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意识的重启
苏零的视网膜在朦胧中捕捉到光线——不是自然光,而是苏醒室天花板上模拟日出的LED灯带。那些光线被精确校准成5500K色温,号称能"最温和地唤醒术后意识"。她的眼皮像生锈的闸门般缓缓抬起,视野里漂浮着细小的光斑,如同被搅动的金粉。
"苏女士,您能听到我说话吗?"
护士的声音像是从遥远的隧道尽头传来。她的瞳孔扫描仪闪着绿光,镜片上叠加着苏零的实时生命体征数据。苏零想点头,却发现自己的颈椎被某种柔性固定器锁住了,是该死的"术后行为引导系统",据说是为了防止患者在意识模糊时做出危险动作。
"听见了就眨一下眼。"护士的指尖在平板上滑动,调出苏零的手术报告,"杏仁核消融完成度98.7%,审美神经束保留完整,手术非常成功。"
“成功”这个词在苏零空荡的颅腔里碰撞,没有激起任何回音,她的内心深处却莫名地抽搐了一下。
2 情绪的真空
护士递过来一面镜子,苏零看到镜中的女人有着与自己相同的五官,但眼神却像是被抽干了颜色的照片,让她有种陌生感。当护士用棉签轻触她的眼角时,苏零惊讶地发现自己的眼睛干燥得像沙漠。要知道,过去的她即使在最普通的采访中也会情不自禁地流眼泪,被同行戏称为"人体湿度计",现在却像是被风干了的葡萄粒。
"试试看还记得这个吗?"
墙壁上的全息屏亮起,播放着莫高窟的飞天壁画。苏零感到某种冰冷的赞叹从神经末梢升起,像是参观博物馆的玻璃展柜。那些曾经让她战栗的唐代笔触,如今只引发了一种算法般精确的鉴赏:色彩饱和度82%,构图平衡度91%,历史价值评级A+。
"很好,审美保留成功。"护士在评估表上勾选,"现在看看这个。"
画面切换成苏零自己拍摄的获奖作品——孟加拉AI劳工焚烧服务器的场景。镜头里,少年脸上的愤怒与希望曾经让她彻夜难眠。现在,她的大脑自动生成了一份影像分析报告:
构图冲突值:76/100
社会批判指数:超标(建议稀释)
情感渲染力:需人工干预提升
"感觉如何?"护士的笔尖悬在"情绪反应"一栏上方。
苏零张开嘴,声带振动产生的不是话语,而是一串精准的音高频率:"像评估一份财务报表。"
3 替代品的滋味
床头柜上放着一个精致的巧克力盒子,里面排列着五颜六色的…不是巧克力,而是一种咀嚼片。
"这是您的情绪替代套装,"
护士取出一片草莓味的放在苏零手里说道:
“含5-羟色胺前体,能模拟喜悦感。"随后她指向盒子里浅绿色的薄荷叶形状的“巧克力”道:“这是薄荷味的,是平静状态模拟剂,每日早餐后服用。"
苏零将草莓片放入口中。人造甜味立刻在舌面炸开,同时她的太阳穴产生微弱的电流感——那是药物在刺激保留的愉悦神经通路。这种人造快乐像塑料花般鲜艳而虚假,但意外地令人安心。
输液袋里的液体呈现出诡异的珍珠光泽,这是最新的"情感稳定剂",含有能阻断记忆再巩固过程的纳米载体。窗外的云层被风吹散,一束阳光照在输液袋上,折射出彩虹般的光斑,这种光曾经让她想起父亲的二胡琴弦,但现在她只注意到色散角度正好是22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