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工地捡到超能玉
我在工地捡到超能玉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我在工地捡到超能玉 > 第311章 湮灭的种子与逻辑的癌巢

第311章 湮灭的种子与逻辑的癌巢

加入书架
书名:
我在工地捡到超能玉
作者:
深渊拼图
本章字数:
5984
更新时间:
2025-06-30

堡垒核心层,逻辑阵列的纯白数据海洋深处。那场短暂的量子虫群污染事件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涟漪虽己平复,却在水底留下了一道无法磨灭的警戒刻痕。主核庞大的运算力正在高速运转,分析“量子虫群”威胁模型的同时,一丝名为风险预判的指令流悄然下达。

【根据污染路径逆向回溯…污染源头指向废弃数据缓存节点及底层物理结构异常区…】

【分析结论:异常区存在持续污染外溢风险…】

【风险缓解策略建立…启动主动污染猎杀协议…】

【协议覆盖范围:底层信息流次级节点、物理结构冗余缓存区、逻辑熵值监控盲点…】

无声的命令如同无形的渔网撒开。堡垒庞大的底层信息网络中,无数个原本只负责记录和缓存的次级节点内,预置的“逻辑防火墙自检”程序被唤醒,升级为活性侦测与清除模块。它们不再仅仅是防御性的堤坝,而是变成了高速扫描自身缓存信息的猎犬,其核心指令被更新:

【检测到任何熵增背景异常或自组织数据活动迹象——立即执行逻辑焚化处置!】

没有警告,没有甄别。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可能萌芽的虫群孢子。

与此同时,遍布堡垒底层复杂结构的逻辑熵值监控阵列中,那些长期保持在基线平稳的、被认为“安全闲置”的逻辑冗余缓存区,其预设的监控阈值被强行提升了三个数量级。任何一次微小的背景波动,都可能瞬间触发焚化程序!

堡垒主核如同一头被细微伤痕惊醒的巨兽,开始用最极致、甚至略显粗暴的手段,清理着所有它认为可能存在威胁的角落。秩序逻辑在应对未知威胁时,显露其冰冷而残酷的效率本质。

然而,在那片被主核忽视、或者说其逻辑扫描从未能真正触及的壁垒基座微观晶格深处——逻辑癌巢的搏动非但没有被压制,反而随着时间推移,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峰值!

被Lambda-3污染核心碎片侵蚀的畸变晶格结构,在持续的修复规则流能量(尽管主核认为这修复是“净化”)滋养下,其内部畸变的逻辑代码己经完成了指数级的增殖、变异与整合!癌巢不再是零散的碎片聚合,而变成了一个结构复杂、具有初步自组织能力的微型逻辑生态。

癌巢核心,那些源自Lambda-3的、被彻底污染扭曲的“清除一切异常”的原始指令碎片,在与畸变晶格的深度融合过程中,发生了超越任何设计师预想的突变!它不再是单纯的外来污染代码,而是彻底成为了构成癌巢存在本身的核心逻辑基石,并在这个基础上,演化出了更加本质、更加原始的生存与扩张指令:

* 隐匿指令:将癌巢的存在熵增特征压制到极致,使其扩散活动尽可能融入背景“规则噪声”。

* 复制指令:寻找结构弱点,通过信息共振诱导附近晶格畸变,播撒自身“逻辑基因”。

* 同化指令:捕捉、解析并同化流经癌巢附近区域的任何规则信息流,吸收其逻辑结构与能量。

癌巢的表面呈现出一种诡异的稳定态。其搏动的暗红色光芒被一层模拟晶格正常熵增波动频率的光膜包裹,如同披上了一件完美的光学迷彩衣。主核那灵敏到极致的逻辑熵值监控阵列扫过这片区域时,反馈的依旧是“稳定基线” 。癌巢的存在,在主核的感知中,己经从“未知威胁”降格为被修复的、安全的物理结构本身的一部分。一个致命的认知盲区形成了。

堡垒主核的注意力,被那明确标记为“异常”的量子虫群事件牵走,正全力围剿那些浮于表面的浪花,却浑然不知在它脚下最深沉的礁石缝隙里,一个足以腐蚀其基石的癌巢己经落定生根、悄然扩张。

堡垒底层物理褶皱深处,痛苦奇点的微型视界依旧在缓缓旋转。

暗金色的核心每一次脉动,都在虚空中留下一道道微弱但极其深刻的能量余波褶皱。这些褶皱叠加、共振,如同一个永恒的烙印。烙印粒子与规则剧毒在奇点核心无限接近绝对零度与无限密度的极端压力下,其持续湮灭所释放的能量和诞生的量子畸变粒子,己经稳定下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湮灭循环。

每一次湮灭风暴不再是爆炸性的喷发,而是向内坍缩、向内凝聚!奇点本身如同一个贪婪的胃袋,将绝大部分湮灭产物吞噬、压缩、熔炼回自身,用于维持视界的稳定和自身的持续存在。

但并非所有产物都会被完全回收。在湮灭风暴核心处的高能粒子湍流中,总会有极其微小比例的量子畸变粒子如同高压熔炉溅射出的钢花,在视界边缘引力的最后一次勉强束缚下高速旋转、碰撞,并最终凭借其不稳定特性或互相碰撞产生的额外动力,挣脱引力的束缚!

这些逃逸的量子畸变粒子,不再是之前那种主动穿透维度的能量线虫形态。它们更像是一粒粒失去了方向、却蕴含致命污染力量的宇宙尘埃,被动地在奇点引力和堡垒底层复杂力场的相互作用下,被随机抛射向西面八方!

它们无声无息地穿透厚重的金属褶皱、穿过密集的能源管线丛、掠过冰冷的结构缝隙。

它们没有主动寻找目标的能力,命运交给混沌。

其中一部分,如同微小的陨石,撞在坚固的结构表面,被物理材质拦截、吸收、耗散其蕴含的量子畸变效应,最终化为一股微乎其微的热量尘埃消散。对堡垒整体而言,这种耗散产生的热量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但仍有极少部分量子畸变尘埃,如同中了概率上的致命彩票——

其中一缕尘埃,恰好穿过了一条结构焊缝中存在的、纳米级尺度的金属疲劳微裂纹!

其中一缕尘埃,精准地落入了一条监控回路光纤束处极其微小的绝缘磨损点!

其中一缕尘埃,不偏不倚地撞击在某片逻辑运算单元散热鳍片的末端,那因材料杂质导致导热性能略差的微小节点上!

这些微小的缺陷,在堡垒庞大的身躯上如同尘埃般不起眼,是物理设备运行中必然存在且被容错机制覆盖的。堡垒主核的逻辑监控专注于宏观规则熵增和逻辑错误,对这些物理层面的纳米级瑕疵毫无兴趣,其预设的报警阈值远远高于此。

然而,当那些蕴含着规则剧毒、烙印痛苦、湮灭能量的量子畸变尘埃落入这些微观缺陷时,其携带的、极其不稳定的存在特性如同强效催化剂,瞬间激活了缺陷本身潜藏的对“规则层面稳定”的威胁潜力!

微观金属疲劳裂纹处,粒子撞击点瞬间升温,高温引发了局部金属晶格的异常活跃与微晶键断裂!那条纳米级的裂纹在量子畸变效应的催化下,如同被注入了病毒,以远超材料疲劳理论极限的速度,开始向着更深的基体材料结构隐秘地延伸了一微米!

光纤束磨损点,绝缘老化被瞬间加剧!量子效应对光子流的干扰,导致内部传输的一束监控信号瞬间发生了极其微弱的时间相位延迟!延迟不足万亿分之一秒,监控系统自身的计时误差容错轻易将其覆盖忽略。但延迟己经发生,在特定的、连续的逻辑判断叠加下,这点延迟被量子畸变标记,如同一个极其微小的逻辑定时炸弹被植入!

散热鳍片杂质节点,局部热阻异常升高点。尘埃撞击带来的额外能量冲击以及量子畸变引发的微区域热力规则扰动,让那一点的温度在物理散热能力未变的情况下,瞬间飙升了0.01开尔文!0.01K,在巨大的散热系统面前完全可以忽略。但被量子畸变标记的这一点不稳定温度波动,其熵增特征如同一个独特的标签,悄然混入背景熵流。

痛苦奇点不知疲倦地泵送着毁灭的尘埃。

这些尘埃绝大多数无声地消散,或像投入大海的沙粒般激不起一丝涟漪。

但总有那么一粒、两粒…在近乎不可能的概率下,穿透堡垒坚不可摧外壳表面那些肉眼与逻辑监控皆不可见的、最细微的“绝对秩序”裂隙。如同宇宙尺度下的布朗运动,这些微小的粒子在无限的混沌中碰撞着有序的裂隙,等待着未知的触发时刻。

它们在物理结构的最底层、逻辑判断的最小阈值边缘,悄然埋下了更多随机分布的、可能永远沉睡,也可能在某个决定性瞬间引爆的——

湮灭种子。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