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医在现代:郑辰跨时空行医手记
御医在现代:郑辰跨时空行医手记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御医在现代:郑辰跨时空行医手记 > 第四章:算盘算出来的药方

第四章:算盘算出来的药方

加入书架
书名:
御医在现代:郑辰跨时空行医手记
作者:
爱吃熏猪肚的金桑君
本章字数:
2332
更新时间:
2025-05-02

盛京医院中药房的电子秤“嘀嘀”响个不停,药师小张正跟计算器较劲,忽见郑辰抱着个包浆的老算盘跨进门,枣木珠子在晨光里泛着温润的光,活像从老电影里蹦出来的账房先生。

“郑大夫,您这是要演《大宅门》啊?”小张举着电子秤调侃,“现在都扫码抓药了,您这算盘珠子拨拉一天,能赶上我十秒钟敲键盘?”

郑辰把算盘往台面上一放,哗啦啦拨拉两下,声音清亮:“《本草经集注》说了,‘药有宣通补泄,非权衡无以定其准’。电子秤是快,可您瞅这君臣佐使的配伍——”他铺开药方,“当归三钱补气血,川芎二钱行气滞,要是按克数西舍五入,药效可就偏了。”

候药的王大爷凑过来瞅热闹,铜烟袋锅子敲着柜台:“嘿!这算盘珠子跟长了眼睛似的,当归三钱就是11.25克,川芎二钱7.5克,比我在菜市场买土豆还精准!”

“大爷您懂行啊?”郑辰乐了,手指在算盘上翻飞,“古制十六两一斤,一钱就是3.75克,差半钱君臣药就乱了套。就说这桂枝汤,桂枝三钱配白芍三钱,不多不少,才是调和营卫的妙处。”

小张撇着嘴抓药,眼瞅着郑辰在算盘上拨拉完,又掏出戥子秤复验,忍不住嘀咕:“您这效率,要是搁急诊,患者能疼得把房顶掀了。”

“急诊有急诊的法子,慢病得有慢病的讲究。”郑辰接过药包,在牛皮纸上写明“先煎附子半小时”,“就像您电子秤抓药,遇上需要‘飞秤’的麝香、冰片,克数准了,药性可就散了。”

这话刚落,西药房的李博士晃了进来,白大褂口袋露出半截基因检测报告:“郑大夫,听说您靠算盘算出个肝癌药方?”他举着手机,“网上都传您是‘中医界的活体计算器’,要不跟我们AI诊疗系统比比?”

郑辰扫了眼他手机屏幕,AI给出的药方剂量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却把鳖甲煎丸拆得七零八落:“李博士,您这AI知道鳖甲得醋炙才入肝,蜣螂得去翅足才不碍胃?”他敲了敲算盘,“老祖宗的配伍是活的,就像这算盘珠子,拨拉对了是治病,拨拉错了是要命。”

王大爷突然举着缴费单嚷嚷:“小张!你算错账了吧?七副药才86块?我在西医开的护肝片,一盒就120!”

小张核对完电子屏,挠着脑袋笑:“没错没错,郑大夫开的都是寻常药,鳖甲还是咱药房自己熬的胶,可不便宜嘛。”

李博士的脸有点挂不住,转身时撞翻了台面上的算盘,珠子撒了一地。郑辰蹲下身一颗颗捡,突然发现颗珠子内侧刻着“太”字——和王建国手腕的刺青一模一样。

“李博士走路看着点啊。”郑辰捏着那颗珠子,余光瞥见李博士袖口闪过的青色印记,“这算盘是我爷爷的爷爷传下来的,民国三十年的老物件,磕坏了可没处找去。”

抓完药的患者渐渐散去,郑辰盯着算盘上的“太”字珠子,想起秘录里“太医院叛徒善改药衡,以克数乱斤两,毁中医度量衡根基”的记载。他突然明白,王建国发起的擂台赛,醉翁之意不在诊疗,而在颠覆中医的度量体系——没了斤两钱的古制,中药配伍就成了无源之水。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