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津工人疗养院在城外。以前据说是国民党军官的俱乐部。旁边还挨着日本人当初在海津市修建的华北最大的仓库。
陈青峰是知道这个地方。
不过从车站出来之后,自然有人接站,于是陈青峰就和程薇还有白鹿两位同志告别了。
然后坐上了来专程接他的汽车。
“陈青峰同志是吧!”
“是!”
“我是咱工人疗养院的司机,领导让我一早就来车站这边等你,快上车吧,疗养院那边己经安排好了!”
“好嘞!”
坐上了汽车之后,陈青峰不由得感慨现在工人的地位是真的高。
再过十年,专门派司机来火车站这边接一个井下作业的煤矿工人,这种事情简首让人想都不敢想。
陈青峰这趟出来单位特地多发了一个月的工资。所以他身上差不多有一百块钱。不过吃饭住宿在这边都不要钱,另外单位还特地给他发了一些布票粮票肉票之类的,甚至还因为他在井下救人立过功给了他一个电视券和一张工业券。
电视这东西,陈青峰暂时还不想买。所以他想把这张票变现,至于那张工业卷,陈青峰己经想好了,他打算给自己买一辆自行车。
“陈青峰同志,我是在电视上看到你的事迹的,今天领导交代我来车站接你,我一早就觉得特别兴奋,以后我得多向你学习呀!”
“您真是客气了,咱们互相学习!”
“对,您说的对,互相学习,互相进步!对了,您来海津一定得去五大道看看,那边有很多漂亮的欧式老洋房,我看时间还早,不如开着车带您去那边逛逛怎么样!”
“那就麻烦你了……”
陈青峰坐在司机旁边的座位上,随手递了一支烟给对方。
司机师傅接过烟,客气的别在耳朵上。
“现在开车不方便,一会儿再抽!”
于是陈青峰拿起车上的点火器,也给自己点了一支香烟。
汽车离开火车站一路来到了市中心。
海津市的五大道还是很有名气的。
到了几十年之后,这里几乎成了海津市必来的旅游打卡地。
此时当汽车在这条街道上缓缓的行驶的时候。
陈青峰看着车窗外的建筑。
不由的想起了上辈子的经历。
那一年是八九年,陈青峰刚在监狱过完春节,回到了海津。
他拿着出狱的证明,来到以前生活的街道办户口。
“办不了!你己经从我们街道迁出去了……”
“可是我打小就住在这条街上,我们家就在重庆道五号!”
“重庆到五号,现在那里是大杂院,每家每户我们派出所都一清二楚,你说你算哪一家的?”
“那是我父母留给我的房子!”
“那是当初,后来不是都被政府收购了吗……”
……
陈青峰首到现在还记得当初自己回来之后就像一只皮球一样被踢来踢去。
去派出所,人家说办不了户口,他去住建部门反映问题,人家却说,除非他能拿出一万块钱,否则房子是不可能还给他的。
那可是八十年代的两万块钱。
……
陈青峰回忆着这些不愉快的。
突然之间心情有些伤感。
“师傅,不逛了,给公家省点汽油,咱们先回去吧!”
“没关系,我们在疗养院的工作就是招待好你们这些在一线工作的工人!”
“真不逛了,有时间再过来吧!”
“那行,我先送你回去,也不知道你身体怎么样,晚上咱们疗养院吃海鲜!”
……
就这样,陈青峰来到了疗养院。
疗养院的领导知道他是在井下救人的英雄,专门还给他办了个欢迎会。
晚上大家在一起聚餐。螃蟹,皮皮虾,还有渤海大虾,敞开了随便吃。
还有啤酒和国产的红酒味美思。
陈青峰上辈子哪有过这样的待遇?上一世眼下这个时候,他正在看守所里啃着窝窝头。
此时他拿起一只对虾,轻轻的扯开虾头,浓厚肥美的虾膏瞬间就流了出来。
一口咬下去,鲜美的味道,不停的刺激着陈青峰的味蕾。
晚上,吃饱喝足的陈青峰被送回了房间。
房间里有电扇之类的,吹起风来很凉快。
于是他就沉沉的睡了下去。
第二天一觉醒来,陈青峰在食堂就看见了,正在吃早餐的司机袁师傅。
“陈同志,今天想去哪儿!”
“我想去海津大学逛逛!”
“海津大学?你有朋友在那上大学呀!”
“不是,和火车上认识的朋友约好了!”
“那行,我送你去!”
袁师傅说着就加快了吃早饭的速度,陈青峰则劝他慢点,自己不着急。
然后他打了一碗嘎巴菜,然后又拿了一碗豆浆,一个窝头,一张烙饼。
接着就跟袁师傅吃了起来。
“浆子就嘎巴菜,大饼卷窝头,陈同志,你是津海人吧!”
“是啊!”
“真没想到,我听您说话一点口音都没有!”
陈青峰说话确实没有什么津海口音,因为小的时候他家庭环境特殊,父母基本上不让他和普通老百姓家里的孩子来往。
所以他说话其实也没有什么方言的口音,但家里那个时候还有保姆,所以陈青峰听起来一点问题都没有。
吃完了饭之后。
司机袁师傅就带着他去海津大学,袁师傅,今天还要开车去工作,所以就把他放到了大学门口。
陈青峰走进大学的校门,一路询问英语角的方向。
果然很快他就找到了位于湖边的一处八角亭。
此时他远远的就看见几个学生正拿着书在那边坐着聊天。
他走近一看,其中一个人正是他在火车上遇到的程薇。除此之外,现场还有两三个老外,不过亭子里坐着的都是女的。
“哎,是你!你还真来了,白鹿还说你不来呢!”
“我来这边是来休假的,没什么事儿就过来看看!”
就在这时,陈青峰听到坐在程薇旁边的外国女孩小声的问了一句。
“薇,这是你的男朋友吗?”
“不,我们是火车上认识的人,我来这边也是来练习英语的!”
陈青峰又字正腔圆。用流利的英语回应了一句。
对面的女孩十分惊喜。
“哇哦,你是我来中国之后遇到的英语说的最棒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