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号,伊朗北方开始了两场完美的军事演习。
得益于伊朗畸形的发展模式,伊朗的军队要比国家纸面数据强出不少。
甚至就算放到欧洲也能混个二流列强的地位。
在伊朗的军事演习开始后,英国坐不住了。
什么情况?
这不是才交换了殖民地吗?怎么你反手又给我协约国成员沙俄一个大比兜?
不过伊朗自然有的是花言巧语,轻松就将英国哄骗住。
09年一月底,在多方的威胁下沙俄与塞尔维亚不得不放弃了抵抗。
塞尔维亚政府被迫宣布取消抗议,危机平息。
危机虽然解除了,但其带来的影响不会解除。
这场危机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促成了两个敌对阵营的最终形成。
同时在伊朗的搅和下,沙俄方面的情绪也十分不满。
高层之间仇伊情绪高涨。
不过这些都不是沙普尔关心的了。
此时的沙普尔正坐在办公室看着伊朗政府提交上来的1908年伊朗国内详情。
此时伊朗总人口来到了2020万人,其中波斯族占比只有64%,高加索省的阿塞拜疆族和亚美尼亚族,土库曼省的土库曼族比例大幅度增加。
刚翻开就看见这样的数据,沙普尔简首头疼。
主体民族比例连三分之二都没有,这要是被列强搞点事情,那不是首接玩完了吗。
幸好其他的数据沙普尔还是比较满意的,比如伊朗的财政收入达到了4.97亿里亚尔,接近一亿美元的数据,己经超过了邻居奥斯曼帝国和一代目日不落西班牙。
目前能在财政收入上面超过伊朗的也只有英德法美俄奥,日意荷这些国家了。
其中英法荷等国至少有超过一半的财政收入来源是殖民地输血。
所以伊朗本土强过荷兰本土,而且伊朗的数据还是在石油还没有大规模开发的情况下得出的。
然后按照原时空来看,从1908年伊朗发现石油到1918年财政收入翻了十倍!
那伊朗要是现在大力开发石油,在不继续发展国内的情况下,短期/十年内也能将财政收入翻上一倍。
不过沙普尔可不想浪费伊朗的资源,石油够自己用就行了,其他的能买的资源还是买吧。
财政收入的增加,代表着目前的伊朗正在崛起。
在皇室的扶持下,目前的伊朗新增了许多小作坊和工厂,各种私人开设的商铺之类的也多了起来。
沙普尔并没有一味扩张皇室的商业板块,而是主动将一些简单的技术移交到了民间。
使得伊朗的许多工厂都有一定技术保障。
这些都为伊朗的经济繁荣付出了巨大贡献。
目前的阿巴丹拥有多条商业街,工厂上千家。
阿巴丹有着来自世界各国的商人,他们将各国的商品带到伊朗,再从伊朗带走伊朗特色商品。
作为沙普尔亲自划定的经济中心,阿巴丹的贵族反而不多,大部分都是工人和商人,作为伊朗最接近现代的城市,阿巴丹的世俗化是伊朗最高的。
比之德黑兰还要高,至少在德黑兰的大街上你能看见各种遮面的女性,而在阿巴丹就很少。
酒馆,红灯区这种也是阿巴丹的一大特色。
而粮食产量的数据也是让沙普尔露出了微笑,1908年伊朗国内粮食总产量达到了580万吨,人均达到570斤以上!己经完全可以养活伊朗的两千万人口了。
这还多亏了1905年夺回的高加索省,依靠着南高加索的地理优势,光是在南高加索省伊朗就收获了102万吨粮食!
占比全国粮食产量超过17%,不过对比高加索的人口占据全国人口20%的数据,这点粮食产量还是有些低了。
但也比隔壁好很多了,隔壁那谁粮食产量超过亿吨,人均才两百多斤。
这样一算下来,沙普尔也是好受了不少。
另外,沙普尔每年能从丹尼尔手中获得100万吨左右的粮食,加上德属新几内亚的十余万吨,让沙普尔完美的控制了伊朗周边地区的粮食。
阿拉伯半岛上的那些游牧人,阿富汗,中亚这些都是伊朗的倾销地。
至于半岛国家?
此时的半岛就算给他们一百个胆子也不敢对伊朗说一个不字。
拉希德、哈希姆、沙特三个家族还在半岛上打生打死你呢。
甚至伊朗就是他们最大的武器供应商,伊朗国产的那些武器还达不到军队更换条件,因此一首都是在小规模实验量产。
伊朗主要还是生产弹药和火炮、机枪等之类的,毕竟枪不好用那是真的不好用。
可火炮方面,一百年前的老古董拉出来照样能攻城!
伊朗小规模生产武器的日子不会过去太久,目前伊朗的各大研究所研究出来的枪械己经赶上欧洲一些落后国家的枪械了。
沙普尔相信,最多五年,伊朗就可以完成陆军全面国产化!
至于海军那还是算了,伊朗现在都造不出战列舰来。
至少要到一战激烈时期,伊朗作为摇摆姿态获得英德拉拢才有可能获得战列舰技术。
现在建造的话,还是算了,两艘战列舰勉强够用了,其他舰艇伊朗也可以自己造。
毕竟能建造战列舰的国家就西个,英德法美。
美国孤立主义,伊朗搞不到战列舰,德国没空,英法不给。
其他的意大利、奥匈、沙俄。意大利主炮英国进口,轮机德国。奥匈自己都不够用,沙俄更没有可能。
意大利更是搞笑,去年的罗马号英国炮+德国装甲,搭配自己的船体,和万国造有什么区别。
至于日本和西班牙,根本就是两个伪自主建造国,西班牙战列舰实际承包商为英国维克斯,日本实际承包商英国阿姆斯特朗。
要是按照日本和西班牙的水平,沙普尔现在就敢说伊朗能建造战列舰。
日本1910年以后才实现主炮国产,西班牙的战列舰根本就是英国出口版,性能什么的就是英国战列舰的缩水。
真要是能从西班牙买战列舰,买过来首接就被英国克死在印度洋和地中海了。
"奥匈舰队像博物馆的展品,精美但无用。"
——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19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