仪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九重宫阙:凤仪台 > 第7章 浮灯引魂

第7章 浮灯引魂

加入书架
书名:
九重宫阙:凤仪台
作者:
青江山水韵
本章字数:
2898
更新时间:
2025-05-31

中元节的夜晚,宫城里处处悬着莲花灯。沈青鸾站在洗纱河畔,看着无数灯火在水中摇曳。

"每年这个时候,总会有无主的莲灯顺着洗纱河漂来。"身旁的宫女小声说道,"听老人说,那是亡魂在寻找自己的归处。"

沈青鸾凝神望去,果然看见一盏不同寻常的莲灯正随波逐流。那灯不像其他灯那般鲜艳,反而显得陈旧暗淡。

她悄悄靠近河边,借着月光细看。莲灯的灯壁上绘着一朵双生牡丹,花心处似乎嵌着什么东西。

正要伸手去捞,忽然听见脚步声。沈青鸾连忙躲到河边的杨柳后。

"今夜子时,太后要去冷宫祭拜。"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是苏尚宫。

"这个时辰去冷宫?"另一人疑惑道。

"太后说今晚月色正好,要去看看当年元后住过的地方。"

沈青鸾心头一动。她等两人走远,迅速捞起那盏莲灯。仔细查看,只见灯芯旁镶嵌着一枚铜印,竟是先帝的私印!

她收好莲灯,沿着苏尚宫离开的方向跟去。月色朦胧中,隐约可见一行人影正往冷宫方向移动。

冷宫位于宫城西北,己经荒废多年。沈青鸾远远跟着,看见一行人停在一口枯井前。

"就是这里了。"太后的声音传来,"三十年前,元后最后一次出现,就在这口井边。"

沈青鸾躲在暗处,竖起耳朵仔细听着。

"当年查案的时候,井里什么都没找到。"苏尚宫低声道。

"是啊,"太后叹息,"连个尸首都没有。若不是在井边发现了她的金步摇,只怕都不知道她是在这里失踪的。"

沈青鸾心中一惊。她记得在延禧宫看到的元后画像上,步摇坠着一枚猫眼石。难道这和她在药炉灰烬中发现的猫眼石有关?

等太后一行人离开后,沈青鸾悄悄靠近枯井。月光照进深井,隐约可见井壁上缠着一根长长的绳索。

她试着拉了拉绳索,发现绳子异常坚韧。顺着绳子摸索,她的手碰到了什么冰凉的东西。

借着月光仔细看时,竟是一块金缕衣的残片,上面还沾着暗红色的斑点。而在残片旁边,赫然挂着一枚婴儿的长命锁。

正要取下长命锁仔细查看,忽然一阵清亮的琴声从远处传来。那曲调幽怨哀婉,正是《长恨歌》。

沈青鸾循声望去,只见冷宫深处的一扇破窗内,似乎有个白衣人影在抚琴。琴声飘渺,恍如三十年前元后的歌声。

她不由自主地跟着琴声走去。穿过几重院落,来到一座废弃的偏殿前。殿门紧闭,琴声却从里面传出。

推开门,月光透过残破的屋顶洒下,照在一张蒙尘的古琴上。琴上空无一人,但琴弦还在轻轻颤动。

沈青鸾走近察看,发现琴身上刻着一行小字:"永昭三年惊蛰,赠予吾儿。"

而在琴底,赫然贴着一张字条,字迹己经模糊,但依稀可辨:"景琰,莫要相信他们......"后面的字迹被水浸湿,难以辨认。

沈青鸾的心猛地跳了一下。这分明是元后的笔迹,与《金匮玉函》上的批注如出一辙。看来当年的真相,远比她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沈青鸾警觉地躲到屏风后。借着月光,她看见一个黑影悄悄潜入殿中。

那人似乎在寻找什么,最后在琴台下的一块地砖前停住。只见他撬开地砖,取出一个包裹。

月光下,包裹里露出一角衣衫。那正是当年元后失踪时穿的那件金缕衣!

黑影刚要离开,忽然一阵风吹来,带起他的面纱。沈青鸾差点惊呼出声——那人竟是慕容贵妃身边的女官!

就在此时,外面传来更漏的响声。女官慌忙将包裹揣入怀中,匆匆离去。

沈青鸾从屏风后走出,重新审视这座偏殿。月光下,她突然注意到琴台上刻着一个奇怪的图案,那是一个"双"字,下面还有一个小小的凤纹。

她不禁想起之前在洗纱河捞起的莲灯,灯壁上绘的正是双生牡丹。而在井边发现的长命锁上,同样刻着一个"双"字。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