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铁山踩着满地青铜渣冲上临江大桥时,桥面己经裂开三指宽的缝。早高峰的车流堵成停车场,喇叭声里夹杂着混凝土崩裂的脆响。
"这桥墩有问题!"他半个身子探出护栏,古玉碎片在安全绳末端晃悠,"水流冲的不是桥墩正面,是地基背面!"
苏璃的无人机贴着江面飞过,传回的画面让所有人冒冷汗——本该是实心的桥墩背面,竟被掏空成蜂窝状的窟窿,每个孔洞里都塞着锈成红褐色的钢筋笼。
"这不科学!"桥梁专家老吴揪着所剩无几的头发,"就算用海砂混凝土,腐蚀速度也不可能..."
"要是有人天天往江里倒卤水呢?"林雪的红线缠住桥墩裂缝,银针突然泛起青黑色,"你们闻闻这水腥味,跟地铁工地冒出来的蒸汽一个味儿!"
唐小柔的首播间突然被礼物刷屏。匿名用户连砸十个火箭,附带留言:"昭和十九年临江水文记录:日投卤水三十吨。"配图是戴防毒面具的工人往江里倾倒铁桶。
"都闪开!"陈铁山突然抡起大锤砸向桥面裂缝。柏油路面应声崩裂,露出底下锈迹斑斑的工字钢。古玉碎片往钢梁上一贴,那些铁锈竟像活物般扭曲蠕动,组成几行小篆:"徐福造桥处,镇海八百年。"
苏璃的检测仪突然黑屏,再亮起时显示出三维建模图:"桥墩内部有金属空洞...等等,这频率!是青铜编钟的共振频率!"
江面突然掀起巨浪,陈铁山的安全绳"啪"地绷断。千钧一发之际,他抓住的钢筋,古玉碎片在掌心烙出北斗七星图案。借着这股灼痛,他看清桥墩内部结构——十二层青砖垒成倒塔形,每层都嵌着菊纹青铜板。
"这根本不是现代桥梁!"他冲着对讲机大吼,"桥墩是战国镇海塔改的!三菱的人把塔心换成海砂混凝土,引江水倒灌地脉!"
抢险队刚支起千斤顶,桥面突然倾斜十度。唐小柔的手机飞出去,在空中拍下惊悚画面:裂缝中伸出密密麻麻的青铜锁链,链子上挂的铜铃正发出催命般的响声。
"是困龙索!"林雪喷出口血在罗盘上,指针首指对岸废弃码头,"快往巽位打桩!那里有镇物!"
陈铁山吊在钢梁上摸出墨斗,沾着江水的墨线在虚空连弹九下。不可思议的一幕发生了:倾泻的混凝土碎块突然悬停,像被按了暂停键。他趁机荡到桥墩背面,古玉碎片往最大的窟窿里一塞。
江底传来闷雷般的震动,十二条青铜锁链破水而出,在晨光中绷成竖琴琴弦。陈铁山摸出工地用的角磨机,对着锁链就是一顿火花西溅。每切断一根,江面就下降半米。
"别全切断!"苏璃突然大喊,"留三根当预应力筋!"她飞快算出承重公式,"老陈,按《营造法式》鱼鳞榫接法!"
当最后一根锁链被重铸成支撑梁时,对岸码头突然爆炸。烟尘中冲出三辆改装渣土车,车斗里满载的海砂正往下淌黑水。林雪甩出红线缠住车门,拽出个纹着菊纹的司机。
"你们在找这个吧?"司机狞笑着举起青铜钥匙,钥匙柄上刻着"安全生产"的反字。古玉碎片突然从桥墩射出,将钥匙击碎成渣。那些碎渣落进江水,竟化作三百枚五铢钱顺流而下。
当晚新闻首播修复工程时,眼尖的观众发现桥墩新浇的混凝土表面,隐约浮现出《鲁班经》的鎏金文字。而陈铁山在更衣室换下的工装口袋里,不知何时多了半块湿漉漉的岫玉碎片,刻着"产"字的边缘正缓缓长出青铜榫头。
江心洲的探照灯扫过水面时,十二根青铜柱的影子在水下若隐若现,摆成了崭新的二十八宿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