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外挂:全家穿去逃荒
有外挂:全家穿去逃荒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有外挂:全家穿去逃荒 > 第3章 姜子村

第3章 姜子村

加入书架
书名:
有外挂:全家穿去逃荒
作者:
这是姜姜吖
本章字数:
7112
更新时间:
2025-05-14

许久之后,一家人终于从探索新能力的兴奋中缓过神来。

姜修文轻轻咳嗽一声,打破了短暂的宁静:“咱们虽是顶着原身的身份,但到底是从现代来的,对这农村的生活还真不熟悉。

出去走走,熟悉熟悉村子,也顺便和乡亲们联络联络感情。”众人纷纷点头,眼中满是对这个陌生世界的好奇与期待。

他们走出家门,午后的阳光温柔地洒在村子里。

姜子村不大,房屋错落有致地分布在道路两旁。村道是由泥土和石子铺成的,走在上面,能感受到大地的质朴与温暖。再往外沿着河边是大片的农田,田里的庄稼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田埂上,偶尔有几株不知名的野花肆意绽放,五彩斑斓,为这片宁静的田野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远处,几头老牛在悠闲地吃草,时不时甩动着尾巴驱赶蚊虫,嘴里还发出“哞哞”的叫声,仿佛在为这田园生活增添一曲和谐的乐章。

没走多远,他们便碰上了几位婶子妇人。这些妇人正坐在村口的大树下,一边熟练地做着针线活,一边唠着家常。

看到姜修文一家出来,她们热情地抬起头,带着淳朴的笑容,纷纷打起了招呼。

“文修家的,今儿个咋有空出来转转?”一位身材微胖的婶子笑着问道,她的脸上带着岁月的痕迹,但眼神中却透着温暖与亲切。

季寻菱微笑着回应:“婶子,在家待久了。”说着,她还礼貌地向其他几位妇人点头示意。

“娃儿们现在也是都长高了不少呀。”另一位瘦高个的婶子夸赞道,眼神在姜知遇、姜知璟和姜知柠身上来回打量,满是喜爱。

姜知遇几人连忙乖巧地问好,声音清脆而响亮。随后,大家便你一言我一语地聊起了家常。

从农忙的时节,到村里孩子的趣事,再到哪家的猪仔长得最壮实,气氛十分融洽。

姜家人也从这些闲聊中,感受到了这个世界的真实感,有一种脚踏实地的感觉。渐渐对村子的日常有了更多了解,感受到了这里淳朴的民风。

不知不觉,太阳渐渐西斜,天边泛起了橙红色的晚霞。晚霞如同一幅绚丽的画卷,将整个村子笼罩在一片温暖的色彩之中。

这时,一个年轻的身影急匆匆地朝他们走来。姜知遇定睛一看,是一位身材挺拔的青年,他穿着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粗布衣衫,但依旧难掩他的朝气与活力。

他的眉眼间带着几分英气,约莫十八九岁,让人看了就觉得亲切。

“知遇,知璟,知柠!可算找到你们了,祖父让我来喊你们去老宅吃饭。”青年笑着说道,声音爽朗而洪亮。

姜知年热情地和姜修文夫妇打过招呼,又和弟弟妹妹们寒暄了几句,便带着他们往老宅走去。路上,姜知遇好奇地打量着这位堂哥,心中默默梳理着家族关系。

在这个陌生的世界里,家族关系错综复杂却又充满温情。

父亲姜文修这一辈,祖父姜尚承是村里德高望重的村长,虽然只是个普通的农户庄稼汉,但他凭借着为人正首和处事公道,赢得了村民们的敬重。

他的皮肤被太阳晒得黝黑,手上布满了老茧,那是他辛勤劳作的见证。

祖母叶离云也是个勤劳朴实的庄稼人,她和祖父携手走过了许多岁月,操持着家里的大小事务。

她总是穿着一件朴素的粗布衣衫,头发整齐地挽在脑后,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容。

大姑母姜文杏,今年37岁,当年嫁给了隔壁村的童生季流,大姑父38岁,虽然只是个童生,但在村里也算是有些学问的人。

姑家堂哥季寻逸19岁,跟着账房先生识字算账,在账房打下手,己经能独当一面。堂嫂李乐环是地主家的庶女,他们还有个2岁的孩子叫季睿,活泼可爱,是家里的开心果。

姑母家还有个堂妹季寻湘10岁,和姜知柠年纪相仿,正是天真烂漫的年纪。笑起来总有两个甜甜的酒窝。

大伯姜文吾35岁,和大伯母孙喜在镇上做小本生意,日子过得也算红火。他们经营着一家小小的杂货店,大伯为人豪爽,善于与人打交道。大伯母则心思细腻,把店里的货物整理得井井有条。

这位青年则是大伯家的堂哥姜知年19岁,在酒楼当跑堂小二,为人机灵,很受掌柜的赏识。堂嫂王来睇18岁,温柔贤惠,他们的女儿姜明月3岁,粉雕玉琢,十分可爱;第二年又生的儿子姜明初,现在也两岁了。两个小家伙是家里的宝贝,一家人都对他们疼爱有加。

大堂姐姜知惜14岁,读书女红样样都不错。她总是穿着一件淡雅的衣衫,举手投足间都透着一股温婉的气质。堂弟姜知柏6岁,正是调皮捣蛋的年纪。虽然偶尔会闯些小祸,但也给家里带来了不少欢乐。

父亲姜文修是秀才(以后就叫姜文修了),母亲季寻菱是隔壁村秀才之女,自己姜知遇13岁,二弟姜知璟10岁,三妹姜知柠10岁。

叔叔姜文渊28岁,是个手艺精湛的木工。他娶了木工师父的女儿刘桃,她和叔叔一起经营着木工坊,生意也还不错。

叔家堂弟姜知峦12岁,对木工手艺也很感兴趣,经常跟着叔叔学习;堂弟姜知岳11岁,活泼一些,但也是个好孩子。

再想母亲这边,外祖父季全是隔壁村的秀才,在村学当先生,教孩子们认认字不当睁眼瞎。外祖母宋桂花是农户,和外祖父青梅竹马,相伴多年。

大舅季寻波34岁,是个童生,娶了账房先生的女儿郑意,大舅母擅长算账,和大舅一起操持着家里的生计。大表姐季慕意14岁,二表弟季问竹12岁,三表弟季问枫10岁。

二舅季寻安30岁,也是秀才,娶了于地主家的嫡三女于白容,表哥季问轩13岁,和自己年纪相仿;表妹季梦夏11岁。

姜知遇正想着,他们己经来到了老宅。院子里摆放着一些简单的农具和晾晒的衣物。

堂屋的门敞开着,祖父姜尚承和祖母叶离云正坐在里面,看到他们进来,脸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

“快进来,饭菜都准备好了。”大伯母热情地招呼着。

众人走进堂屋,屋内摆放着一张大方桌,桌上摆满了丰盛的农家菜。

吃饭间,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聊了起来。

大伯绘声绘色地讲述着镇上生意的趣事,说到精彩处,自己先笑得合不拢嘴:“你们是没瞧见那客人,非要用一个稀奇古怪的玩意儿换咱们店里的东西,我都没见过那样的物件儿,可把我逗乐了。”

姜知年也跟着来了兴致,放下碗筷,比划着说道:“我在酒楼里啊,遇到各种各样的客人。有个书生模样的,酸溜溜地念了一大通诗,也不知道在说啥,最后还忘带钱,闹了好大一场笑话。”

姜知惜则轻轻拉过姜知遇的手,眼睛亮晶晶的:“知遇妹妹,我最近学了一种新的女红针法,绣出来的花样可好看了,等会儿吃完饭我给你看看。还有啊,我读了一本游记,里面讲了好多有意思的故事。”

姜知岳和姜知柏两个小家伙凑在一起,脑袋挨得紧紧的,姜知柏眼睛骨碌碌转着,小声说道:“哥,吃完饭咱们去村后边捉蛐蛐儿吧,我听隔壁村大牛说那儿的蛐蛐儿可多了。”姜知岳用力点点头,兴奋地回应:“好呀,说不定还能抓到特别厉害的,到时候拉着知璟他们一起斗蛐蛐儿,肯定能赢。”

这时,祖父姜尚承的脸色突然变得有些凝重,他放下手中的碗筷,缓缓说道:“最近这日子,恐怕我们这边要不安生了。大昭和大晟两国打仗打了很长时间,谁也说不准什么光景”

众人听了,都不禁停下手中的动作,脸上露出担忧的神色。姜文修皱了皱眉头,心中暗暗思索:这战事一起,村子怕是要受牵连,一家人的安危可就悬了。他看着祖父,问道:“爹,这事儿您知道多少?”

姜老爷子叹了口气,满脸忧虑地说:“我也是听镇上的人说的。大昭和大晟两国为了争夺边境的土地,己经打了好几个月了。

大昭的军队虽然勇猛,但大晟的兵力也不少,双方僵持不下。咱们村子离边境可不算远,万一战火蔓延过来,咱们可得早做打算。”

大伯也接口道:“是啊,我在镇上也听到些风声。最近来店里买东西的人,都在讨论这事儿,大家都人心惶惶的。我看啊,这仗一时半会儿停不了,咱们得赶紧想办法。”

老爷子沉思片刻,目光坚定地说:“咱们先做好准备,把粮食和生活用品多储备一些,以防万一。这是目前能做的最实在的事儿了,大家都上点心。”

“正好我们明天要去镇上一趟,明天再去打听打听。”姜文修看着自家这新鲜老爹,心里想着一定要多了解些情况,才能更好地应对。

大家纷纷点头表示赞同。随后,大家又讨论了一些应对的办法,气氛变得有些沉重。

姜知遇心里有些忐忑,暗自思忖:这战争一旦波及村子,家人和族人们可怎么办?自己的异能能不能派上用场?

正想着,姜知柠紧紧地拉住姜知遇的手,小手因为紧张都有些出汗了。

姜知遇轻轻拍了拍她的手,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镇定些:“别怕,有家人在,一定能度过难关的。咱们一家人在一起,什么都不用怕。”其实她心里也没底,但还是想给妹妹一些安慰。

姜文修也说道:“咱们一家人齐心协力,一定能保护好自己的。而且咱们姜子村这么多人,大家团结起来,力量也不小。”他在心里默默下定决心,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保护家人和村子。

也不仅仅是他们一家人,还有这姜子村的一整个家族,古代对于族人也是十分看重的。只能说尽人事,尽力而为。

一家人在月光下慢慢走着,身影渐渐融入夜色之中。姜知柠望着天上的明月,暗暗祈祷:希望这场战争能早日结束,家人和村子都能平平安安的……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