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银在稻草上闪烁着微光,仿佛有着无形的魔力。狱卒盯着那碎银,眼中露出贪婪的神色。他舔了舔嘴唇,心中的贪念渐渐占据了上风。终于,他冷哼了一声:“算你识相。画快点,老子要换班了。”狱卒一边说着,一边弯腰捡起碎银,小心翼翼地放入怀中,仿佛生怕这到手的宝贝飞了。
接下来的三天,黄梅如同一位执着的艺术家,用那小小的胭脂盒,在土墙上描绘出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她笔下的花鸟虫鱼,仿佛从画中跃然而出,充满了生机与活力。送饭的狱卒、打扫的牢头,甚至连典狱长路过时,都忍不住被墙上的画作所吸引,纷纷驻足观看。
当黄梅在墙上绣出那会“随风摆动”的柳枝时,仿佛赋予了这死寂的牢房以生命。微风仿佛真的吹进了牢房,那柳枝在墙上轻轻摇曳,仿佛要挣脱墙壁的束缚,飞向自由的天空。胖狱卒看着那栩栩如生的柳枝,突然一拍大腿,大声说道:“奶奶的!这哪是什么妖术?比镇上画舫的屏风还好看!”胖狱卒的声音中充满了惊叹与懊悔,他终于意识到,黄梅根本不是什么会妖术的“妖女”,而是一位技艺高超的艺术家。
这个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飞出了县衙。青禾镇的百姓们听闻黄梅在牢里用胭脂画画,而且画得比真的还活灵活现,都感到无比好奇。一时间,百姓们纷纷从西面八方赶来,挤在县衙外,都想要一睹这位“妖女”的大作。县衙外顿时人山人海,人们议论纷纷,对黄梅的遭遇表示同情,同时也对她的技艺赞叹不己。这场牢狱之灾,本是赵嬷嬷等人设下的陷阱,却意外地让黄梅的才华再次展现在众人面前,而这又将为她的命运带来怎样的转机呢?一切都还是未知数,如同迷雾般笼罩着黄梅的未来……
在县衙外,人群越聚越多。老人们摇着头,对黄梅的遭遇感慨万千,他们深知黄梅在青禾镇一首本本分分,以精湛的绣艺为生,实在难以相信她会与妖术扯上关系。年轻的姑娘们则满脸羡慕,对黄梅的才华钦佩不己,她们叽叽喳喳地讨论着黄梅的画作,想象着那栩栩如生的花鸟虫鱼是如何在墙上绽放生机。孩子们则在人群中钻来钻去,好奇地张望着县衙的大门,期待着能亲眼看到那些神奇的画。
而在牢房内,黄梅看着墙上自己的作品,心中五味杂陈。这些画作不仅是她对自由的渴望,更是她向命运抗争的武器。她知道,虽然暂时被困在这狭小的牢房里,但只要她不放弃,就一定能找到洗清冤屈的机会。
随着时间的推移,县衙外的喧闹声越来越大。典狱长看着这混乱的场面,心中也有些担忧。他深知,如果这件事情处理不好,可能会引发民愤。于是,他决定向上汇报,希望县令能够重新审视黄梅的案件。
县令在得知此事后,也感到十分棘手。他本以为听从赵嬷嬷的话,将黄梅关进大牢,就能平息此事,却没想到会引发如此大的风波。他坐在书房里,眉头紧锁,反复思考着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他收了赵嬷嬷的银子,不想轻易放过黄梅;另一方面,他又担心百姓们的不满会影响自己的仕途。
而此时的赵嬷嬷,得知县衙外的情况后,也开始感到不安。她没想到黄梅在牢里还能引起这么大的动静,心中不禁有些后悔当初没有斩草除根。她开始想办法,试图阻止县令重新审理黄梅的案件,生怕自己的阴谋会因此败露…… 这场围绕着黄梅展开的风波,正愈演愈烈,而黄梅的命运,也在这风云变幻中,变得更加扑朔迷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