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农女:逆袭成一品诰命夫人
重生农女:逆袭成一品诰命夫人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重生农女:逆袭成一品诰命夫人 > 第196章:金殿对策

第196章:金殿对策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农女:逆袭成一品诰命夫人
作者:
爱吃熏猪肚的金桑君
本章字数:
2496
更新时间:
2025-06-16

腊月的北风卷着细雪,将紫禁城的琉璃瓦染成霜白。周正跪在奉天殿的金砖地上,蟒袍下的粗布单衣早己被冷汗浸透。殿试的铜鹤香炉飘出袅袅龙涎香,却掩不住他袖中桑皮纸散发的淡淡羊毛味——那是清欢书院特有的气息,混合着西北驼绒与墨汁的清香。

"新科进士周正。"皇帝的声音透过明黄珠帘传来,带着不怒自威的震颤。周正望着殿中蟠龙柱上盘旋的金龙,突然想起书院里那棵老槐树,春天时总会有雏鸟从树洞里探出头来。此刻掌心的策论被攥得发皱,指腹着纸页边缘虎娃帮忙画的漕运路线图。

"说说你那改良漕运的法子。"

周正重重磕头,额头触到冰凉的金砖,恍惚间竟想起清欢书院泥地上的温度。那年冬天,苏晚带着他们用秫秸扎粮船,用掺了麦麸的黏土堆出九曲十八弯的运河模型。"陛下,"他展开策论,桑皮纸上的字迹力透纸背,"漕运之弊,首在官商勾结,次在河道淤塞。淮安段每年损耗漕粮十二万石,实则半数入了私囊......"

"荒谬!"吏部尚书突然从班列中踏出,蟒纹补服随着动作沙沙作响,"小小书生,竟敢妄议漕运!"他的象牙笏板重重击在金砖上,惊得梁间悬着的编钟微微震颤。

周正抬头,望见皇帝透过珠帘投来的目光。那眼神让他想起苏晚批改作业时的专注,仿佛能看穿所有虚言。"并非纸上谈兵,"他的声音突然坚定起来,想起虎娃用算盘核计漕船载重时的认真模样,"清欢书院曾以沙盘推演,若将千里漕运分段管理,设十二处核验关卡,可省三成损耗。"

殿内突然寂静得能听见雪落的声音。皇帝猛地起身,明黄珠帘晃动着发出清脆的碰撞声。"好一个分段运输!"他大步走到丹陛前,龙袍下摆扫过金砖,"那些老臣日日说'祖宗成法不可变',却不如一个书院教出的后生!"

与此同时,清欢书院的屋檐下,冰棱在寒风中摇晃。苏晚坐在纺车旁,银针穿梭在兰兰的补丁棉衣间。突然,张货郎的铜锣声惊飞了枝头的寒鸦:"苏姑娘!周正中了二甲!陛下夸他的策论是'经世致用'!"

喜报的红绸在风中猎猎作响,朱砂印在阳光下亮得灼眼。兰兰的棉鞋踩过满地碎冰,羊角辫上的红头绳散开了也浑然不觉。苏晚抚摸着喜报上的朱批,想起周正离开书院那天,背着用破棉被裹着的书本,在雪地里给她磕了三个响头。那时他算错漕运损耗急得掉泪的模样,此刻竟与金殿上侃侃而谈的新科进士重叠在一起。

人群中,王举人攥着周正当年的作文本,指节发白。泛黄的纸页上,"锄禾日当午"的批注墨迹犹存,旁边还有他用红笔打的叉。而如今,这些曾被他嗤笑的文字,却成了皇帝案头的治国良策。寒风卷起作文本的边角,露出背面虎娃画的小算盘,算珠上还沾着当年的棉絮。

雪不知何时停了,夕阳的余晖给紫禁城镀上一层金红。周正站在午门外,望着宫墙下熙熙攘攘的人群。他解开蟒袍,从内衬口袋里摸出一片干枯的棉叶——那是离开书院时,苏晚塞进他行囊的。叶片边缘的锯齿扎着手心,却让他想起清欢书院泥炉上煮着的粗茶,那带着泥土气息的温暖,远比殿内的龙涎香更让人踏实。而此刻,这片来自寒门书院的棉叶,正与他金殿对策的桑皮纸一起,在历史的长河中,激荡出属于寒门学子的浪花。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