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长坂坡,救下糜夫人!
三国:开局长坂坡,救下糜夫人!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三国:开局长坂坡,救下糜夫人! > 第 243 章 争夺主导权

第 243 章 争夺主导权

加入书架
书名:
三国:开局长坂坡,救下糜夫人!
作者:
空樱
本章字数:
2618
更新时间:
2025-07-06

桓阶见孙权首肯,又进言道:“主公,此次出使扬州、豫州,关乎东吴兴衰,所选使臣须德才兼备、能言善辩且沉稳持重之人。臣思来想去,诸葛瑾最为合适。”

“诸葛瑾为人忠厚,行事谨慎,且素有智谋,擅长斡旋。过往诸多事务,他皆处理得当,甚得主公信任。

此番与曹魏商谈合作,以其才能,定能不辱使命,据理力争,保我东吴之利,争取以我为主、曹魏为辅之局面。

主公若遣诸葛瑾出使,必能达成所愿,使东吴转危为安,迈向霸业。”

孙权听闻,沉思片刻,抚须道:“桓卿所荐极是,诸葛瑾确为合适人选。便命诸葛瑾为使,即刻筹备,早日启程,与曹魏商谈合作要事。”

于是,诸葛瑾领命,着手准备出使事宜,东吴众人皆翘首以盼,期望此次出使能扭转乾坤,化解东吴之危局。

诸葛瑾奉孙权之命,星夜兼程,终抵扬州。

甫一至,便有曹魏官员与将领以其乃诸葛亮之兄为由,蓄意刁难。

一曹魏将领面露不屑,高声道:“汝乃诸葛亮之兄,诸葛亮现于长安与我大魏为敌,安知汝非为蜀汉内应?我等岂敢轻信于汝!”

众人亦随声附和。

诸葛瑾神色镇定,拱手环视众人,朗声道:“诸位此言差矣。人各事其主,我诸葛瑾深受吴侯厚恩,食吴禄,忠吴事,此心天地可鉴。昔管鲍之交,各为其主,然情义深厚,无损于国事。

我与舍弟虽为手足,然志不同,道不合,各为其主尽忠。

且今东吴与大魏,皆面临蜀汉之患,唇亡齿寒,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若因我与舍弟之故,误了抗蜀大计,岂不可惜?”

一番言语,掷地有声。

曹魏官员与将领面面相觑,一时语塞,终无以为辩,遂闭嘴不言。

稍倾,气氛缓和,众人坐而论事。

诸葛瑾与众人商议扬州兵马与东吴庐江之兵合兵,共解江夏之围一事。

诸葛瑾道:“江夏乃东吴要地,今为蜀汉所困。若扬州与庐江兵马合璧,趁蜀汉不备,两面夹击,必能解江夏之危。且此役若胜,于大魏而言,亦解长安侧翼之忧,诚为互利之举。”

曹魏众人闻之,皆觉有理,遂共商合兵细节,一场联合救援之策。

众人既议合兵解江夏之围,旋即就以谁为主一事,各执己见,纷争顿起。

曹魏一官员率先开口,神色倨傲:“我大魏兵强马壮,粮草丰足,此番合兵,理当以我大魏为主。

行军布阵、调度指挥,皆应由我大魏将领定夺,东吴只需听从调遣便是。”

诸葛瑾闻之,眉头微皱,拱手反驳:“此言谬矣。江夏乃东吴之地,我东吴为保疆土,自当全力周旋。

且此次战事,关乎东吴存亡,我军对周边地势、风土人情更为熟稔,以我东吴为主,方能因地制宜,克敌制胜。大魏虽强,但此番合作,旨在互利,绝非一方附庸另一方。”

曹魏一将领拍案而起,怒目而视:“东吴若为主,我等岂会放心?万一指挥失当,损我大魏将士,该当如何?”

诸葛瑾神色镇定,首视对方,从容说道:“我东吴将士,久经沙场,忠义两全。此次合兵,我等自会以大局为重,精心谋划。

若论指挥,我东吴将领亦不乏韬略之士,定能统筹兼顾,保双方周全。

若大魏执意主导,恐彼此猜忌,军心不齐,如何能破蜀汉?”

双方你来我往,言辞激烈,互不相让。

一时间,营帐内气氛紧张,争论声不绝于耳。

众人皆据理力争,皆望己方在合兵行动中占据主导地位,为己方谋得更多利益与话语权,局势陷入僵持。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