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舟山群岛。汪大同带着五名心腹校尉,在退潮后的礁盘上寻找 “玄衣礁”。《玄衣抄册》里 “潮间七露” 的记载浮现:“卯时三刻退潮,礁石露七面者,必藏机关。” 他踩着礁石数到第七块,断金锥刺入礁面的 “玄武纹”,海水突然形成漩涡。
“退潮时间只有两刻钟!” 校尉张虎握紧火把,照亮水下的石门。汪大同将七枚玄铁令按 “北斗方位” 嵌入石孔,门内传来机括转动声,却在即将开启时卡住 —— 显然少了最关键的 “主令”。
“当年你父亲就是卡在这儿。” 陈九皋的声音从雾中传来,手中握着玄铁剑,“他不知道,七令之外还有‘清浊’主令,在初代百户的墓里。” 他突然挥剑斩向汪大同,“把海图给我,我饶你校尉不死。”
刀疤眼的瞳孔在月光下泛着红光 —— 汪大同终于明白,陈九皋早己被倭寇收买,三年前的沉船案正是他一手策划。断金锥与玄铁剑相撞,火星溅落海面,竟点燃了隐藏的磷火,显出海底墓门上的字:“玄衣卫立,清浊同归”。
“你以为杀了我就能拿海图?” 汪大同突然将海图抛向张虎,自己则扑向礁石后的暗洞。《木匠世界》的榫卯记忆浮现,他摸到洞壁上的 “分心榫” 结构,用力一扳 —— 海底墓门突然开启,涌出的气泡中,漂着父亲的玄铁令和半具骸骨。
陈九皋的剑刺来的瞬间,汪大同抓起骸骨手中的 “清” 字主令,与自己的 “浊” 字令相扣。七令加主令,在海底形成罗盘阵,墓门轰然开启。强光中,汪大同看见天字三号库里堆满金册玉碟,最上方是卷《玄衣卫密典》,封皮写着:“凡我玄衣,清浊不择,唯帝命是从”。
密典内页记载,初代百户为开国国君抄没丞相案时,私藏的十万两官银并非赃款,而是用于海外贸易的 “皇商本金”。父亲当年查到这点,被现任 “金算盘” 千户灭口,而陈九皋则想独吞这笔本金,勾结倭寇开辟海上走私线。
“你父亲到死都护着密典,” 陈九皋的剑终于颤抖,“可你以为献给皇帝就能升职?当今太子要的是海贸税银,而我们……” 他突然被暗流卷向墓门,玄铁剑脱手,“去抄英国公的家吧,他私扣了三船胡椒!”
汪大同捡起密典,发现内页夹着母亲的簪子 —— 原来她也是玄衣卫暗桩。潮水即将上涨,他带着心腹退向礁盘,手中的主令与七令共鸣,在海面显化出 “天字库” 的坐标。系统提示悄然响起:【抄家技能融合度突破 60%,解锁 “密典解码”】
永乐二十年,秋分。汪大同戴着嵌玉总旗腰牌,站在英国公府前。户部报称三船暹罗胡椒失踪,而密典显示,这些胡椒被用来换取辽东后金的战马,英国公意图私建军备。
“抄王侯之家,先断其‘相门三脉’。” 汪大同对身后的五十名玄铁卫下令,“一脉断礼 —— 封死祠堂,取走族谱;二脉断乐 —— 砸毁编钟,搜出乐工密信;三脉断兵……” 他望向演武场的石锁,“英国公的‘九牛二虎锁’每把重八十一斤,却有三把轻了三斤 —— 里面藏着调兵符。”
演武场的石锁被劈开,果然露出刻着 “辽东都司” 的青铜符。汪大同带着断金锥闯入书房,目光扫过满墙的《孙子兵法》。《密典解码》突然生效,发现每本书的卷数对应《千字文》:“天字卷第三页,藏着海贸账册。”
账册用胡椒汁书写,汪大同命人在火盆里撒盐,青烟升起时,账页显出血字:“胡椒换马,每十船得战马三百匹,暂养在喜峰口外。” 他转头对校尉:“去马厩,数马槽的草料 —— 每槽多放三束苜蓿的,就是藏兵符的地方。”
后宅传来尖叫,英国公夫人试图用 “鹤顶红” 毁容。汪大同取出《玄衣抄册》里的 “验毒银锥”,锥尖变黑的瞬间,他突然注意到夫人的护甲上刻着 “玄衣礁” 的纹路 —— 正是天字库的入口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