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虽无心去管,但是小女孩哭得可怜,她还是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忽见这小女孩用手抹了一下额头,一颗米粒大小的胭脂痣显露出来。
锦衣立刻瞪大了眼睛,难道说……这是香菱?
她的心激烈的跳动着。
她又细细的打量了一下这个女孩儿,西五岁的样子,年龄大致也能对的上。
这里又离姑苏不算远,若是拐子拐了她辗转来到这里也不是不可能。
但是要如何确定呢?
眼看着这男人带着女孩就要走远。
锦衣忽然计上心来,喊了一声,“英莲!”
只见那小女孩抖了一下,瞪大了眼睛看向她。
锦衣几乎可以肯定,她就是那个可怜的女孩,三岁时看花灯被拐子拐走的甄英莲。
也就是后来被薛蟠买走做妾的香菱。
白露奇道:“奶奶喊谁呢?
这里还能遇见熟人?”
锦衣来不及回答她,只是吩咐道:“你快去叫住那个男人,问问他怀里的孩子卖不卖。”
白露越发奇怪了,不过她还是按照锦衣的要求,几步走到那个男人面前交涉起来。
不一会,白露回来说道:“奶奶还真是料事如神,他果然是个卖女儿的。
说是妻子生病,急需卖了女儿买药救命。”
呸,这个大骗子!
明明就是你拐的人家甄家的女儿。
不过锦衣知道自己无凭无据的,也不可能抓了他去见官。
更何况她还有正经事,不可能在这里耽搁太久。
于是锦衣让白露去问问这个人准备卖多少钱,把这个女孩买回来。
白露应了一声,便拿着荷包过去了。
只见她和那拐子说了几句,就掏出银子来数了数,然后便牵着英莲的手走过来了。
锦衣俯下身子来看着还不停抹着眼泪的小姑娘,摸了摸她歪七扭八的发辫。
柔声安慰道:“乖孩子,不哭了,以后不会再挨打挨饿了。”
英莲果然停止了抽泣,抬着头扬起花猫儿似的小脸看着锦衣。
抽抽搭搭的问道:“你,你是菩萨吗?”
白露和处暑忍不住都笑了起来。
锦衣也笑了,她说道:“是菩萨让我来帮你的。”
英莲惊讶的瞪大了眼睛,还真的是菩萨的人啊。
锦衣也无心再逛了,让白露带着英莲一起上船,继续赶路。
待到上了船,白露和处暑用热水给英莲洗了脸。
这下锦衣才看清了她的真容,果然是个美人胚子。
这么小就这样俊了,难怪迷得薛大傻子为了她要打死人呢。
锦衣这时才想到,自己此举其实不止救了英莲,连带着把冯渊这个红楼梦中的冤大头也救了。
今日份功德无量啊。
锦衣又让人给英莲拿了点心来吃。
英莲这会一点都不害怕了,比起之前那一年多的日子,现在简首如同在仙境一般。
即便眼前之人说她自己就是菩萨,她也是相信的。
锦衣看着她吃完了才又问了她几句话。
她虽还记得自己叫英莲,但是问起家中住址一概不知。
想来也是,她被拐的时候只有三岁。
这一年中随着拐子颠沛流离,还不知过得是怎样的日子呢。
还能记得自己的名字己经很不容易了。
锦衣虽然有读者视角,知道她就是姑苏甄士隐的女儿。
可她同样也知道,英莲被拐后,甄家雪上加霜着了大火,甄士隐随着跛足道人遁入空门,妻子也回了娘家。
即便她将英莲送回去,她家里也己经没有人了。
锦衣看着面前这个幼儿园年纪的孩子,想着也只有自己好人做到底,将她留着做个小丫鬟吧。
船上多了个小姑娘,剩下的路程也没那么枯燥了。
锦衣虽说是让她做丫鬟,但是白露处暑哪里会给她安排事情做呢,甚至一路上都还哄着她玩。
短短几日,英莲脸上原本的胆怯、惶恐几乎都消散不见了。
从京城出发的第二十三天,锦衣一行终于抵达了江南的繁华之地,扬州。
因为提前给林家是去了信的,所以她一下船,就看见了林家来接她的马车。
一位管家模样的中年人和一个婆子过来行礼。
那婆子见到锦衣颇有几分激动,“二奶奶,这一路劳累了吧?”
锦衣猜测这婆子应该是从贾家陪着贾敏一起到林家的老人儿,所以见到自己才会是这副模样。
果然,白露己经笑着接过话来,“吴妈妈,好久不见了。”
锦衣也跟着说道:“吴妈妈,你们奶奶最近怎么样?”
吴妈妈脸上闪过一丝不自然的神色,尴尬的笑了笑,“都好着呢。
听说二奶奶要来,我们奶奶高兴着呢。
都盼了好几日了,总是问怎么还没到。”
锦衣猜想,原主与贾敏的关系其实并不亲密。
所以贾敏得知是她要过来的时候肯定也很奇怪,说不定还会有些失望,可能更希望是贾母或者沈氏过来。
但是以她目前的状况,娘家能有人来己经是件好事了,所以她才会对自己的到来怀着一种相当复杂的心情。
而这位吴妈妈定是也清楚贾敏心中所想,所以才会有这样难以言明的表情。
不过锦衣并不介意,她这次过来就是要帮贾敏解决问题的。
以前原主和贾敏关系如何己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她们以后的关系一定会变得不一样。
马车行驶了约莫有半个时辰,终于停了下来。
一簇下人己经站在林府的门口等着迎接这位荣国府的二奶奶了。
锦衣下车后乘坐一顶青帐小轿被抬到了林家老太太的所住的宁萱堂。
她深吸了一口气,走下轿来,她王锦衣,要迎来新的挑战了。
锦衣走进院子,只见一位身量高挑,身材瘦削的老妇人己经走出门来迎她。
这个看起来就一脸精明相的老妇一定就是林母了。
虽说贾母也是个心明眼亮的,但是因着身材丰腴,眉目慈祥,倒把她的精明掩去了几分。
特别是笑起来的时候,只让人觉得是个和蔼可亲的老妇人。
但是这位林母,即便此时笑着迎接自己,可是笑起来的褶子里,都蕴藏着几分算计。
林母身旁站着一位穿着杏黄色袄裙的姑娘。
锦衣下意识的将她打量了一眼,眉眼中居然和林母还有一二分相像。
这位一定就是贾敏在信中提到的那位林母妹妹家的女儿了。
这古时候的人还真是喜欢亲上加亲啊。
难道照顾外甥女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她给自己儿子做小老婆吗?
如果说儿子没有娶妻,娶进门做正妻也就罢了。
这当个姨娘,可有什么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