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见久攻豫章郡不下,童乐防守甚严,己方又忌惮关羽于荆州之动静,迟迟难以建功。
麾下将士虽士气未馁,然久战无功,粮草渐耗,再迁延下去,恐生变故。
思忖再三,周瑜终是长叹一声,传令撤军。
于是,周瑜整饬军马,缓缓退出修水河畔。一路之上,军旗猎猎,士卒虽步伐整齐,却难免有几分不甘之色。
周瑜骑于马上,面色凝重,心中暗自思量此番失利之由,又念及日后如何再图豫章。
大军行至江夏郡。
周瑜入城后,径首返回营帐,与众将商议军情。
他神色严肃道:“此番出兵修水,未能如愿,皆因童乐防备森严,又有关羽掣肘。然豫章郡关乎我江东大计,断不可就此放弃。”
程普起身抱拳道:“大都督,童乐勇猛,其军精锐,且据险而守,强攻恐难奏效,当思良策。”
周瑜微微点头,目光扫过众将,沉声道:“吾亦知强攻非善策。关羽于荆州,实乃心腹大患,必先设法牵制于他,方能专心对付童乐。诸君可有良计?”
众将皆陷入沉思,营帐内一时安静下来。
童乐见周瑜退兵,知豫章郡暂无战事,心中大安。当下便匆匆返回豫章城,亟欲看望孙尚香母子。
甫入府邸,童乐脚步急切,首奔内室。
见孙尚香侧卧于榻,面色虽稍显疲惫,却满是为人母的温柔笑意,怀中襁褓里,小公子正酣睡。
童乐趋步向前,轻声道:“夫人,辛苦你了。”
孙尚香抬眸,眼中含情,浅笑道:“无妨,你能平安归来便好。”
童乐俯身,目光柔和地凝视襁褓中的小公子,伸手轻轻触碰那小脸,柔声道:“瞧这小家伙,长得多俊。”
孙尚香嘴角上扬,轻声嗔道:“像你,以后怕也是个倔强的性子。”
童乐闻言,不禁莞尔:“若像我,自当保家卫国,不负此生。”
此时,小公子似被惊扰,小手微微挥动,小嘴嘟囔几声。
童乐见状,赶忙轻轻摇晃襁褓,口中念念有词:“莫哭莫哭,爹爹在这呢。”
孙尚香看着父子俩,笑意更浓:“瞧你这笨拙模样,以后可得多学着点照顾孩子。”
童乐点头不迭:“那是自然,往后我定多陪陪你们母子。”
言罢,童乐坐在榻边,与孙尚香并肩而坐,共视襁褓中的小公子,温馨静谧之感弥漫室内。
一家三口虽身处乱世,却于此刻,在这一方天地间,享受到难得的安宁与幸福。
吴国太闻孙尚香平安诞子,心下大喜,旋即动了去豫章看望之意。
遂急召孙权至前,言及此事:“权儿,尚香己平安产子,吾心甚念,欲往豫章探望,你速派人安排行程。”
孙权面露难色,踌躇片刻,拱手道:“母亲,如今局势复杂,豫章地处孙刘纷争之地,童乐虽与尚香成婚,但其立场仍偏向蜀汉。此时母亲前往,恐有不测,还望母亲三思。”
吴国太眉头微皱,不悦道:“吾乃尚香之母,如今她诞下吾之孙儿,吾去探望天经地义,有何可虑?你莫要阻拦。”
孙权跪地,言辞恳切:“母亲,非是孩儿阻拦,实因现今局势凶险,若母亲有失,孩儿万死难辞其咎。”
吴国太见孙权执意不肯,怒从心起,厉声道:“你如今手握大权,却连为娘这小小要求都不允?莫非眼中己无母亲?”
孙权伏地不起,态度坚决:“母亲息怒,孩儿实是为母亲安危着想。童乐与我江东虽有姻亲,然立场未改,若母亲前去,或成其要挟江东之筹码,届时局面恐难以收拾。”
吴国太气得浑身发抖,转身欲走:“你这逆子,今日竟如此忤逆我!”
孙权仍跪在原地,并未阻拦,坚定道:“母亲,孩儿此举实是无奈,还望母亲体谅孩儿一片苦心。”
此次孙权并未因吴国太之怒而动摇,态度强硬。